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聽力理解能力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9 09:19:00

導語:高考聽力理解能力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考聽力理解能力研究論文

隨著全國中學英語新教材的深入使用,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學科素質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視,中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已經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這為高考英語科增設聽力測試奠定了基礎。廣東省經過1997年和1998兩年的“3+X”高考科目設置改革試點(英語科增加聽力測試)后,于1999年開始啟用國家考試中心命制的含聽力部分的高考英語試卷。2000年這種試卷推廣到吉、晉、浙、蘇四省,2001年聽力測試又成功地在全國18個省市大范圍推……

一、命題依據

新《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學科課程標準》中對聽力的二級目標要求是NMET聽力試題的命題依據。它要求考生能聽懂英美人士的錄音材料,能聽懂所學語言范圍內用正常語速談論日常生活的內容,能聽懂沒有生詞、題材熟悉、難度略低于所學材料的語段,語速為每分鐘120個詞,聽一遍能理解大意,聽二至三遍能了解其中重要的細節,理解正確率要求達到70%。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學科考試說明》指出,聽力主要是測試考生理解口頭英語的能力:對特定情景中的對話或獨白的整體輸入和理解,有效信息的輸入和準確的理解,以及同時存貯和加工多條信息的能力。

二、題型特征

本部分共分兩節,第一節是五段短對話(一般為一問一答形式),每段對話后設一個小題(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從每小題所給的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的錄音材料僅讀一遍。

第二節是五段長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設幾個小題(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從每小題所給的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或獨白的錄音材料讀兩遍。

對話部分由一男一女朗讀(一般為英音),談話雙方的聲音特點明顯不同,身份明確;朗讀速度約為每分鐘42~45個詞(近兩年的試題情況);考生實際的聽力理解時間一般控制為20分鐘左右。

三、素材特點

一般來說,聽力理解的語言材料有別于閱讀材料,語言結構不如書面語言那么嚴謹,屬于交際性語言。它來源于生活,體現生活,和我們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系,具有口語特征,諸如猶豫、停頓、重復、思考、重音、略音、拖長音、被打斷、語序顛倒等,句子簡短,冗余信息多。

聽力語言材料的內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風土人情、時事和科普常識等方面。常見的日常生活的話題有:問候、邀請、看病、約會、購物、通知、問路、打電話、談論天氣、詢問時間、自然災害、新聞報道等內容。聽力語言材料的長度適宜,既有足夠的信息量供試題設計問題,又不會給考生增加記憶負擔,最長的一段語言材料只有150個詞左右(近兩年的試題情況),最短的對話也創設了一個較明確的語境。

四、試題考點

對話理解是考查學生在一定語境或情景中所表現出的快速反應、推理判斷能力;短文理解則是在此基礎上考查學生對一個結構比較完整,意義相對連貫的語段的理解能力,是一種高層次、有難度的聽力測試形式。高考英語聽力試題主要有以下四類考點:

1.領略主旨大意,概括話題內容(knowaboutthemainidea)

要求考生對聽到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全面的領會。任何一段對話或獨白都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有時主旨大意較明顯,有時則需要歸納、概括。常見的考查話題的問題有:

Whatarethetwospeakerstalkingabout?

Whatarethetwospeakersdoing?

Whatisthetalk/dialogueabout?

What'sthepassagemainlyabout?

What'sthetopicofthepassage?

2.獲取具體事實,把握信息聯系(understandthedetailedfactualinformation)

要求考生聽清、聽懂事實信息,精確理解具體細節、特殊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價錢、數量、原因、目的、結果等,同時,還要對所聽到的信息做簡單的處理,比如數字運算、時間順序、比較篩選、同義轉換、因果關系、深層推理等。理解具體信息有助于把握話題內容領會說話者意圖,是聽力考查的重點項目。常見的考查細節的問題有:

WhenshouldSusangotomeetProfessorBrown?

Whatiswrongwiththegirl?

Whatisthewoman'shousenumber?

OnwhichdaywilltheJapaneseMusicConcertbeheld?

Howmanythingsdidthesalesmanshowtothebuyer?

