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觀含義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2 05:12:00
導語:審美觀含義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美觀是一個人用什么樣的審美觀點、抱什么樣的審美態度和運用什么樣的審美方法對自然景觀、社會生活、文學藝術和人生進行審美活動的總稱,是一個人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的集中表現。
審美觀是一個哲學概念。所謂審美,指的是主體人對客觀事物的審美意識,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審美情感、認識和能力的總和。它包括審美感受、審美趣味、審美觀念、審美能力和審美理想等范疇。人體美的審美標準是復雜的,它既有統一性,又有多樣性,不存在永恒的、絕對不變的標準。
從醫學角度來看,評判人體美也要達到健康與美的和諧統一。健康是容貌美的基礎:人體生理功能健全和機體健康是容貌美的基礎,任何一種美都離不開審美對象本身所具有的正常規律,人體美也不例外。如果人體生理功能有問題,會直接影響到容貌的審美,并有可能形成容貌的生理缺陷,而容貌的生理缺陷又會引發心理問題,進而影響人體美感。
人體比例要符合形式美的規律和社會普遍審美要求:人體美是社會美和自然美的和諧統一。自然美一般側重于形式,而人體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式,它遵循形式美的一般規律,同時,人體的審美也要符合社會普遍的審美要求。
整體和局部相結合原則:在人體健康狀態和審美評價過程中都應遵循整體與局部并重的原則,既重視局部美化,也不可忽視整體的審美和健康。整體美和局部美相結合是實施美容操作不可忽視的原則。
審美共性與審美個性相結合原則:人體審美的共性要求是在美容技術實施中遵循人們普遍接受的人體形式美的基本法則,一般的人體形式美表現為左右對稱、比例均衡、線條流暢、體形均勻,動作協調。由于年齡、性別、氣質、種族與地理的差異,個性審美原則是各有個性、不相雷同。因此,任何審美都是審美共性和個性得到的統一,在醫學美容技術實施中既要反映人體審美的共性要求,又要突出人體美的個性特征。
審美標準要不斷發展:人體的審美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進步,人類對于自身的審美觀念也在不斷的發展,人體審美標準也不斷變化。一方面淘汰那些有害人體健康的審美標準,一方面又要對正確的審美標準進行調整和完善。
以真為美的具體內涵是重科學、尚真誠。
宇宙萬物,真的未必都美,但凡美必真。這是一條美的原理。任何虛假的東西都與美無緣。虛偽的愛情,猶如陽光下的肥皂泡,雖絢麗多彩,可惜轉瞬即逝;“口蜜腹劍”的人,雖貌似真誠,不過紙終歸包不住火。
以善為美的具體內涵是重教化、尚倫理。
無美不善與凡美必真相對應,這是又一條美的原理。人世間,一切惡的東西都無資格跨進美的圣殿,而且還在美的排斥之列。誠然,花花世界,無奇不有,貌美心善的人有之,貌美心惡的人亦有之。然而,披著羊皮的狼與毒蛇化成的美女,只能騙得世人憐愛于一時,豈能迷惑世人于長久。
以純樸為美的具體內涵是重本色、尚自然。
“人之初”和“物之初”,未經人為的原始狀態,就是人的本色、物的本色,質純形樸,淡雅高潔。莊子贊美這樣的本色,“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而眾美從之”。莊子以為能體現純樸的人,應尊為大千世界的“真人”。純樸是中華民族的一項重要傳統美德。
以真為美、以善為美和以純樸為美,三者完全協調一致,相得益彰。一切科學真理從來就是樸素無華,一切社會道德也從來就是樸素無華。熔真、善、純樸于一爐,化真、善、純樸于一體,晶瑩圣潔,熠熠生輝,此乃人間的至美。
這些就是我們所倡導的以真為美、以善為美和以純樸為美的審美觀。
- 上一篇:社區基層黨組織交流會發言稿
- 下一篇:中西美學異同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