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師教學藝術研究

時間:2022-06-06 09:49:59

導語:體育教師教學藝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師教學藝術研究

摘要:在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藝術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向學生傳授體育專業知識,并提高專業技能,使師生之間的情感發生共振,給予學生一種美的享受,還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闡述了體育課堂教學藝術的定義以及如何提高體育教師教學藝術進行論述,對體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教學藝術;體育教師;提高

體育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既要遵循科學知識的邏輯性、系統性和教學中的各種規律、原則,又要注重表達方式的藝術性。體育教學是向學生系統傳播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思想和體育精神,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術和身體機能水平,以及認知水平和思想覺悟的教育過程,它是實施教學目標的組織形式和途徑。體育教學藝術的形成也就為體育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比如在排球運動中,由于有其自身的運動特點,屬于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的集體項目,因此,在排球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該項目的運動特點,運用合理的教學藝術,使學生不僅能掌握排球基本技術、基本戰術和基本技能,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塑造良好的競爭意識,使學生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手段,最終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1.體育教學藝術概念及本質

1.1體育教學藝術的概念。體育教學藝術,這一術語是教育學和教學論研究成果不斷向體育教學領域滲透而逐漸形成的產物。根據體育教學所表現的具有創造性的組織形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綜合的表現方式特點,體育教學藝術是指體育老師根據體育教學的規律和特有的藝術審美原則,按照一定體育學科基礎知識、技術技能特點,綜合運用一套特定的策略和技巧,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進行的創造性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1.2體育教學藝術的本質。體育教學藝術的本質,從它的概念可以看到,既包括了體育教學的規律、教學原則和審美原則,以及體育教學特有的美學內涵,它也包括了體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在特定的條件下取得理想效果而進行的體育教師獨具風格的、創造性的教學活動。換言之,體育教師為達到特定教學目標而進行的獨創性教學活動就是體育教學藝術的本質。

2.體育教師的教學藝術

2.1按照體育過程進行分類。2.1.1備課的藝術。一堂成功的體育課,備課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以系統、整體的觀點把握好教材內容與單元計劃或者教學計劃和目標之間的關系,科學地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其次,再進而考慮讓學生學什么的問題和實現怎樣水準的目標問題。要從體育知識、技術技能、運動負荷以及體育綜合素質和能力方面,科學地設計好它們的范圍和比例關系。比如,場地器材的設計和合理運用怎樣才能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采用什么樣的組織形式、方法和手段,保證教學的順利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實現。2.1.2體育課堂教學開端的藝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開始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狀態,讓每個學生都感到精神飽滿,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思想和注意力全要引入上課情境之中,這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影響非常重要。有時,教師的口令發出后學生行動遲緩,吵鬧聲混雜一團,這時老師就應該通過一定的教學藝術手段,控制類似問題的發生,比如用洪亮而有節奏的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或采用一些簡單的集中注意力的隊列練習等。另外教師的儀表和素質也都非常重要。2.1.3體育課堂教學組織的藝術。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課堂組織必須科學、合理,使整個體育教學有條不紊,各環節緊扣,銜接自然流暢,把學生引向學習的情境之中,使學生感到有趣,并且主動進入學習狀態。另外,對隊列隊形的變換形式、順序、方向等,都要進行合理的構思。在課堂練習中,教師應注意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轉換的交替規律和調節及控制好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這樣,整個課堂教學氣氛和節奏才能按預期的目標進行。2.1.4調節控制課堂教學節奏的藝術。體育課堂教學節奏是一個動靜相互交替的綜合性節奏,它的控制要注意運動負荷量與負荷強度之間的關系,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特點,靈活掌握、快慢錯落有致、易難合理搭配,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2.1.5課堂教學結束的藝術。體育課堂教學,既要有良好的開端藝術,也要有良好的結束藝術,這也是衡量體育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主要標志。如每節課教師都講究恰到好處的結尾,或歸納總結,強調重點;或留下懸念,引人遐想等等。這樣就能對學生的課余鍛煉起到激勵和鼓舞的作用,也能顯示出精湛高超的教學訓練水平。體育課結束的素質練習安排,也能體現出體育教師上課的水平高低,也能反映本節課亮點的重要環節。2.2按照體育教學內容表現方式進行分類。2.2.1體育教學講解的藝術。體育教學中的講解,是教師應用語言的形式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使學生了解排球運動技術動作的做法和教師的意圖,從而使學生對動作技術有初步的印象并上升為理性知識,為掌握教師所傳授的動作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2.2.2體育教學示范的藝術。體育教學中教的是動作,學生學的也是動作,有動作就有示范,這種藝術形式要求體育教師的動作示范準確、優美、熟練,讓學生體會到人體美的存在,同時要注意示范要有明確目的。首先要給學生建立動作形象、形成概念、引起興趣,示范按常規進行,其次要使學生清晰了解怎樣學的動作示范,使其了解動作結構、順序、要領、難點等。最后在糾正錯誤的動作示范時,注意著重突出要糾正的錯誤所在。2.2.3體育教學的語言藝術。體育教學語言起著講解、組織、教育的作用,它既有一般的教學語言特點,又有體育專業語言特點。因此,體育教學語言首先應符合一般教學語言表達的技能、技巧。如教師講解應注意速度、節奏、音調高低、音量變化及重音層次等;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運動技術的要領,講解時還應形象生動,運用恰當的比喻、對比、夸張等手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動作形象。在講解過程中,教師的情感表達起著重要的作用。本著熱愛學生、熱愛教育工作的精神,教師應精神飽滿、樂觀、耐心、熱情,語言動作要富有表情,以此感染學生的情緒,切不可把平時的不良情緒帶進課堂,甚至語言粗魯惡劣地對待學生。其次,體育教學語言必須符合其專業科學性。專業科學性具體表現在運用語言時應形象、簡潔、富有啟發性;重點難點突出,精講多練,要有針對性、選擇性.總之語言要具體、有趣味,做到科學藝術性。2.2.4場地器材的使用藝術與其他科目教學不同,場地器材的準備是上好體育課的物質保證。體育教師要在充分了解本校場地大小布局、器材多少的基礎上,再掌握本次課同時上課的班級,可供本版教學使用的場地器材,以便對場地器材進行統籌規劃,力求做到充分利用、合理布局、方便教學、保證安全、美觀衛生。

