SEFC閱讀課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9 09:16:00

導語:SEFC閱讀課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SEFC閱讀課策略研究論文

隨著信息社會的出現,教育既要傳播信息,又要培養學生攝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而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在于培養交際性閱讀能力--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并對此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評價,以實現交際的目的。

閱讀理解究竟是什么?閱讀理解是一個心理過程。一個信息以文字符號為載體(圖像也可),通過閱讀過程傳遞,在這個過程中,頭腦經過接閱讀的過程因人而異。不同的讀者有著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生活經歷,即使是同一年級的學生也由于學習的方法和閱讀習慣、興趣等存在著差別,使到閱讀理解實踐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逐字逐句的閱讀。閱讀理解的過程是一個心理過程.據心理學家的研究,人在閱讀時眼球的運動是跳躍式前進的,并非一詞一字地慢慢地往前移動。大腦對信息的接收,通過一些關鍵性的詞語連貫起來進行猜想、概括,迅速形成語段大意,雖不一定能一目十行,起碼也一目一行或一目數行。那種逐字逐句理解的閱讀方式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做法,不但大大地減緩閱讀速度,而且使整體理解變得更加困難。如在"Hepickedmeuponmywayhome"中的"pickup",按照上下文的具體情景,應為"順便載我一程"的意思,而在"YouspeakEnglishquitewell""Oh,Ijustpickeditup。"中這兩句對話中"pickup"應理解為"剛剛學上手"的意思。如果只孤立在認為"pickup"是"把---撿起來",就無可避免在導致對整個句子的理解錯誤。學生中常有這種體會,把一個詞組分拆開來,每個詞意思都懂得,但一旦把這些詞組組裝起來,就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2、過份重視細節,而忽視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往往有這樣的一種情況,一篇文章讀完,讀者能夠講出其中的人物,事件和情節,但這篇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想向讀者傳達什么信息,提出什么值得思考的問題,他卻一無所知。

3、忽視了培養根據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的能力。有的學生一遇到句子中有生詞或陌生詞組,就急不可待在翻字典,這看來好像很認真很勤奮,其實這是一種"勤奮"的"懶漢"的做法。因為他用手的動作代替了腦的思考。請看下面的例子:

①Halfayearafterhermarriage,Mrs.Whitewaswithchild.句中的"withchild"是一個陌生詞組,原因之一是之前沒冠詞,但只要聯系上下文細心思索,就會了解到是"懷孕"的意思。

②Johnisathief,heevenwantstostealthegoldteethinhisgrandma''''smouth句子中劃線的兩個詞只要認識一個,另一個的意思就可以十拿九穩地猜出來了。

4、缺乏非視覺信息。在閱讀理解過程中,不但視覺信息起作用,非視覺信息也起作用。所謂視覺信息是指眼睛感知文字符號,而獲得的。非視覺信息則在閱讀過程中起潛在作用的,由大腦所提供的。在非視覺信息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背景知識,非視覺信息越豐富,閱讀難度越小。如在"Moreandmorehousewivesaroundtheworldwillsoonbestandinginthecheck-outlines."這句子中"standinthecheck-outlines"(在超級市場排隊結帳付款),如果學生沒有一點關于超級市場的感性印象,就無從理解。

那么在閱讀課中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新教材擺脫了傳統的逐字逐句分析課文,死摳語法的教學模式,我們外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的摸索和探討,逐步形成了"導(Presentation)→讀(Reading)→練(Practice)"的教學模式。

我們知道,教學過程的實質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和發展過程。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一般說來要經過四個階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漸進過程。閱讀課教學也應遵循這種規律。"導"就是為了感知教材,"讀"是為了理解教材,"練"是為了鞏固和運用知識。

一、導入---感知教材。這是知識的輸入階段.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掌握書本知識,這種知識對學生來說是他人實踐經驗的總結,為了理解和掌握這種知識,學生必須有感性認識作基礎。如果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動,理解書本就比較容易。反之,如果學生沒有必要的感性認識,他們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將生吞活剝,食而不化。為了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閱讀前的導入工作,即激活。這些工作可包括:

1、設置情景,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讀的需要,帶著目的去讀。閱讀是對書面信息的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以sefcB2ALesson50為例,教師可首先畫出一個禁止吸煙的符號,然后提出如下問題:

Whatdoesthissignmean?

