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藝術表現論文
時間:2022-08-14 05:51:00
導語:歌曲藝術表現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與人交談,要給對方的不是“字”,而是“情”;演唱者要給觀眾的不是“歌詞”而是“感情”。美妙動人的歌聲來自情真意切的情感表達。
引言
高爾基曾在論文學藝術創作時說過:“重要的不在于你說的是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說。”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歌曲的藝術創作。當我們拿到一首聲樂作品時,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熟悉作品,而這首作品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死的東西.它必須通過歌唱者的演唱才能使聽眾充分體會和感受,有的演唱者能做到聲情并茂并通過美妙的聲音把歌曲的思想內容表達得淋漓盡致:而有的呢,雖然他的聲音也很美妙,但他只是照本宣科。一字一音的完成譜面上的東西,沒有賦予作品情感色彩,以至于演唱時神情呆板,手足無措、毫無熱情:有的甚至矯揉造作。失去了歌唱的意義。雖然我們在唱歌時,毫無疑問對聲音的發聲方法和技巧是要有一定要求的,但更重要的是對情感的表達。德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漢姆波爾說過:“如果有人問我歌唱藝術的含義是什么?我不會從聲音技巧的角度去說明。我要說的乃是感動聽眾的才能。如果歌唱者僅僅是指聲音唱出來,那么充其量只不過是一位技工匠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感情表達的重要性。因此歌唱者只有從各方面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音樂素質。很合理的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三度創作、四度創作……。這樣你的歌聲才能真正打動和感染聽眾。本論文就試著從下面幾個方面淺談如何提高歌曲的藝術表現及其處理的基本方法。
1、歌曲內涵的理解
內涵是指作品的內在含義,即這首歌曲所要想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理解作品的內涵是演唱歌曲的基礎。歌曲是作曲家的藝術結晶,其中滲透著他們的心血、意圖和感情。由于作曲家作品的特殊性,他不可能像畫家、雕塑家和文學家那樣可直接就和觀眾見面,而且一目了然,而音樂作品必須通過表演者的再創作,把紙面上的音符變成美妙的聲音,讓歌唱者真實、樸素、美好的歌唱向聽眾傳達歌曲的思想感情,所以當我們拿到一首歌曲時必須首先對歌曲作者的生平、時代背景、創作特點、風格流派、以及有關地區的民俗、民情有所了解,才能很好的掌握作品?!叭绻麑Υ艘粺o所知。或知之甚微。這就無法理解作品,更達不到藝術表現的境界,只能是唱音符,唱一個一個的字音,就不可能把自己從事的表演專業發展到更高的水平。”這是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喻宜宣教授說過的一句話。聲樂家沈湘教授也告誡我們:“不要把時間單放在發聲練習上,要知道提高了綜合修養,聲音上也會提高,如果有了認識,即使走彎路也不會太遠?!币皇赘杌蜷L或短,都是凝聚著作曲家和作詞家強烈的感情,這就需要我們歌唱者認真去發掘和領會。