3.提高體育教師教學藝術的策略

3.1體育教師要有發展性思維。發展性思維要求體育教師進入教師行列的理想是服務社會、服務學生。發展性思維的根本是體育教師的教學出發點和歸宿都是促進社會進步,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學生發展的前提是教師的發展,教師對自身的認識要從“教書匠”轉變為體育教學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體育教師要認識到其教學識要從“教書匠”轉變為體育教學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體育教師要認識到其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復雜的活動。為了成為一個發展型的體育教師,他個人要不斷的研究,學會終身學習,做到“活到老,學到老”。3.2體育教師要確立體育教學藝術的形成自覺。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藝術形成自覺的確立,首先要對自身的體育教學藝術有充分的了解。與他人比較和自我反省是了解體育教師自身教學藝術水平主要手段?!耙匀藶殓R,可以明得失”,通過與他人比較,可以認識到自身與別人的差距,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不斷的學習他人刁一能不斷的使體育教師自我取得進步。體育教師要經常對自己的體育教學藝術進行反省。反省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在教學藝術理論的層面上系統的查找漏洞,其教學藝術理論水平便會提高。理論的揚棄指導實踐層面上的創新,體育教師就會不斷的超越自我。體育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開展與專家、與其他教師、與學生的合作。3.3體育教師要開展行動研究。《國際教育百科全書》把行動研究定義為由社會情景教育情景的參與者,為提高所從事的社會或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深對實踐活動及其依賴的背景的理解所進行的反思研究。行動研究是實踐理論化和理論實踐化的有效手段。實踐理論化的過程是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中的教學藝術進行比較、分析、提煉和總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的教學藝術理論得到豐富。體育教師學習了體育教學藝術理論之后,在教學實踐中嘗試性的運用、檢驗,這就是理論實踐化的過程,也是體育教學藝術的形成過程。同樣,專家學者與中小學教師合作進行“理論—實踐”研究,這種研究對專家學者而言也是理論的實踐化。體育教師只有經常性的開展行動研究,才能防止體育教學藝術的理論與實踐脫節,才能將體育教學藝術內化為自身素質。3.4體育教師要進行反思性教學。體育教師進行反思性教學,意味著體育教師應善于對實踐問題進行的理論思考,并且具備一定的實踐理性。體育教師是教學理論主體的同時也是教學實踐主體。體育教師培養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前提是充分擴大自己的教育視野,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體育教師在形成體育教學藝術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性反思意識和能力,應富有創造性的運用教學理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教育反思,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反思性教學是一種通過提高體育教師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體育教學藝術發展的途徑。3.5體育教師要參與教學觀摩與研討。體育教師共同參與培訓,互相學習的行為有助于營造體育教學藝術形成的良好氛圍。吸收、借鑒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藝術,對體育教師自身教學藝術的形成大有裨益。教學觀摩與研討是體育教師學習他人的重要途徑。觀摩過程中能接觸不同體育教師個性化特征明顯的體育教學藝術,是參與體育教學觀摩活動的重要原因。被觀摩的體育教師會得到鼓勵,集中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教學藝術與此同時,觀摩的體育教師會從學生的角度加深對體育教學藝術的認識。體育教師之間的研討,能產生濃厚的學術氛圍,他們在平等交流觀點的過程中會產生新的觀點。研討同樣會激勵體育教師不斷的學習教學理論,認真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使他們的體育教學藝術在合作中進步,在競爭中發展。

4.結論

4.1體育名師的教學藝術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完善的審美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體育教師的執教能力并提高教學質量。4.2體育名師的教學藝術可以分類如下:按照體育教學過程進行分類:備課的藝術、體育課堂教學開端的藝術、體育課堂教學組織的藝術、調節控制課堂教學節奏的藝術和課堂教學結束的藝術。按照體育教學內容表現方式進行分類:體育教學講解的藝術、體育教學示范的藝術、體育教學的語言藝術和場地器材的使用藝術。4.3體育教師要提高體育教學藝術,有5點要求:體育教師要有發展性思維,要確立體育教學藝術的形成自覺,要開展行動研究,要進行反思性教學和參與教學觀摩研討。

參考文獻:

[1]張學忠.學校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2.

[2]駱秉全.美與和諧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李如密.教學藝術論[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7.

[4]胡成志.淺析體育課的教學藝術[J].安徽體育科技,1998.

[5]張加軍.論體育教學藝術[J].安徽師范大學,2004(4).

[6]杜吉元.淺論如何提高體育教學藝術[J].科教文匯,2007,(11):92.

[7]馬鴻韜.體育藝術基本理論體系構建———“體育藝術”概念辨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5).

[8]陳敏.淺談體育教學藝術[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18(5):148-151.

[9]朱定遠.淺談體育教學中的教學藝術[J].當代體育科技,2015,26(5):66-67.

[10]馮彬.體育名師的教學藝術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2010(6).

作者:水亞軍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