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完形填空題的題型與解題

時間:2022-07-22 04:49:00

導語:略論完形填空題的題型與解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完形填空題的題型與解題

完形填空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英語測試手段,它根據測試的需要,將一篇短文中的若干單詞或短語“挖空”,要求被測試者從所給的首字母提示或提供的選擇項中選出最佳答案。

完形填空題的突出特點是起點高、容量大。它不僅能測試出被測試者的英語知識水平,尤其能準確地測出被測試者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因此,具有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及歸納判斷能力,才能適應這一題型。也就是說,完形填空是另一種形式的、較高層次的“閱讀理解題”。

(一)題型介紹

完形填空題的兩空之間一般相隔7-10個詞,短文第一個句子一般不設填空題,通過分析近年來英語完形填空題的命題情況,總結出如下的特點:

1.本題型設空以考查文意為主,信息詞匯(或通常所說的“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等”)比重極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2.降低對單詞本身詞意的考查要求,以突出本題的主要測試目的:理解全文,通篇考慮,掌握大意,注重關聯。

3.增加了考查連詞的題涉及考生對于行文邏輯的掌握及文句之間關聯的理解,恰到好處。

4.注意結合文意考查對詞語用法的掌握。主要涉及兩個方面:詞義辨析與慣用搭配。同義與近義詞的比較分析應當放到一定的語境之中才有意義。如果只是一一對應地背記單詞的中文意思,不注意具體語境中單詞的確切含意,是難以分辨一些詞匯的細微差異的。

5.題目的類型可分為:a.語言知識型,如各種語法規則、句型、句式等;還包括詞匯型,測試單詞在一定語境下的基本用法、習慣用法、常用搭配以及對其詞義的記憶或其特定意義的理解和靈活運用。b.判斷推理型,考查對篇章的整體理解、上下文段落的銜接、邏輯思維與判斷推理能力。c.綜合型,即對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考查。

完形填空歷來是考生最感頭痛也是失分最高的題型之一。有些同學為了想在完形填空上有所進展,就到處搜找這類題目去做,結果效果并不十分顯著。我認為,從聽說讀寫各方面入手,提高自己整體英語水平,才是做好此類題目的基礎:

1)扎實的語法基礎知識。

會分析句子,能辨認各種簡單句、復合句結構。

2)充分的詞匯量。

要準確理解和掌握測試備考詞匯所列詞匯的音形義,特別要注意熟練掌握相當數量的短語、句型和慣用法,不斷積累語言材料,達到脫口而出的熟練程度。

3)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能力。

僅僅死記一些生詞和語法規則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從上下文具體語言環境出發,有機地考慮恰當的語法形式和選擇適當的詞匯。

4)一定的閱讀經驗與能力。

應經常閱讀一些短小文章,對各種體裁、題材、風格的文章都應有所涉獵,培養語感和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判斷文章的前后關聯,對西方讀物的風格和行文特點(如倒敘,用一個生動的場景作全文的開篇,幽默感等)有所體會,并能根據故事情節進行邏輯推理,探究作者沒有說出的話。

(二)解題指導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

由于完形填空屬障礙性閱讀,所以抓文章的首句(段)和尾句(段),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很有幫助,因為文章的首句是觀察全文的“窗口”,尾句是對文章的總結、結論或點睛之筆,會帶給我們有益的啟示,因此首先看一下文章的首句和尾句,使自己心中大概有個印象,然后再去通讀全文,不失為一個竅門。通讀全文的方式也可因文而異,對較容易把握大意的文章可采用粗讀、速讀的方式;而對理解稍吃力的文章不妨放慢讀速、慎讀,但不管怎樣讀,注意力都應集中在文章的主線(或中心詞)上,了解文章內容,從而確定進行推斷、選擇的基本思路。如果一開始就忙于見一空填一空,勢必無法從整體上把握全文概要,造成顧此失彼,既影響準確率,也影響做題速度。

2.綜合考慮,逐項填空。

“綜合考慮”,指的是根據全文大意和“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把上下文的意思、句法結構、詞類和語法功能、慣用法、邏輯推理常識等各種因素加在一起綜合考慮、仔細推敲。要準確判斷出題目的類型,語法知識類較多地表現為動詞時態、語態的選用或句子成分的辨識;詞語知識方面的題目要從詞性、詞形上區分,從同義詞語辨析、搭配、習慣用語、結構詞選擇等方面考慮;情景推理題要注重句子層次,注意句間的結構,意義上的連接和照應關系,有時還應考慮到段與段之間,情節與情節之間或更大范圍內的上下文照應,因此對短文作“全景式”的總體把握對每一空的正確解答都非常重要。

3.復讀全文,消除疏漏。

全部題目初步完成后,要把全文復讀一遍,復讀時根據語感和對全篇文章的理解,檢查全文是否前后貫通,再次將不合題意的答案調整或修改;如果實在無法確定,可以作推理性猜測,不可放棄不填。

另外還應注意:

(1)做題時應先易后難,借助前后便可較易的選出答案,通過上下文的幫助,一般可以較順利地選出,絕對不要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一兩個難題上。

(2)如果句子中有個別生詞,要通過上下文或構詞法知識來推斷出它的詞義。有時,這些詞對解題根本沒有什么影響,便可“跳過”,所以碰到生詞根本不用緊張。

(3)“熟詞新義”的情況有時也會碰到,要注意靈活處理,通過前后的邏輯聯系猜出它的引申義或轉義。

(4)以長補短,靈活作答。由于初中生相對來說語言的背景知識少,語感差一些,但語法知識比較扎實。做完形填空題時對上下文或個別句子理解不準確,難以確定答案時,應跳過去繼續做下面的題目,因為短文中的不少空白,即使不考慮上下文,僅憑語法詞匯知識也能順利選出;往往通過下文的選擇,思路受到啟發,恍然大悟,跳過去的空白也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