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玉龍壺美學意義

時間:2022-06-08 01:28:00

導語:雕塑玉龍壺美學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雕塑玉龍壺美學意義

雕塑是具有一定寓意的象征或象形的造型藝術,把雕塑、繪畫、雕刻、陶藝等藝術融合在一起展現的形式從2500年前就有了。早期的雕塑一般是在大型建筑上體現的.如山洞壁畫、宮廷建筑等。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日益精細.雕塑從大型廣場高聳的大型建筑伸展,進入室內小巧細雅的博古茶桌上.一躍走向了紫砂壺的造型創作,成為紫砂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變化不僅將其實用的范圍轉變到一個新的領域.而且豐富了當代雕塑藝術的語言,也為古老的紫砂藝術找到了一條文化發展的新道路。由于紫砂材料魅力獨特和傳統觀念的更新.現代紫砂藝術形式更加多樣化,因而也就產生了更加具有時代感和區別于其它陶制藝術品的特色紫砂雕塑。

在紫砂雕塑的創作過程中。制作工藝是非常重要的,無需翻制模具.完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雕刻技法和表現風格,充分展示著制作者在創作過程中面對材料和內容時所碰撞出的靈感與火花以及表達的思想、釋放的情緒和抒發的感情等。紫砂雕塑在經過火的洗禮和高溫的熔煉后.顯示出了古老、粗獷、濃重、豪放的力與美,透著直率與靈氣,耐人尋味。在紫砂壺的設計上需要勇于革新.敢于改變過去繁瑣守舊、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造就簡潔、明快、新穎的紫砂壺式。

以“玉龍壺”為例(見圖1).此壺最為顯眼的是以玉龍圓雕為形象而設計的壺鈕,龍體卷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龍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圓而起棱,眼尾細長上翹;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與內曲的軀體相合,造成一種飛騰的效果。壺鈕是以-d''''塊紫砂為材料,運用圓雕的手法做成。細部還運用了浮雕、淺浮雕的手法。龍身大部分光素無紋,整個龍體恰如一條即將出水的巨龍,正翻騰而起。氣勢雄渾。此壺鈕的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圓潤流利,生機勃勃。可以從各個角度看到玉龍雕塑的各個側面.感受藝術形象的整體感。玉龍以寓意和象征的手法。用強烈、鮮明、簡練的形象表現深刻的主題,生動、逼真、傳神,能給人以難忘的回味。中華民族一向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的起源同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時代的肇始緊密相關。

玉龍形象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帶有濃重的幻想色彩.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身上寄托了力量、希望和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同任何一種“神圣之物”一樣.龍的形象源于先民對于“圖騰”的崇拜古代人多把對自然界的畏懼和對美好生活的希冀用一種徽號或保護神來代表.黃帝的后裔就用龍作為標記。稱自己是“龍的傳人”.后世的帝王也借龍來神化自己.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越來越居于崇高的地位與“玉龍壺”壺鈕相呼應的是壺嘴的浮雕設計.用龍嘴胥出壺嘴。把隨圈勢,飄逸的飛把與壺嘴相應和,壺蓋恰到好處的上凸弧度.再加上壺身的圓正.使整體壺型飛揚而不失穩正,隱隱有飛龍的氣勢。壺身上簡約的腰線更賦予“玉龍壺”緊中有松的氣格.而腰線自然延伸到壺嘴.在簡約的氣質上平添了一股隨心而動、酣暢淋漓的味道。原礦底漕青泥的沉穩大氣與井欄式的壺身造型整體的氣勢融人在一起.形成了一把醇厚爾雅、貴氣橫溢的“玉龍壺”。

“玉龍壺”以圓雕玉龍的壺鈕奠定了此壺的藝術形象.又恰當地以壺嘴為載體.線條簡約而形象分明。與玉龍圓雕相比,龍嘴浮雕則是按照繪域原則來處理空間和形體關系的。但是,不同的手法形式所顯示的只是某種外表特征,在反映審美意象這一中心追求上.壺嘴采用的浮雕和壺鈕的圓雕是完全一致的。在設計“玉龍壺”時.尤其考慮到將圓雕與浮雕的處理手法加以成功的結合,又適當加入壺身腰線.使壺身圓而不臃腫,充分地表現壺器相互疊錯、起伏變化的復雜層次關系.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感.使賦予其情感表達的玉龍形象以莊重、沉穩、嚴肅、渾厚的效果和恢弘的氣勢載人人心,這不失成為了我在紫砂壺造型設計上一個小小的創舉。唐代詩人呂巖《化江南簡寂觀磨劍贈侯道士》里的詩句“欲整鋒盒芒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嗥”。正好表達了“玉龍壺”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