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初中英語教學探討
時間:2022-07-07 05:49:00
導語:詮釋初中英語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英語教育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們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老師考,學生背”的英語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培養和鍛煉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地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創造條件實現以交際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法,在英語學習中進行英語交際,在英語交際中學習英語,全面提高學生聽、說水平,達到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方式;轉變
長期以來,初中英語教學方式多以講解語法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嚴重地影響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學生走向社會以后不能夠滿足工作需要。在英語教育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們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老師考,學生背”的英語教學方式,采取更實際更有效的教學法。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培養和鍛煉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地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創造條件實現以交際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法,即在英語學習中進行英語交際,在英語交際中學習英語,全面提高學生聽、說水平,達到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
一、培養興趣,把學生領進英語這扇大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否喜歡英語,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據此,在初一的英語教學開始階段,教師著重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因勢利導,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把他們領進英語這扇大門。如:①“以美引趣”,即盡量注意用美的語言、表情、動作、板書等去激發學生的興趣。②“以奇誘趣”,即注意用新奇的內容和方法,誘發學生的興趣。③“設疑激趣”,以注意抓住知識的關鍵處設疑引思,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④“以動喚趣”,即注意在課堂上通過動腦、動手、動口等多種活動形式,喚起學生興趣。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我把各種各樣的實物、自制的教具、掛圖、簡筆畫、人物、情景和實地表演等結合起來,身體力行,與他們交朋友,一起游戲、一起聽說,使他們在有趣而輕松的氣氛中感到學習英語并不是件苦差事,這樣潛移默化,使得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興趣也隨之越加濃烈。隨著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增加,教學效果也有了較明顯的好轉。平時少言寡語的學生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動參與進來一起做學習英語的游戲了。這就為大面積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奠定了可靠的基礎。
二、培養初中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首先要著力使學生養成聽、說、讀、寫、模仿的習慣;其次,英語是一門語言課,學生必須開口講、練,學好英語課要靠學生自己反復操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中要消除怕開口的心理障礙,養成自覺大膽開口,大聲說英語的習慣;再次,養成朗讀背誦的良好習慣;最后,要養成自覺的學習的習慣。要讓學生意識到他們是學習的主體,認識到自覺學習的重要性,有計劃地學習。
三、重視語音,打好英語語音基礎
如果能夠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也就拿到了英語入門的鑰匙,也是打好聽、說、讀、寫等基本功的基礎。初一教科書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語音教學,緊密結合字母單詞和句子的教學,系統地安排了語音練習。因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把握要求,把語音教學貫穿于始終。把語音教學作為初一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長期訓練,階段側重,綜合提高。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自身語音,充分發揮課本錄音的作用。聽音是語音教學的根本方法,要堅持先聽音后開口,做到聽清發準。讓學生在學語音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受到正確的語言熏陶。
四、由“重語法”向“重交際”過渡
實現這一過渡,教師必須改變“照本宣科”,偏重對概念、規則的講解,讓學生機械模仿、套用課堂教學程序。語法教學應創造情景,必須善于引導學生在運用中總結、歸納規則,并將它運用到交際語言實踐中去。如在學習現在進行時態時,可表演動作創設情景,教師邊表演動作邊說英語,然后分別叫一個女生及一個男生上臺來表演動作,并讓其他學生描述,再讓他們一起表演玩球的動作,配以問句。這樣一直反復訓練下去,學生就在真實或半真實的情景下學會句型、會話,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最后教師提出問題,啟發、點撥學生思考以上句子的共同點,歸納出現點,歸納出現在進行時態的結構、用法規則等。如此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學習、運用、歸納,就會產生一種成功感和自豪感,從而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五、選擇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
編口訣。如在教英語語法、詞的用法區別、發音規則等,常讓學生迷惑。有鑒于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對初一學生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涌涌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
在課堂上,可以將班級分成幾個小組,在任務布置下去后,開展小組競爭的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合作性。獲勝的小組成員可以和作業,測試當中的優秀學生一起參加每月英語之星考評,并及時獎勵,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在實施小組競爭中要注意,不是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參與課堂競爭,否則課堂40分鐘時間太緊,也容易導致一些學生只關注競賽,而造成課堂主次顛倒。
在知識傳授環節,能采取多樣的形式,根據學生的特點,興趣進行課間活動,如兩人活動,小組活動,模擬對話,扮演角色,講故事,述大意,變對話為敘述,變敘述為對話,即興口頭作文,看圖說話,組句成文等。
六、課內外相結合
英語教學應主要放在課內,向45分鐘要質量,但要學好英語光靠每周幾次英語課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但這種話動不應是課內教學的繼續,也不應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同學,進行適當地組織。比如,有目地的培養骨干,開展英語游戲、開演唱會、朗誦會,講演比賽,識詞默寫比賽,作文比賽,聽力比賽等,既可各班進行,也可同年級、全校進行。其目的是活躍學生課外生活,鞏固課內學的知識,創造英語的氣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 上一篇:透析高校英美文學課教學改革
- 下一篇:剖析醫院圖書館在醫學科研中的作用
精品范文
1詮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