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藝術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關聯
時間:2022-02-13 04:41:00
導語:水墨藝術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關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1、藝術的民族性
藝術的民族性是一個即具象又抽象的概念。其具象性體現在民族藝術作品采用的是本土的傳統的創作手法及表現形式,如中國水墨畫、歐洲油畫、波斯及印度的細密畫等。這些具有民族性的藝術作品,通過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外在形式吸引著人們去欣賞并與之產生互動共鳴。民族藝術的抽象性體現在不論是以何種手法及形式創作的藝術作品,它都能表達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思想信仰和審美情趣等抽象的概念——這是需要穿透表象,剖析內在價值才能感受到的一種“風土人情”。
具有民族性的藝術作品,也許其外在形式容易被識別認知,但其蘊含的文化價值、精神情感、審美價值卻難以被解讀,也就是它不易于被外界滲入和欣賞。中國的水墨丹青一直被視作最具有民族性的藝術之一,它流動的特性與豐富的層次,喚醒了設計師追求渾然天成與自然相依的歸屬感。水墨既是一種畫作,更是一種民族精神,文化特質,情感的訴求方式;人們欣賞水墨的創作手法,卻不一定能欣賞它的意境之美。其包含的濃厚文化情感,是東方大國所獨有的禪意美學,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是具有民族性的藝術。
2、藝術的世界性
藝術的世界性融于民族性之中,卻又高于民族性。藝術的世界性產生是民族藝術的形式和內涵逐步被世界認可接受的過程。這個過程十分漫長而艱辛,首先某種民族藝術必須要自身強大,飽含民族傳統文化和精神內涵,可以成為民族的信物,國家的代言,然后在國人宣揚下走出去,慢慢的得到全世界的關注、欣賞、研究、尊重和運用。當外界可以真正理解它的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它的價值的時候,它的民族性就上升到了世界性的高度。
藝術的世界性就是民族性升華的一個過程,是對民族性的認知、理解、接納、尊重并運用的過程。中國水墨畫就是一門既有民族性又具世界性的藝術,它發源在中國,強盛在中國。經過一代代的優秀畫家、設計師(如齊白石,徐悲鴻,靳埭強等)的不斷努力,傳承和發展,現今它已經被世界欣賞、接受并運用——在多個藝術領域都可以見其身影,它成為了整個人類的藝術財產。
3、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辯證關系:
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來剖析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系,實際上就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是相互區別、相互聯系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統一。
藝術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相互區別卻又相互聯系,不能脫離而談其一。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藝術作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因為每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情感,發展歷程,審美特征,所以它自然而然產生了個性化的東西——這就是民族性。而共性是指個性之中的共性,及普遍性是包含在特殊性之中的,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也就是說,沒有藝術的民族性就不會有藝術的世界性,藝術的世界性是通過民族性進行傳達的,藝術的世界性是在民族性的基礎之上尋求的共性,只有在藝術的民族性上談藝術的世界性才具有意義,離開了民族性的世界性,是一種空洞,沒有內涵,沒有情感的世界性,它永遠只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沒有感染力,沒有生命力,不能被歷史所銘記,不能流傳下去,它終究會被人們所遺忘,被歷史所吞沒,這就等于沒有世界性,是對世界性錯誤的定義,是對世界性的桎梏。
水墨這一元素,作為中國最具有民族性特征的“器物”已經廣泛運用在世界藝術的方方面面。因為它的情感價值,文化內涵使得其成為了世界財富,以古老著稱的中國傳統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在國際時尚潮流中不斷彰顯迷人的魅力。如:MaxAzria山水畫禮服,結合水墨藝術與面料印染,結合東方的禪意美學和西方的裁剪創意,使得禮服蕩漾的無窮的詩情畫意;卡地亞在日內瓦高級鐘表展上向人們展示了它的精彩杰作,采用中國元素,熊貓及水墨竹子的腕表,呈現出一幅細膩精美的中國畫;AnandaKhalsa以中國水墨風格為主的精美配飾,是東西方藝術、傳統與時尚的完美結合。最傳統的也能最時尚,越具有民族性的藝術,才是越具有世界性的藝術,只有在世界藝術的舞臺,才越發能彰顯民族藝術的魅力。(圖1)
