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社會信任危機與當代中國

時間:2022-06-11 05:50:00

導語:小議社會信任危機與當代中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社會信任危機與當代中國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國家形成整體活力的能力卻沒有在社會生活中得到相應提高,作為重要社會資本的社會信任產生了危機。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通過一種比較公正的制度安排和社會保證裝置,減少和消除行為主體對自身安全和利益安全的顧及。

關鍵詞:社會信任個體國家管理

改革開放大大地解放了中華民族的各種潛力,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激活了中國社會細胞——人,由此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大發展,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必須看到,隨著個人智力的充分發揮,自由選擇空間的拓展,在經濟、社會生活中,國家管理和整合整體合力的能力卻沒有得到相應提高,尤其是作為制度化的整合能力沒有得到強化,出現了大量的無序性行為,其嚴重后果之一,就是社會信任普遍缺失。

一、社會信息化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本

社會信任或社會信用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本或社會資源,著眼的是它對于社會交往活動的作用?,F實的經驗告訴人們,相互信任是社會交流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條件,社會作為一定的人群共同體,其存在中需要一定的社會信任,這可以從兩個維度上來考察,第一是橫向的維度和平面的維度。社會總是由若干人構成的,若完全缺乏了社會信任或信任度太低,人們之間就難以順利交往,或處于“普遍的戰爭狀態”。一般說來,任何社會都存在著一定的信任,所區別只是信任范圍的大小和程度高低不同,即信任度不同而已。第二是縱向維度或者垂直的維度。由于社會分工,人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階層區分或等級差別;社會總需要一定的管理,管理權利也需要一定層次的結構,這就意味著要有一種等級式的社會秩序安排和權利安排。在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人們和政府之間,在社會管理的各個層次之間,也需要一定的信任作基礎,否則會造成管理成本的提高和社會秩序的紊亂。

二、當前中國的社會信任問題

有學者認為,中國已經出現嚴重的社會信任危機,包括商業信用危機、公共物品信譽危機、人際信任危機和價值信仰危機。更嚴重的是,中國各級黨政部門的官僚主義和腐敗,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失業問題、三農問題、嚴重的社會不平現象,使得人們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產生了一定的懷疑和不信任。能否將現在的社會信任情況判定為“危機”,確實可以有不同的標準和看法,但當前中國的社會信任度很低,恐怕是沒有什么疑問的。我認為,說中國目前已處于信任危機,可能還有點言過其實,但確實存在著暴發危機的真實可能性。應該看到,普遍存在的社會不信任的情緒,已經在相關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社會的順利運行和發展,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訂立的合同有四億份左右,而合同履行率卻只有50%,我國企業每年由于不誠信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855億元,因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約1800億元,由于合同欺詐造成的直接損失達55億元,由于產品質量低和造假售假造成的各種損失至少達2000億元,由于三角債和現款交易增加的財務費用約為2000億元。

三、加強制度建設是重建社會信任的根本途徑

我們力圖通過誠信教育來解決社會信任問題,力圖把社會問題歸結為道德問題,或者說總是立足于倫理道德的角度來思考和解決社會問題,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思維方式和思路,但歷史又證明,這種思路又是一種有效的思路。因為這種傳統思維方式的一個基本前提是認為社會由無數個人夠成,如果個人都提高了道德水平,都堅持了誠信原則和堅守信用,自然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信任問題。

信任問題說到底是一種對人際關系和社會預期的價值態度,是人們基于安全考慮而產生的心理和行為方式。無論信任還是不信任,都是與主體自身的安全需要,包括對利益安全的考慮聯系在一起的,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信任問題就不單純是一個道德問題,不單是一個人們是否誠信是否守信的問題,而是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社會交往的發展程度、社會制度的公正程度和健全程度、社會文化的基本價值導向相互關聯的綜合性問題。

當代中國正在實施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快速的擴大了人們的交往范圍,極大的提高了各種交易行為的頻率,個人自由選擇的空間擴大了,相應地責任和風險也加大了。

與我國社會的轉型相聯系,也要求社會信任必須從任何信任模式轉向“系統信任”模式,從基于對個體的誠信品格的信任轉向對制度保障的信任。

我國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的指標,就包括了人際關系方面的融洽和協調,社會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人們較高的社會安全感和較高的社會信任度。我們必須把提高社會信任度作為應付社會風險,減少交易成本,提高整個社會活動效率,努力促進小康社會實現的重要手段,也當作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目的,來認識這個問題的重要意義。我相信通過公正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貫徹依法治國實踐,充分發揮制度的規范效應和倫理效應,再輔之以合理的道德教育,重建我國的社會信任,大幅度地提高社會信任度,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