What'stheman'sjobnow?

Howdoesthemanpayforthetickets?

Howmuchdoesthemanwanttochange?

Whereisthewomangoing?

WhathasJohnpromisedtodo?

Whomwouldtheyturntoforhelp?

Whichofthefollowingisright/true?

Whyaremanyroadsclosedinthenorth?

Whydidthespeakergetaparkingticket?

3.推測談話背景,判斷人物身份(inferthebackgroundandspeakers'relationship)

要求考生理解對話地點、背景和對話者之間關系。從某方面來看,對對話或獨白發生的背景、說話者之間的關系的理解程度,也體現了考生對語篇整體輸入、整體理解能力的高低。常見的考查背景的問題有:

Wheredidtheconversationmostlikelytakeplace?

Wherearethetwospeakerstalking?

Wheredoesthisconversationtakeplace?

WhodoyouthinkTomprobablyis?

What'stheprobabl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speakers?

Whoisthespeaker?

4.領會弦外之音,理解觀點意圖(graspthespeakers'views,intention,andattitude)

要求考生不僅能理解聽到的內容的主旨大意,而且能通過其中的重要細節、具體事實,揣摩、推斷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等,因為說話者總會有他(她)的意圖:提出意見,回答問題,表達想法,或闡明觀點。常見的有關意圖的問題有:

Whatdoesthewomanmean?

Whatdoesthespeakerwanttotellus?

Whatcanweknowabouttheman?

Whatcanwelearnfromthespeakers/conversation/story?

Whatisthemostprobableresultoftheconversation?

Whichofthefollowingwordsbestdescribesthedaythespekerhad?

五、技巧點撥

聽力能力測試有心理、瞬時、信息三個方面的效應,決定聽力能力高低的關鍵在于能否盡快理解所聽材料的內在聯系,領會其大意,抓住其重點。當然,聽力測試也有一些應試技巧,以求得考試狀態最佳、應試更嫻熟。

1.安定情緒,集中精力(聽前)

聽力能力也是對考生心理素質水平的檢測。過于緊張焦急的情緒容易產生恐懼心理,有礙考生的正常發揮,聽力反應速度、把握信息的準確度會大打折扣。聽之前(或發卷時)首先要安定情緒,集中精神,做一點放松活動(比如數數、深呼吸、閉目片刻、整理試卷等),以便輕松、愉快、主動地進入答題狀態。

2.掠讀題目,預測內容(聽前)

利用“試卷分發后”到“播放試音樂曲和試音材料后”之間的時間(尤其是介紹每一節試題做法和播放每段對話或獨白前的5秒鐘),及時、迅速地預讀題目(包括題干和選項);根據題干中的語言信息,預測對話或短文的語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到的內容;比較三個選項的異同,特別注意各選項中重復出現的詞匯,從重復詞入手,預測聽的內容,并且可以確定聽的關鍵(重復詞以外的信息);這樣聽錄音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側重,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3.捕捉信息,速記要點(聽中)

聽錄音材料時,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體內容的理解上,重在聽懂每句話的意思和內涵,千萬不能只停留在個別單詞或單句上,同時要特別傾聽與所設置的問題相關的信息。聽不清時馬上放棄,不要強迫自己聽清每一個詞,要把重點放在聽關鍵詞即實詞

上,一邊聽一邊把要點及回答問題的關鍵詞記下來。前面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可暫時放一放,聽好后面的內容,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棄前保后、棄小保大、棄車保帥的原則)。

聽短文獨白時,注意文章的首句和首段,因為首句和首段常常是對短文內容的概括,如主要內容、作者的觀點、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事由等。

聽錄音時,僅憑大腦的短時記憶是不夠的,還在于借助筆記,扼要的記錄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要迅速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時間(when,whattime)、地點(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long,howsoon,howoften,howmuch)、數字(howmany/howmuch)、選擇(which…)等信息,注意記筆記要提綱挈領(如關鍵詞),當然不必記有把握的要點,從而幫助推測、幫助答題。

4.抓住問題,優化信息(聽中)