Wherecanyoufindthissign?

Whyissmokingnotallowed?

Isthereanyonewhosmokesinyourfamily?

Howmuchmoneydoeshe/shespendonsmokingeverymonth?

Whatdoyouthinkofsmoking?Why?

2、談論有關的話題,或出示有關的畫面、實物等,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對象背景的了解,同時也可放松讀前的緊張心理,以SEFCBook2Blesson81(Music)為例,教師可事先安排好一組不同類型的音樂如Popmusic,Classicmusic,Popmusicandjazz等等,然后播放給學生聽,讓他們從中辨別,從而加深對music的了解,為學新課作準備。

3、幫助排除可能影響學生理解的生詞障礙。可以用舊聯新的方法學習有關生詞、短語。如教SEFCBook2BUnit19Lesson73可以安排下列操練題學習生詞。Findwordsinthedialoguethatmeanthefollowing.

1)toaskforsomethingverystrongly:(demand)

2)thebuildingsandconditionsinwhichpeoplelive:(housing)

3)towalktogetherinalargegroupthroughthetowninordertoexpresstheirideas:(march)

4)strictlynotallow:(forbid)

5)notveryrough:(peaceful)

6)personwhotakethenationalityofthecountryandtherighttovote:(citizen).

以上所有這些熱身活動意義在于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準備狀態,帶著目的和愿望去讀,充滿信心去讀,變被動式閱讀為主動式閱讀,也有助于形成閱讀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二、讀---理解教材。這同樣是輸入階段。同志指出:"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能解決本質問題。"理解教材是一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的辯證過程,學生對閱讀對象有了感性認識,給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礎。閱讀的種類可分下面

三種:

1、粗讀(面式讀法)。粗讀即粗略地閱讀全篇。這是為掌握大意梗概或為偵查是否需要進一步閱讀所用的方法。

2、跳讀(點式讀法)。這是一種為尋求特定細節,放棄大部分無關內容,只注意某一點或幾點的閱讀方式。

3、細讀(線式讀法)。細讀即詳細、逐行地閱讀,以掌握全部內容甚至分析語言特點等。

閱讀理解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對課文進行多層次的閱讀。閱讀課教學一般經過下面幾個層次:

第一步:略讀或粗讀(Skimming):布置任務(理解大意)→粗讀→檢查。

第二步:精讀(IntensiveReading):布置任務(抓細節/找主題句/猜詞義等等)→按具體任務要求去讀→檢查。

第三步:熟讀(ProficientReading):布置任務(詳細理解全文)→細讀并劃出段落、重點和疑點→檢查。

第四步:研讀(StudyReading):布置任務(反復閱讀課文,反復思考)→研讀(力求從所讀內容中受到啟發,活躍思想,創造性地對待課文所提供的知識和結論)→檢查。

最后:小結(Conclusion)

檢查的方法包括多項選擇、正誤判斷、Yes/No和WH問題、完型填空、信息轉換等等。

以上閱讀理解的幾個層次經過了"讀→議→再讀→再議"的往復以及"整體理解→局部理解→整體理解"的過程。給學生提供了閱讀的宏觀意識,強化了學生的信息能力,為鞏固和運用知識打下了基礎。

三、練---鞏固知識與運用知識(Consolidation,Practice)這是輸出階段.學生在理解教材后,為了牢牢記住所學的知識,防止遺忘,需要做多種形式的訓練,使知識在記憶中痕跡得到強化,形成牢固的聯系,但學生理解掌握了知識并不等于會運用知識,不等于形成運用知識的技能、技巧。要使學生從理解概念,掌握理論到運用知識于實際,形成技能、技巧,單靠動腦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是不夠的,還要引導學生動口、動手進行實際的練習或操作才能達到。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在反復練習中,從最初的不會、不準確、不熟練到比較會、比較準確,逐步地發展和完美善起來的,但為使學生順利地掌握技能、技巧,不僅要注意練習的數量,而且要提高練習的質量,改進練習的方法。

練習的方法有:

1.問答--就課文提問題。提問可以是記憶性問題(答案是課文中現成的,記住就能回答);理解性問題(答案在課文里,但不一定是現成的);應用性問題(答案要求應用課文中的知識或新的語言知識);創造性問題(答案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發揮其創造性);評價性問題(答案要求學生表示個人觀點,發表不同意見)。如教SEFCBook2BLesson58(NoiseInTheNight)時,問題的設計:

1)記憶性問題

Whomdidtheladylivewith?

