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英語分層次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8 09:55:00
導語:中職學校英語分層次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的現狀和英語分層次教學的必要性,介紹了英語分層次教學的具體方法、教學過程、測評手段及教學效果。英語分層次教學法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兼顧了學生的個體需求,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自我和發展自我的空間,讓學生品嘗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
在英語教學中從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水平的實際出發,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界定出每個學生現有的最近發展區,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并施以相應的教學策略,就能使每個學生構起與自己能力相應的新的英語認知結構,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一、分層次的依據
據調查,目前中職學校32%的學生認為中職學校沒有必要開設英語課,因為他們覺得畢業以后根本沒有機會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英語。27%的學生學習英語的原因是害怕期末考試不及格影響畢業。只有6%的學生在自覺地學習,目的是為將來進一步深造打基礎。
在參加調查的學生當中,有23%的學生不能借助詞典閱讀。65%的學生聽不懂簡單的日常對話,更不能用簡單的口語表達自己。12%的學生寫不出一年十二個月的名稱。個別學生甚至寫不全26個字母。
由此可見,由于歷史的原因或由于學生的性格、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原因,學生英語基礎不盡相同,個體差異很大。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上的任何上疏忽都會使一部分學生的需求受到忽視。這樣的教學就使“面向全體”成為事實上的空話。采取英語分層次教學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二、分層次的方法
新生入學后,先進行一次英語摸底考試。試題的設計必須有很高的區分度,以便能夠將所有的學生分成三個不同的層次。學生軍訓期間,教師閱卷算分,將學生分到不同的班級。A層次基礎扎實,興趣濃厚,具有一定聽、說、讀、寫能力,大約占30%。C層次基礎較差或沒學過英語,或不喜歡學習英語,基本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大約占20%。B層次的學生有一定英語基礎,但是學不學外所謂,聽說有困難,大約占50%。學生分班僅考慮他們的英語成績,不管他們所學何種專業。也就是說,在同一個班里,有不同專業的學生。只有在學習英語的時間里,他們才來到一起,其余時間回歸各班學習本專業的課程。
三、分層次教學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貫徹因人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層次,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安排不同的練習,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運用多種方法設計出既符合教材內容又與學生認知過程相協調的教學方案。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特點,確定層次化教學目標,對單詞、詞組、課文以及練習進行目標分解。
對于單詞,A層次的學生對所有的單詞和詞組要求“四會”,B、C層次的學生只對重點單詞和詞組過關。對于課文,要求A層次的學生不但要正確地完成習題,還要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B層次的學生要正確地完成習題,并能把重點句子或段落背下來。C層次只基本理解短文內容和正確完成習題即可。對于作業,A層次的學生除了必須掌握教材中單元知識梳理的內容和重點難點的內容以外,同時補充一定量的閱讀材料和聽力材料。B層次的學生必須掌握教材中單元知識梳理中主要語法和詞匯,掌握重點、難點的內容。C層次的學生掌握教材中主要語法,可多做些記憶性的作業。
高層次學生在完成課本內容的基礎上積極向外拓展,廣泛接觸各種英語實踐活動,如課本劇表演,演講比賽等,多數中間層次的學生立足于課本,努力達到教材中在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要求;低層次學生通過努力,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內容并兼顧補缺補差,也就是給每一個層次的學生一個基礎平臺,然后在稍高于他們的水平上提出要求,使各層次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獲。
對失敗的學生,教師應采用延遲評價的方法。首先要勇于向學生承擔自己的教學責任,使學生切實感到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然后幫助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到成功的切入口,并花大力氣去指導他們,激發每一個學生向高一層次目標努力的愿望和信心,促進全體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最終使得每位失敗的學生都獲得成功。
四、分層次評估
期中、期末考試,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試卷進行考試。A、B、C三套試卷試題相同但難度不同。C層次學生的單詞拼寫是提供兩三個字母的。其選擇題僅提供2個選項。作文給出大致提綱,學生只需用一些恰當的詞串起來便可。B層次學生試卷參考普通試卷難度。而對于A層學生,附加一些競賽類試題,要求必做,但只算附加分。同一套試卷分兩部分命題。基礎題80分,拓展延伸題20分。試題相同但評分標準不同。基礎題對C層學生基分高,對A、B層學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識延深擴展題補足A、B層學生的基礎分。允許C層學生做拓展題,作為升級的參考因素。期中、期末的考試成績僅占學生總成績的60%,其余40%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如出勤情況、作業情況、課堂表現、平時測驗進行評定。根據總成績,部分學生可以到其它班級學習。通常情況下,A層次各班的最后5名學生必須到B層次學習,B層次各班的最后5名學生必須到C層次學習。同時,C層次各班的前5名學生允許到B層次學習,B層次各班的前5名學生到A層次學習,實行動態管理。
五、分層次的效果
分層次教學法給教師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一層次的學生英語基礎基本相同,允許教師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在同一層次的班級里,教師可以較容易地選擇教學材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層次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較好的學生不敢放松,因為學習落后可能會被分到下一層次學習。英語分層次教學,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幫助每一位學生為自己的英語學習定位,讓每一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上都獲得成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為他們的個性化發展留出時間和空間。分層次教學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兼顧了學生的個體需求,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品嘗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使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發展。
分層次教學法的效果是明顯的,成績是顯著的。但是在分層次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控制課堂紀律是一個難題。不同的專業、不同的班級的學生在同一時間來到同一地點學習英語,其余時間則分散開來,一個學期下來相互都叫不上彼此的名字,因此在這樣一個始終是“陌生”的環境中,學生覺得沒有必要約束自己在課堂上的所作所為。其次,分層次教學給任課教師課余時間輔導造成了不便。教師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熟悉學生。等到熟悉得差不多了,課程也就該結束了。最后,在規模較大的學校,將全校不同專業的學生安排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上英語課,是一件很復雜的工作。
學生層次差別是客觀存在的。分層次教學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層次,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安排不同的練習,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為學生潛能的開發創造一個寬松環境,激發各個層次學生的求知欲,為其職業生涯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將將受益終生。
- 上一篇:黨員經常性教育情況整改措施
- 下一篇:機關干部作風整頓工作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