問題是解答考題的關鍵所在。抓住問題,把捕捉到的有關信息進行優化處理。對自己有把握的試題快速作答;對無把握的試題也要在所聽信息的基礎上排除錯誤選項,果斷處理;不會作答的,立即暫時擱置,準備聽新的題目。一定要克服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毛病,使整個答題過程更加順暢。

5.連貫記憶,前后聯系(聽后)

聽錄音時,既要不斷輸入、理解、存貯信息,又要不中斷聽的過程;既要集中精力聽,又要注意用心記,緊扣話題把握說話者的思路,捕捉信號詞,連貫記憶主要信息。聽完試題后要前后聯系,利用后面聽到的信息補充前面漏聽或有疑問的信息,并對聽前、聽中的預測、判斷加以推理、分析、修正,以使理解的準確性更高。

六、聽能對策

聽力理解是一種由多項能力共同參與的復雜活動,由辨音能力,確定背景、預測信息范圍的能力,認定各信息之間語法尤其是邏輯關系的能力,以及同時存貯和加工多條信息的能力等交織而成的綜合能力。聽能不是孤立的能力,它和說、朗讀、閱讀、寫作、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是密切相關的,提高聽能的基本方法就是聽力訓練,但決不是唯一的方法,有些具體能力也可以通過聽以外的手段來培養。

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貴在堅持,而且在訓練聽力、提高聽能上要注意語言能力的培養,要講究聽力訓練的策略。

1.了解文化背景,熟悉日常交際

讓學生了解適當的英語國家背景知識,擴大知識面,認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情

景中的語言交際的場合及功能(中學階段共有41項日常交際用語項目),消除學生在風俗習慣的差異方面的聽力理解障礙。

2.堅持聽說訓練,培養語音技能聽力能力的提高必須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礎上,學生必須有很好的語音知識,要能正確區分單詞的重讀、弱讀、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別句子的連讀、節奏以及語調等發音技巧方面的變化,還有盡可能熟悉各種人的音調以及輕重緩急、喜怒哀樂、個體差異等口語特征。因此聽和說相輔相成(比如邊聽磁帶邊朗讀,聽寫單詞、句子,做短文聽力填空練習,互相練習對話等),聽說并進,持之以恒,保質保量,打好聽能基礎。

3.訓練閱讀寫作,促進語感形成

聽力理解能力也包含有閱讀理解活動,閱讀是對語言形式的體驗,多開口朗讀能形成語感,比如領悟詞法、句法功能、邏輯關系的能力;寫作訓練能鞏固并提高學生已學的語言知識和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記憶語言現象,從而進一步增強語感,促進聽能的發展。

4.傾聽較長語篇,強化記憶能力

要學會傾聽,尤其是長對話和短文獨白。在聽較長語篇時要注意整體把握。傾聽的焦點應當是語篇大意和與問題相關的關鍵信息,而不是個別詞語,并隨時記下關鍵詞。個別單詞沒有聽清時,一定要沉住氣,繼續往下聽,可能后面的信息能啟發你,也可以利用答題、閱讀下一題的停頓間隙再看看試題,結合試題、筆記去聯想。所以培養從頭到尾記住一段話(主旨、細節、層次、順序等)的記憶能力對提高聽力有著重要作用。

5.精聽泛聽并舉,提高聽力能力

泛聽必須與精聽相結合,泛聽時注意力集中在整個內容的大意,精聽時注意力集中在語言材料的細節;泛聽時注意聽表達內容的關鍵詞關鍵句,精聽時連續聽音的最小語言單位是一個一個的句子;泛聽時重在回答有關中心主旨的問題,精聽時重在回答有關細節或細節加工的問題;只有精泛并舉,才能全面提高聽力理解能力。

6.加強聽力教學,開展第二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盡量用英語教學,安排好聽力訓練,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得到深入淺出的口語聽力訓練;同時多開展英語學習活動,利用好第二課堂,增加學生接觸鮮活英語的機會,比如聽英語磁帶、英語歌曲、英語廣播、英語演講,看原版電影、英語學習片,參加英語角、英語晚會、英語沙龍等,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當中的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