例如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聶耳和田漢合作的歌曲《梅娘曲》,它創作于1934年,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期間,是民族存亡的危急年代,這首歌曲是話劇《回春之曲》中的插曲。它表現了僑居南洋的青年高維漢因民族危亡回國參加抗日戰爭,但不幸負傷,失去了記憶力。他的戀人梅娘聞訊回國探望。想用歌聲喚起情人的記憶,歌詞深情、細膩。旋律如泣如訴。歌詞的旋律都是從碎人心肺的呼喚:“哥哥,你別忘了我呀”和柔情似水的“我是你親愛的梅娘”開始。感情真摯、委碗、親切。歌曲的第一段:回憶在南洋時富有浪漫氣息的愛情生活的甜蜜,為此演唱時既要表現出美好回憶的語氣,又要體現出呼喚親人的深情,音樂在舒緩的中速進行中展開豐富的內心想像,在深入規定情景中去抒情達意。歌曲的第二段:敘述他們參加抗戰的愛國熱忱和犧牲精神。音樂也增添了因梅娘不能同去的別離時的惆悵和憂郁之情。歌曲的第三段,描寫情人傷重已不認識梅娘的痛苦心情。歌曲中連續的強拍休止及三連音的運用,似抽泣、如嗚咽。催人淚下,感人至深。演唱時同樣要注意體現梅娘在規定情景中的處境,當深情呼喚無望時:“但是……但是你已經不認得我了,……”那種不可抑制的內心痛苦之情??傊瑢ψ髌返睦斫庠缴?,感受越深,在演唱時的表達則越純真。越完美。
2、歌曲意境的想像
歌曲的意境想像,就是要盡量去啟發音樂的想像力。歌唱者應將歌曲的內容和音樂形象,變成自己頭腦中的一幅幅活動的畫面。就好像電影演員和戲劇演員進入角色一樣身臨其境。要盡可能將自己融入角色的感情、環境之中,這就是一個好的演唱為什么能演什么像什么的原因。例如:尚德義作曲的《七月的草原》這首歌,歌曲的前奏一開始就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一片廣闊、美麗的大草原上,陣陣微風撲面徐來,地面上綠浪滾滾,此時仿佛聞到了一陣陣青草的清香:綠色海洋上:蜜蜂采花、蝴蝶起舞、氈房像銀星、羊群像云朵。賽馬的小伙子和姑娘們多彩的服飾,一切是那么的美!此作品具有鮮明的新疆維吾爾民族舞蹈音樂,它能烘托出人們載歌載舞的歡騰情緒,演唱者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熱烈、歡快的歌舞場面之中。又如在演唱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中的插曲《黃河怨》時,眼前又會出現一個被敵人蹂躪的婦女,獨自站在黃河岸邊,哭訴自己內心的仇恨和痛苦,凄涼又悲憤……這樣一幅畫面。只有這樣動其真情才能用自己的歌聲感動聽眾。“因而歌唱者解釋音樂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種生活的積累,這種積累越多,越豐富,靈感也越活躍、越豐富。因此,作為歌者。應隨時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傾聽各種生活的畫面和聲音,去感受生活,從而增強我們對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進而深刻的理解和表達作品的內涵?!?/p>
3、音色的運用
當我們在演唱一首歌時。除了要明確思想感情外,還要考慮運用什么樣的聲音音色才能符合作品情感表達的要求.才能更生動形象的塑造各式各樣的音樂形象。比如說演唱進行曲時要選用雄壯鏗鏘的聲音。演唱圓舞曲時應用明亮華麗的音色,而演唱搖籃曲時則需要柔和甜美的聲音等等??傊覀円朴谡{整出自己不同的音色,力求符合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緒?!澳憧梢园崖曇粼O計為‘輕柔的紗布在微風中飄渺’、‘樹葉輕輕落下’這樣的聲音控制上,又如唱一首柔美而又輕巧的歌曲時,可把聲音比喻為‘透明的露珠’、‘春夜的雨滴’等等?!币话銇碚f,抒發強烈感情的需要柔美圓潤、連貫自然的聲音:表現歡快高興情緒的需要明亮有光彩的聲音:演唱氣勢宏偉或抒發強烈愛國情緒的要洪亮、高亢的聲音。例如歌曲《斑竹淚》共有四個樂段。每一個樂段都有每個樂段不同的內容和情緒,所以我們就必須去很好的對自己的音色進行調整以符合每個樂段的不同情感色彩。第一段描寫古舜帝和妃子一起游山玩水,所以要用圓潤甜美且連貫自然的音色去唱出他們相依相偎、相親相愛的情形:第二段是回憶他們倆在一起互相追逐打鬧非常盡興的一段,所以明亮、輕快、活潑、跳躍的音色特點比較符合:到了第三段整個的情緒與前兩段形成巨大的反差。在這里要運用陰暗、空洞甚至是抽泣、哽咽的音色去表現妃子在皇帝突然駕崩后悲痛欲絕、哭天搶地的情形:到了第四段。演唱者就必須跳出前面第一人稱的情緒,以第三人稱來評判這一場愛情,聲音音色應該是高亢、亮麗且稍微堅定的語氣特點,烘托出這場愛情悲劇的凄涼和洪烈。
