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解美術課的精彩
時間:2022-07-14 06:30:00
導語:詮解美術課的精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因為初中美術科目不參加統考,有人認為初中美術課上得好不好并不重要。本文筆者認為初中美術課不但要重視,而且還應上得有精有彩,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關鍵詞:美術課精彩激發興趣
有人說初中美術科不統考,上起來應該是很輕松、很容易的一件事。他們認為上美術課是一種重復的機械運動:上課出示示范作品,學生照蘆畫瓢,教師就在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就沒事可做了,也沒話可說了。美術教師用不著思考教法,用不著擔心教學質量。這些都是片面的說法。筆者認為上好初中美術課,讓每一堂上得有精有彩才是我們的目標。那么,如何入手呢?
一、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要想上好美術課,必須激發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筆者通過讓學生參觀美展,賞析美術作品,講美術家的故事,一起尋找生活中的美之所在等,來激發學生熱愛美術,使學生愿意學、快樂地學。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有了創作的欲望,就有了成功的前提。
1.情境表演,提升興趣。初中生好動,課堂上適當的動一動能讓他們的注意力保持得更持久、穩定。比如在講《我喜歡的卡通形象》時,我讓學生表演他喜歡的一個卡通形象,并且可以輔助一些對此形象的簡單描述,然后讓其他同學猜是什么形象。因為學生都有表演的一個最突出的動作、一個最明顯的表情,或是描述的一個最大的特征,所以不用老師講大家就能很快地領悟到卡通的特點是什么。這樣一來,學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解決了這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中分析卡通特征的這部分教學內容。
2.運用競賽,激發興趣。根據初中生好奇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這一特點。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比如我在上《傳統紋樣》時,采用了分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四個組為四隊,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由各隊的其中一位同學到講臺上用連線的方式,找出每一幅傳統紋樣的含義,假如不會的話還可以請求他的“親友團”來幫助,看哪一隊連對最多。這樣一來,大家情緒高昂,都想爭第一,于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對中國傳統紋樣的興趣越來越濃。通過競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為接下來的傳統紋樣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美術欣賞課的教學
要提高美術課堂效率,不但需要做好精心的課前準備,而且準備之外還要選擇行之有效的美術教學方法。
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在講授的基礎上,輔于一定的操作,經過讀、記、看、想、動等多個環節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美術欣賞課通常會以講授為主,在初中教材中一年級的欣賞課就是以講授為主并加以一定的操作的這類型課程。在傳授美術知識的過程中利用圖片、幻燈等直觀教具,或介紹欣賞的各種圖片及大師作品,讓學生認識到這些藝術作品的價值。從國內到國外,從中國傳統的繪畫到國外西洋油畫等各種畫種都讓學生了解。在傳授的過程中,因勢利導,穿插故事以及學生活動,使美術課堂變得輕松。
三、繪畫技能課的教學
在傳授學生繪畫技能的時候,我往往會運用到直觀演示教學法。通過直觀的演示,可以讓學生看得仔細,看得明白,看得透徹一點。在演示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看學習繪畫的方法步驟。以中國畫《山水》為例,雖然學生在學習繪畫之前已經了解了相關的知識,如果讓學生馬上進行繪畫,就會弄巧成拙,就有可能會使課堂變得一團糟而無法控制。假如運用直觀演示法后,將會很好地控制課堂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先向學生講解山水畫的各種技法,山水的形態、特征、色彩等,然后出示實物照片,接著進行演示,把用色用墨在宣紙上畫山水的過程展示給學生看,在畫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在一幅畫中,秀麗的山水錯落有致,疏密合理,一步步地演示繪畫,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通過直觀演示法,學生能夠很快接受所傳授的新知識,能夠較為快速地掌握繪畫技能技巧和方法,而且也掌握的比較牢固,不容易遺忘。
四、引導學生實踐,培養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
在教學過程之中,經常會運用到實踐教學法。初中一、二年級中,許多的課程中就安排了紙的造型。對于紙的造型,它屬于手工的一種,而手工又是一個獨立的藝術形式。《賀卡》這一課,先簡單介紹有關折紙的方法和要求,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塑造一個立體賀卡的形象,可以是生日的、新年的、圣誕節的等等。學生在初步實踐中,運用掌握的折紙的方法,正確地表揚鼓勵學生通過想象來創作,解除學生對想象的約束力,放開心中的顧慮大膽地進行創作,塑造出了許多形態各異,非常有趣的作品,這些作品無不閃爍著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無以倫比的創造力。通過實踐法,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還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協調起來。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于美術教學
美術教學中應重視現代多媒體的運用,因為多媒體具有全方位,立體的教學功能,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聲、光、色、文字、動畫、場景、編程及因特網等優勢,調動起學生的聲覺、視覺、觸覺等各部器官,強化學生的認知過程和認知體驗。為此要努力開展創設豐富多彩的、人機互動的、學生自主選擇的、交互式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六、倡導“自由”,體驗成功
現代教學不單是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去獲得這些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采取了把“自由”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輕松環境中,學會學習,學會與人交往,學會和他人分享成功的快樂。
首先我們將言論的自由還給學生。做法是定期把學生的作業貼在畫室的墻上,讓學生進行自評或者互評。開始,有的學生還不適應,我們就引導他們如何去學會分析、評判一張畫,吸取他人畫中的優點,避免同樣的缺點。漸漸地,每個人的膽子都大起來了,教師只在他們說不下去或者有說的不正確的時候給以幫助。評畫的過程,培養了他們的語言概括能力和正確審視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在這種“自由”的言論氛圍中,在每一個小小的成功體驗中,學生們學會了學習,學會了與人相處。
教育是個培養人、塑造人的系統工程。美術課教學設計要注重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情操。教學過程要體現對“真、善、美”的追求,要在“教書育人”中發揮美術教育的特有功能和作用。
- 上一篇:透析美術欣賞教學研究
- 下一篇:技術負責競職演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