圖1山水畫禮服,熊貓腕表,AnandaKhalsa配飾
二、如何發展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當一件藝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即能反應一個民族獨特的思想情感,使他人感受到一種特有的情調,從外在形式到內在文化情感,都能被人們所欣賞、接受時,它便具有了世界性。但是只有解決了怎樣才能永遠保持民族性的同時兼具世界性的問題,才能使其成為全人類的財富,我們更好的創作藝術作品,才能創作出更具有價值的藝術作品。
1、藝術的民族性如何發展
民族性中的人文情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最本質最靈魂的東西,這一點,我們應該繼承發揚;而那些外在的形式,創作的手法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我們要始終保持內在的基礎上,繼承民族固有的傳統形式,在傳統的基礎上立足現今,進行必要的篩選,摒棄,創新,使其更能“古為今用”。只有這樣,在不斷的繼承,創新中才能更加的符合現今的需要,才能使其得到發展,不會因為跟不上時代而遭到淘汰。
對待民族藝術,我們自身應該不斷的繼承,摒棄,創新。
作為中華文明集大成代表的水墨藝術有種靈性,充滿著詩意,充滿著智慧,既傳統又現代,到處為現代設計更添光輝。中國水墨正是通過一代代畫家,設計師的摒棄傳承,使其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飽滿,不斷自我完善,自我進步。如中國著名時裝設計師薄濤先生純正中國元素的“水墨乾坤”系列作品以國寶“畫魁”為魂,創造性地將水墨丹青請進了各類織物,把中國優秀古典文化與現代時尚巧妙融合,向世界演繹純正的中國元素。再如靳埭強先生的水墨設計作品,在繼承傳統水墨的基礎上,延伸其意與現代海報完美結合,彰顯水墨的禪意美學。只要水墨藝術的精神價值沒有變,那么她既可以是極簡的揮墨,也可以是繁復精致的工筆,既可以是寫實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另一方面,對于外來藝術應該持著敢于接受的態度,民族藝術應該在保留靈魂的基礎上,吸取其他藝術中有益的部分來豐富自己的藝術形式,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個過程把握的是一個度,不能過,如果過了,我們就喪失了自己的東西,喪失了民族性。如圖2所示,這組國畫作品是青年藝術家曾建勇的《大隊長》,它擺脫了傳統國畫的形式及題材的束縛,那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東西,在他的畫中可以一一為我們呈現,傳統的繪畫語言悄悄的在改變,他融入了西方繪畫的觀念,中西合并,激發了對水墨這種繪畫材料的玩味的同時,讓西方的繪畫形式來豐富了我們自己的藝術形式,使其更多元化,更國際化。
圖2曾建勇《大隊長》
如圖3所示,這組瓷器作品完美的結合了中國水墨畫精神和歐洲雕塑美學,使瓷器上形成了立體的花紋,卻不失中國畫的雅致及韻味,這是中西合并完美的詮釋,我們不僅要自身跟著時展,我們更需要放眼看世界。
圖3融合水墨藝術精神的瓷器
總之,只有自身不斷的發展的同時樂于接受外界好的藝術形式為我們自己所用,才能永保民族性不被淘汰,不會被歷史的長河所遺忘,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2、藝術的世界性如何發展
藝術的世界性本身是優秀的民族性的升華,沒有藝術的民族性就不會有藝術的世界性,藝術的世界性是通過民族性進行傳達的,藝術的世界性是在民族性的基礎之上尋求的共性,所以藝術的世界性的發展離不開民族性的發展,我們要從藝術的民族性中概括世界性,又要在世界性的要求下去完善原先的民族性,不能只看得到藝術的世界性而不再尋求民族性的進步,這樣就看不到其中的差別,就使得整個世界的藝術從內容到形式都會變得單一化,一般化,趨同化,如果只看重藝術的民族性而忽視世界性,這樣就看不到藝術的聯系,更不能了解世界的變化,這樣的民族性將會慢慢被歷史所遺棄,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把藝術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發展聯系起來,從民族性到世界性,從世界性再到民族性的循環往復中,才能使認識一步步的提高,使其一步步的完善,始終相得益彰。
三、結語
藝術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民族性的基礎上談世界性才有意義,在世界性的高度上說民族性才有價值。在看待民族性與世界性的問題上應該秉承聯系的觀點,我們要從藝術的民族性中尋求世界性,又要在世界性的要求下去挖掘民族性。只有這樣,世界藝術之林才會愈加蓬勃生輝。
- 上一篇:在奶牛業發展工作交流會的發言
- 下一篇:征地拆遷安置規范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