4、“漸”字的妙用
前面談到在進行歌曲的藝術表現時,如何去表達豐富的歌曲內涵,以及怎樣用不同的音色去表達不同的情感,那么如何使感情的發展升華,或是不同的片段與片段之間的銜接更趨于自然完美呢?這就必須做好一個字——“漸”,即音符上面的“漸快”、“漸慢”、“漸強”、“漸弱”等這些常見的力度符號或文字。它們在表達豐富歌曲情感和細微的感情變化時,使其更細膩,在不同情感交替轉換時,使其更統一也更完美。
如《唱支山歌給黨聽》是一首具有很強藝術感染力的抒情歌曲。作者在歌曲的第三樂段中運用了大量的漸強、漸弱去再現第一樂段的主題,我們在演唱時如能充分地發揮這些漸強、漸弱的表現力,就能使歌曲的旋律更加舒展、起伏,情緒更加高昂、激動,從而表達出主人公對黨深厚真摯的感激之情。
又如《歲月悠悠》中最后的結束句“舊情不堪重回首”中最后一個“首”字,演唱時這個拖音一定要盡量融合在尾奏的旋律中并逐漸弱下去直至消失,并且眼神也表現出很迷茫的樣子慢慢飄向遠處,仿佛歲月在追憶中悠悠地遠去……
總之,要做這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幾年如一日的練習,其中還涉及到對聲音技能、技巧的要求,才能與情感融合在一起,更能完整的去表達歌曲的意境。
5、各種對比手法的關系
5.1快、慢關系
當我們唱比較快速、活潑的曲子時,內心應有穩定感。強調旋律的流暢和連貫,不能因為這首歌快就一拍緊似一拍的往前趕,這樣就顯得緊張和慌亂。以至于失去了旋律的美感。越是快的歌曲,越應以句子為小單位,在交代清楚每一樂句的思想前提下。把它一氣呵成,以完整、優美的線條表達出歌曲的感情。例《姑娘生來愛唱歌》這首歌速度為“快板”,其中“噻啰噻啰”的歌詞比較多且非常快,這就要氣息跟情緒的穩定和“落”,再帶上姑娘們愛唱歌和會唱歌的那種比較活潑、火辣、且自豪、外向的小姑娘情緒,歌曲情緒就能很好的表現出來。
同樣的,唱慢曲子時也不能因為它速度慢而一拍拖著一拍唱。顯得沉重而無表現力。例《歲月悠悠》是一首慢板的歌,在演唱時應帶上回憶故友、追憶情誼的情感加上旋律線條的流動感向前推進,以飽滿的熱情融入到歌曲旋律中去,情感越深,就越有韻味,且不顯得拖沓。
5.2強、弱關系
我們在《基本樂理》中就學到過各種拍子的強弱規律,因此在歌唱時只有做到強弱分明。才能使曲子具有一定的律動感,但是我們在實踐中時,總是唱得強有余而弱不足,有的甚至是把強弱給唱顛倒了。如《大森林的早晨》中歌曲開頭的前兩個字是從弱拍起的,而多數人都沒有太在意,只認為開頭就是要唱成強蝗,這樣的話就破壞了歌曲的強弱規律。當然。強音也不是從頭到尾都一樣強的,例如:唱一個延音的強音時,它都有一個由弱到強,或由強到弱的過程,因為在唱的過程中得有一個感情情緒由內而外的深情鋪墊,這樣唱出來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強音需要弱音的鋪墊,弱音也需要強音的襯托。就好像生活中矮的能顯出高的,胖的能襯出瘦的,紅花需要綠葉的襯托。
5.3高亢與低回
我們在演唱一首歌曲時,它們的線條(包括旋律線條和情感線條)都是高低起伏、連綿不斷的。所以。我們要根據歌曲情緒的變化使樂段(樂句)與樂段(樂句)之間的情緒變化得到充分對比而更有感染力。試想。我們在唱一首歌,從頭開始就覺得他唱得很亢奮,恐怕一首歌唱下來,唱者氣喘息息而聽者索然無味。只有做到適當的對比,才能對歌曲進行完美的表現。
綜上所述的各種方式方法,雖然它們的表現手法都各不相同,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更完美的去進行歌曲的藝術表現和思想感情的表達,但是它們絕不能截然分割的,各種手法始終是相輔相成的。只不過是不同的歌曲在處理手法的側重點不同而已。所以我們在演唱任何歌曲時,都應該各個方面都考慮到,很好的把它們融合在一起去處理好每一首曲子、每一首歌曲,淋漓盡致地表達出歌曲的思想感情,去打動每一個聽你歌的人,那么你便成功了。
- 上一篇:音樂表演特殊性分析論文
- 下一篇:口語交際課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