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自身音樂素質培養論文
時間:2022-08-24 11:43:00
導語:歌手自身音樂素質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素質和文化素質是音樂人才所必需具備的基本素質,直接表現在他們所從事的藝術活動中。較高的藝術表現需要較高的音樂素質和文化素質做鋪墊。所以,專業音樂人才要不斷長期地鉆研和進取,才能保證音樂藝術實踐活動的高質量與高標準。
關鍵詞:音樂素質文化素質音樂教育長期性
觀看2008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整體感覺很好,很多歌手對于音樂作品的表現都不錯,唱出了自己的水平。大多數歌手在文化素質和視唱練耳的測試中表現也都很好。然而還有一些歌手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音樂素養中的視唱部分,出現了讀譜速度太慢,音與節奏不夠準確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有的歌手的基本音樂素質并未達到應有的水平。然而,快速的視唱能力、聽辨模唱能力是專業歌手必備的基本音樂素質,沒有這一扎實的基本功,如何大量地瀏覽和演唱音樂作品并完美再現音樂?雖然音樂院校為他們提供了完整的音樂素質教育課程訓練,但還不夠。音樂素質的培養和提高要靠長期的積累與修煉,只有這樣,才能在表演中游刃有余。筆者只是就此問題談談音樂教育中音樂素質與修養的培養對于音樂人才的音樂藝術實踐的影響。
一、學校音樂教育為音樂素質培養奠定扎實的基礎
培養高素質音樂專業人才是專業音樂教育教學的目標。從我國現有的專業音樂教育與教學大綱來看,音樂素質教育體現在音樂理論與音樂專業表演技能的結合及對音樂的理解和完美再現等方面。除了專業課的學習外,音樂高等教育還設置了相關的音樂基礎課,如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和聲、作品分析、音樂史等,為音樂人才培養提供科學、嚴格、規范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在教給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技巧,并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
筆者認為,我國幾十年的音樂教育教學實踐,各專業音樂院校的基礎音樂教育是相對合理完善的,是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與現代教學技術的應用而協調發展的,并能夠提供系統的高質量的音樂素質教育。音樂教育強調在學習中,學、用結合,練習與演出結合,音樂理論與實踐結合。只有這樣,培養出的音樂人才才能活躍在音樂創作與音樂表演的舞臺上。然而,學校的教育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有限的知識。學校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遠不能滿足學生日后工作的需要。在今天這個信息社會,學生必須要具備自學的能力與不斷進取的求知欲,不斷地充實知識結構,開拓視野,才能適應迅速變化所提出的新要求。學生不可能在學校里學到未來專業上所需的每一種知識和技能,要想提高能力,就一定要有終身學習和不斷進取的精神。音樂表演專業更是如此。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瀏覽大量的音樂作品需要能力和時間,同時,因為音樂藝術性和技術性要求極高,每個音樂人必須要不間斷、長久地進行音樂素質與技能的練習才能保持最佳的表演狀態。只有優秀的藝術家才能以爐火純青的技巧透徹地詮釋和再現音樂。這主要體現在對音樂風格的整體把握及對音準節奏等基本音樂要素的把握上。二、重視自身音樂素質的培養與提高
專業音樂人才自身要具備良好的音樂素質與修養,只有不斷長期地鉆研和進取才能保證音樂藝術實踐活動的高質量與高標準。重視自身音樂素質的培養與提高,體現在藝術實踐活動的方方面面,甚至具體到每一個音符,一旦忽視了就會出問題。專業歌手大賽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些選手在音樂素養視唱與模唱的測試中出現錯誤,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能力和修養的問題。由于他們平時忽視了基本功的練習,對自身素質培養的必要性重視不夠,平時練習功夫不到,對音樂技能的訓練要求不嚴格、不扎實,才導致音準與節奏不正確。他們往往沒有認識到音樂的基本功與音樂表現之間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認識到培養提高音樂文化修養的長期性必要性,所以,平時只注重把自己的幾首歌曲唱得完整,而對于視唱新作品或歌曲缺乏必要的快速與準確識別音準的視唱能力。這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歌手從學校畢業后,由于放松了對音樂能力的培養和音樂修養的提高,所以導致他們在比賽時,在讀譜視唱聽辨測試中出現一系列問題。這種情況提醒我們,無論是在學校學習的學生還是已畢業的學生,只要在從事音樂的表演,就要重視對視唱練耳課程及其他專業基礎課的繼續學習,要認識到音樂基本素質提高是長期的任務。高超的音樂技能是需要長期、嚴格、認真、科學的訓練。只有重視音樂素質這一基本功訓練,才能保證正確快速地讀譜,以自己敏銳的內心聽覺及時糾錯。這樣,在練習和藝術實踐中才會少出或不出現問題,保證音樂作品的完整再現。
三、對專業歌手應有較高的音樂素質要求
為了體現高雅音樂藝術的魅力,對專業歌唱比賽提出高標準是十分必要的。參賽歌手只有具備較高超專業技巧、較深厚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才能較完美地表現音樂作品,才能把聲樂歌唱藝術提到一個嶄新的高度。真正的專業比賽應該是高水平、高質量的競爭。
筆者作為音樂基礎課教師認為,在國家級高水平的專業歌唱比賽中應對專業歌手提高視唱部分的讀譜要求。專業音樂人才應該用五線譜讀譜,采用固定調唱名法,不允許用首調唱名法(民族唱法如果是專業院校畢業也應加進五線譜的讀譜);然后是要具有對音高與節奏的準確性的敏銳分辨能力;再次是對調式的正確分析理解;最后是樂曲的風格的整體把握。同時,要與文化素質相結合,加深對音樂作品內涵的理解。文化、氣質、修養、能力會直接影響表演者對參賽作品的完成質量。通過素養測試,能激勵選手音樂綜合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的良性循環,才能夠使歌手們脫穎而出,推動歌唱表演藝術健康發展。
總之,學校的音樂教育是為喜歡音樂的人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和成才的可能,而學習與成才還要靠歌手長期不斷的努力。只有歌手重視并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與文化修養,培養自己自覺地學習各門知識的好習慣,才能以自己純熟的音樂技巧、準確的音樂風格與最佳的二度音樂創作詮釋音樂藝術,才能真正成為高水平的歌唱家。
- 上一篇:規劃局領導班子述職述廉
- 下一篇:漢斯立克音樂情感表現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