What''''sherpersonalproblem?

2)理解性問題

Wasthelady''''suncleanon-smoker?Howdoyouknow?

WhydidHolmesasktheladyifherunclekeptpets?

3)創造性問題

WhydidSherlockHolmeswanttovisittheladyonlywhenheruncle

wasout?

Howdoyouthinkthestoryended?

4)評價性問題

Whatkindofperson,doyouthink,thelady''''sunclewas?

2.就課文內容進行連貫對話。如教SEFCBook1Lesson98和Lesson99時,我把課文編成對話,投影到屏幕上,讓學生做補全對話練習。下面是對話中間部分。

B:IamDr.Baker,_______.

O:Ah,Dr.Baker,_______.Iamlookingforanotherspeakerwhocouldgiveatalk,asourmainspeakercan''''tgetheretoday.Wouldyoumind________?

B:AboutDNA?Youarejoking!Iknow_____subject.

O:ButDr.Baker,youareworld-famous.

B:________.

O:Everyoneknowsthatyouareanexpertonthesubject.EveryoneherehasreadPeterBaker''''sIntroductiontoDNA.

B:______.ButIamnotPeterBaker,IamDavidBaker.Theremustbesomemistake.

3.復述課文,這是課文教學較常用的以內容為中心的練習之一,可用來訓練獨白,可由引導式復述逐步進入自由復述。引導方式有:提綱、關鍵詞、圖表及圖畫。復述要防止背說,啟發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文內容上。再以SEFCBOOK1ALesson98、Lesson99為例,教師把課文的主要邏輯線索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復述:receivinganinvitation→attheconference→attheorganizer''''soffice→givingthetalk

4.角色扮演(RolePlay),雙人或小組活動,教師為參加者配角色,設置情境,讓他們身臨其境,以身份說話。如在教課文SEFCBOOK2BLesson70時,文章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即火車停站時,有一則用德語講播的通知。Hank因為是American而不懂德語,因而走失了。上課時,教師可抓住這個通知,大做文章,要求學生快速閱讀下文,猜猜通知的內容到底是講什么,并要他們以列車播音員的身份,用英語makeanannouncement,以便讓Hank聽懂。如:LadiesandGentlemen,mayIhaveyourattention,please?Hereisanannouncementtomake.Thetrainwillbedividedintotowparts.ThefrontpartisgoingtoFrankfortandthe&

nbsp;otherparttoBonn.Pleasegobacktoyourownseat.Now,onceagain---

5.書面表達,就課文內容進行改寫、續寫、縮寫、擴寫和寫體會等。或增加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因有藍本可依(閱讀過的課文),這樣的寫作不致流于空泛,也不如想象的那樣高不可攀,學生們看到自己也能象作家似的產生靈感,寫出心得,便可大大增強自信心,獲得從未體驗過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教師也可把自己當做學生的一員,既是讀者也是作者,通過將自己的文章與學生的文章進行比較,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種做法,無疑可收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因它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的融為一體,提高和培養了學生這兩方面的技能。如教SEFCBook2BUnit17(LifeInTheFuture)時,我對學生說:"Thesearethewriter''''sopinionsaboutlifeinthefuture.Nowuseyourimagination,tellmewhat''''syouropinionaboutlifeinthefuture."這引發了學生發散思維,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寫作的情景。學生學生樂此不疲,表現出高度的寫作熱情,有學生寫到:Inthefuture,computerwilldoeverythingformankind,thuspeople''''shandsandbrainsdon''''thavetowork,peoplewillbecomesmallerandsmaller.---.有一位學生寫到他家鄉在未來發生的變化:Inthefuture,computerwillhelpthefarmerstoploughandharvest.Withthehelpofthecomputer,ourlivingconditionswillbeimprovedgreatlyinmyhometown-----.

學無止境。閱讀理解也無止境。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需要不斷地鍛煉學生的思維及想象力,提高總的文化素質。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學模式。無論哪一種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都應該是學習對象的激活者、示范者、指揮者以及管理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體現當代教學模式的特點。

參考資料:

《英語教學法》胡春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語教育學》章兼中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

《教育學》1982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收分析和猜想,把信息恢復過來,這就是閱讀理解過程。閱讀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