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多場次無場次話劇藝術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15 09:16:00
導語:獨家原創:多場次無場次話劇藝術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話劇表演的特殊性質,對話劇表演進行中的“立即進入”和“立即跳出”進行了初探。“立即進入”和“立即跳出”表面上看是指通過舞臺上的關幕、拉幕使觀眾在劇情上有一種跳出感和進入感,實際上是演員在動作、語言上更加準確的節奏把控,以求達到最完美的藝術表演效果和觀眾情緒的調動,用這種突然的表現形式提高了藝術的審美價值。
【關鍵詞】話劇藝術突然進入突然跳出
1.話劇表演的特點話劇是以對話為主要手段,其核心實質是用藝術化的語言表現強烈的戲劇沖突。通過戲劇沖突的發展構成和完善劇本的整個系統情節結構,不但推動了劇情的發展,同時也把歷史文化、人文理念有效輸出。劇本的情節結構—般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時在第一幕之前還有序幕,在最后還有尾聲。對話一般是規范化的文學語言,通俗易懂,便于觀眾接受,主要反映生活。話劇表演的特點就是動作和聲音的夸張,像劇場舞臺表演,人物說話的特點則是像在講演或朗誦。同時,人物的性格在戲劇沖突中得到充分的揭示,一般成為引導觀眾感情投入的重要窗口。
2.多場次和無場次話劇的比較多場次話劇是指圍繞人物的發展為中心,通過對作品內容的細化處理,用多個場次的表演將人物背景、故事等循序漸進的表現出來。往往每個場次之間的銜接都十分緊密,如《關漢卿》《棋盤嶺傳》等,場次的銜接上不但服務于藝術形象的塑造,還要服從于劇作的主旨和創作背景。無場次跟多場次話劇相比起來既沒有黑幕打斷,也沒有場次的變化沖擊,這就要求無場次話劇必須加強連貫性,增強故事的連續性。如《圈》《空港故事》等。無場次話劇其實是適應小劇場的出現而出現的,利用聲效、燈光等舞臺效果進行劇情之間的間斷和聯系。而這種簡潔明快的形式更加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傳統話劇有其固有的優勢固然明顯,如《雷雨》《茶館》等。但是單一的形式和緩慢的節奏往往不能迅速展現時事的要求。無場次話劇在節奏、信息量上的優勢十分突出,特別是形式上的天馬行空,藝術張力得到巨大擴展,能夠迅速把握市場的心跳、脈搏,體現了藝術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本質。
3.突然進入
3.1感官上的突然進入觀眾是相對靜止的,而舞臺卻要是活的。通過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藝術處理的要求,達到整個場景氣氛的烘托和人物刻畫的和諧統一,是舞臺工作的核心內容。光線的明暗、音樂的停頓和響起、人物臺詞的突然出現這些都對觀眾的感官產生刺激,迅速吸引他們的眼球和耳朵。多場次話劇相比無場次話劇對場景變換方面的要求更高,而無場次話劇對人物心理和神態的變化方面要求更高。
3.2劇本內容的突然進入黑格爾說:“因為沖突一般需要解決作為對立面斗爭的結果,所以充滿沖突的情境特別適宜于作劇藝的對象。”所以利用性格之間撞擊的人物和事件,構成戲劇沖突的一個個爆發點正是劇本內容進入的良好時機。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別是世界觀對立的人物,各自按自己一致和愿望頑強地行動著,勢必會發生沖突,而沖突的最終都是服務于審美價值。現代劇本對人文內涵、人生觀、價值觀的輸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又要服從于客觀事實、政治和輿論導向,這就需要對劇本核心內容的有的放矢,要在觀眾情緒被調動起來的時候“突然進入”。
3.3表演形式的突然進入傳統話劇的表演形式無非是演員表演劇情,觀眾從各個角度欣賞,通過大量的舞臺對話展現劇情、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的。其中有人物獨白,有少量的觀眾對話,在特定的時、空內完成戲劇內容。實際上,歌劇和話劇在藝術表現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完全可以把歌劇的表演形式穿插進來,通過音樂和舞蹈進一步突出主題。甚至可以設置不同的結局讓觀眾臨場選擇,實現人性化的互動。一旦這些新形式突然出現,往往會第一時間在觀眾心里產生新鮮感,讓觀眾主動靠近話劇藝術的發展空間。
4突然跳出
4.1情感上的突然跳出話劇的劇情要發展,必然有過程,針對觀眾看戲時情緒需要得到伸展的心理特點,編劇或導演對劇情作懸而未決和結局難料的安排,以引起觀眾急欲知其結果的迫切期待心理。這種實際上就是情感上的突然跳出,通過旁白引讀,設置懸念使情節引人入勝,不斷增強觀眾的觀賞欲望。戲劇懸念源自心理學中人們由持續性的疑慮不安而產生的期待心理。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賣關子”,觀眾的情感流動就像江河的水一樣平緩,若突然跳出在江河之上設置一道閘門,那么觀眾在后面的情節中得到結果后投入的感情更為強烈。
4.2時空上的突然跳出現代話劇中往往根據人物的夢境、幻覺、遐想、回憶等心理活動來組織舞臺時間和空間,把過去、現在、未來相互穿插、交織起來。追求主觀真實的現代派戲劇常采用這種結構方式。它主要導源于“意識流”。如A.米勒的《推銷員之死》,貫串始終的是威利的心理沖突和潛意識活動,作者通過威利的神思恍惚、自言自語,在下意識中聽到笛聲、笑聲,把舞臺時空自然地過渡、閃回至以往,又通過第三者的打斷,使之回到現實,以此形象地展現人物一生的悲劇命運。時空交錯的結構方法,突破了傳統戲劇按客觀時序反映生活的局限,通過多層次、多變化的時空組織,表現人物隱秘復雜的內心生活。但由于人的意識活動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跳躍性,使用不當,也會形成情節結構上的凌亂、模糊。
參考文獻:
1.《中國近現代話劇圖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2、二十年代中國戲劇整體觀.丁羅男.文匯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國當代戲劇史綱.王新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
4、中國話劇名著選讀.丁羅男主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
- 上一篇:政府行政審批改革工作會講話
- 下一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