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技巧

時間:2022-06-30 04:26:00

導語:小議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技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技巧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促進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文章根據大學生心理特點,結合英語教學實踐,探索激發其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主心的課堂教學模式

資深英語教育專家何兆熊教授指出,目前很多學生在學英語過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的誤區,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只知道多背點單詞、多做點語法題目,導致高分低能。教師通常把考試作為教學目的,把考試通過率作為衡量教學的尺度,教學中常常把如何答題,如何考高分,如何通過英語等級考試作為教學重點。這樣的錯誤觀念,十分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轉變這種觀念。要讓學生認識到英語不只是一門為了畢業找工作而必須通過的課程,而更是現代社會生活一種實用的必需技能,從而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具體地講,教師在教學思想和觀念上應做到以下幾個轉變:即教學內容必須從語言知識的講授為主轉變為以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為中心;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實踐能力的指導者和質量監控者;課堂教學模式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單純重視語言運用的準確性轉變為既重視準確性,又重視流利性。同時,還要著重處理好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教與學的關系。樹立起學習知識是基礎,培養能力是關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目的的思想,后者則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由語言知識學習轉變到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上來。

要實現由傳統教學模式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必須先了解大學生心理、認知和思維發展特點。當代大學生心理發展逐步趨向成熟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精力旺盛,抽象思維能力迅速發展,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求知欲強,表現力和自我意識強烈,獨立思考能力也不斷增強。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說學生聽,教師基本上在唱“獨角戲”。這種“填鴨式”英語教學模式,忽略了作為主體的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生在這種模式下是消極、被動地學習。從生理學講,單一的容易導致大腦刺激的單調,使興趣轉化為抑制,降低學習效率。因此,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即使學生有學習英語的愿望,但單調的教學模式也會抑制他們的興趣,從而降低學習效率。所以打破固有的教學模式,變講堂為學堂,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不再是教為考的單一目標,而是以教學應用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兼顧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滿足教學的客觀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氣氛,調動興趣。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活動。教師要在課堂上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將學生呆板的、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為活躍的、主動的學習狀態。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塑造優秀的講臺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可親可敬的形象和合情合理的誘導都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是精神飽滿、充滿自信、和藹可親。如果課堂上教師過于嚴肅,會令學生感到緊張,甚至產生焦慮情緒,給學生造成精神上的壓抑感,從而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受學生喜歡的教師一走進課堂,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反之,學生對某位教師不喜歡不信任,那么對他所教的課也不會產生興趣,甚至討厭這門課。可見情感是成功教學的第一要素,是打開學生心靈窗戶的鑰匙。這就要求教師積極轉變角色,重視情感投資,變知識的傳播者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教師應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以自己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從而使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講英語,感到學英語是一件快樂的事。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及時反饋信息,適當進行獎懲。外語教師應對學習結果及時做出評價,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不斷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2、對待學生要民主平等,不斷地向學生證明,他們是有價值的人。3、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對學生的表現有足夠的耐心。4、充分了解學生,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應有不同的任務要求,以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他們的自信。5、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情感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習興趣。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

英語教學大綱強調“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靈活地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方法,將培養學生的外語興趣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大學課堂不同于中學課堂,大學生思維活躍、善于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要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就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讓大學生在課堂中更多地思考、實踐和創新,從而掌握語言技能。同時,為滿足大學生的表現欲和求知欲,可以利用他們想象力豐富,自我意識增強的特點,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如下活動:1.演講及角色扮演。由于大學生課余自由支配時間較多,這項活動可以為大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同時也滿足大學生表現欲,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2.討論和辯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生的協作精神。3.讓學生經過準備代替教師講解某個部分,以訓練學生將發散性思維與集中思維有效結合。當學生們在講課結束后得到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肯定時,他們會有一種成功的體驗,這就形成了教與學的良性循環。還可以給學生講幽默故事、教唱英語歌曲等,有時甚至可以讓學生上講臺試講,課下讓學生成立興趣小組或組織英語晚會,運用比賽等活動引進競爭意識,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欲望。教師應有意識地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啟發學生從不同的途徑探討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以設問法貫穿課堂始終,以課堂討論鼓勵創新思維。以此來配合外語教學,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外語的濃厚興趣。

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課激發興趣。

計算機網絡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隨時隨地討論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對新生事物總是具有極強的接受力和領會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采用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形成豐富生動、活潑多變的課堂環境,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現代教育技術能把抽象的文字符號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習積極性,強化動機,增強記憶。這無疑將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嘗試將計算機及先進的語言設備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課,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主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提高了課堂實效,同時也把學生領進了一個新的科技領域,使他們早日適應現代化社會對他們的要求,早日成為跨世紀高素質人才。

結語

教師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再單純是知識輸出者,而更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外語教學中心從教師轉向學生并不意味著教師作用的減少。相反,這種轉移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應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富有教育機智。同時掌握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的情感,培養其學習興趣。另外,英語教師講課時應該利用大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將趣味性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使大學生們逐漸獲得學習成就感,從而對英語課堂更感興趣。相信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會逐步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會逐步增加,學習效果必然得到提高。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