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有效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時間:2022-07-07 05:59:00

導語:透析有效英語課堂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有效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英語教師應該考慮和解決好的問題。筆者認為,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借助現代電教媒體,合理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是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學習興趣;素質教育;有效教學;教學方法;教學觀念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的關健在教師,以“三個面向”為內涵的素質教育需要搞好外語教學。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曾經說過:“普及外語和培養外語人才,改革外語教學方法和提高外語教學水平已經不是一般的教學問題,而是影響我國對外開放方針的更好實施和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外語教學效果,減輕學生負擔,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新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合格人才。

搞好課堂教學取決于教師和教材,過去教師“一言堂”,整天進行的是詞匯、語法教學,教師靠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筆,教學方法單一,并且教材不易進行聽、說、讀、寫、譯能力的訓練;英語教學費時多、收效低,很多學生大學畢業,仍舊是“啞巴英語”。學生學起來感到枯燥無味,負擔過重。教材改革,新教材的實施,為我們的英語教師改變舊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前提條件,那么中學英語教師應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筆者有如下觀點,供同行參考。

一、更新教學觀念,實施素質教育

過去教師對知識的傳授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消極地、被動地接受知識和進行機械的技能訓練,死記硬背詞匯和語法知識,缺乏靈活運用語言知識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訓練,以致培養出的學生高分低能。現在,英語教學不能看作是詞匯、語法的學習,應發展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能,培養口頭和書面能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不可忽視知識的傳授,也不能忽視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進而解決問題,變“填鴨式”為啟發式。

二、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

在教學中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英語教學過程是教師指導,學生參與的過程,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既當裁判又當觀眾、既當指揮者又當示范者。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創設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避免唱獨角戲,把學生放在課堂學習的主體位置上,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進行大量的語言交際活動,或討論或表演,把學生當主角。

三、教法靈活多樣,方法科學有效

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采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新的語言情景,能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使用明快的教學節奏,上好每一節課,并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要求,密切注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的特點,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人人都加入到英語的活動中來。比如閱讀教學,我們知道、閱讀課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主渠道,那么采用什么樣的形式呢?無論何種課堂類型,教師都應該精心設計教案。首先,導入新課要新穎,能夠引發學生興趣,不落俗套。使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電腦創設英語情景,自然過渡新舊知識。教學過程中,要多提問多討論,使學生主動、大膽愉快地加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對知識的掌握也就比較牢固了。比如,我在教學AmericanMusic時,就和同學們討論中外的流行歌星,不同年代的歌曲,談到音樂家貝多芬、莫扎特等,大家興趣越來越濃,自然過渡到聽聽美國鄉村音樂,如CountryRoad等歌曲,不知不覺中,學生學到了知識,發展了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四、傳授基礎知識,培養自學能力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有的教師不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致使一些學生不知道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不知道如何聽課;不知道讀英語課外閱讀材料,不會使用工具書,或根本沒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如此懶散的學生,不會學習,不會思考,是沒有自學能力的。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做法如下:1.指導學生預習,每教一課之前,先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簡單的問題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就迎刃而解了,再把不懂的難點記下來,以便聽課過程中有針對性的解決。2.指導學生復習,做到“溫故而知新”。另外,對學生課外閱讀多加指導。

五、提高自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

要實現有效的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英語教師必須有熟練的課堂教學技能、淵博的英語專業知識和靈活機動的英語運用能力,還要有創新精神。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事實證明,適應新世紀的挑戰何止要有“一桶水”?除了專業知識之外,教師還要做到因材施教,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能夠關愛學生,對待學生能夠做到一視同仁,能夠使師生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培養各種能力。另外上課要盡量做到,用英語教英語,用英語組織教學和講解新知識,用學生學的英語來解釋或介紹新的教學內容,適當使用母語,這一點很重要,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英語語言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就是藝術家,教師只有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實現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并輕學生負擔,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