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不授責激勵價值與操作藝術

時間:2022-11-08 10:09:50

導語:授權不授責激勵價值與操作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授權不授責激勵價值與操作藝術

【摘要】授權不授責這種特殊的授權形式,有利于形成上下同欲的良好氛圍,有利于激發下級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想使授權不授責取得成功,必須注意操作藝術:一是授當其事,二是授當其人,三是資當其需,四是言當其時。

【關鍵詞】領導者;授權;授責;激勵;藝術

領導者沒有三頭六臂,不能事事躬親,事務繁忙時往往分身乏術,所以就需要授權。就權責轉移的組合關系來看,授權有四種形式:授權亦授責,授權不授責,授責不授權,不授權不授責。不授權不授責是最放任的,因為領導者與下級之間沒有發生任何權責轉移關系,下級處于放任自流狀態。授權亦授責是最常見的,因為它符合管理學的權責一致原則,擁有一定的權力,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授責不授權是最糟糕的,因為它給下級造成心理壓力,束縛了下級的手腳。授權不授責是最特殊的,因為它不僅有悖于權責一致的基本原則,而且超越人們攬權推責的普遍心理。但這種特殊的授權形式,如能在特定條件下恰當使用,會產生超出預期的良好效果,值得認真研究。

一、授權不授責的成功實例

過去發生的由于授權不授責而獲得顯著效果的典型實例,可以證明這種特殊授權形式的驚人魅力。

一是孫權對周瑜的授權。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記載,赤壁大戰前,孫權沒有屈服于曹操八十萬大軍的壓力,下定決心聯劉抗曹。大都督周瑜夜見孫權,主動請求帶五萬精兵制服曹操。孫權對周瑜說:“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分析了周瑜與曹操作戰的兩種可能,并提出了相應對策:如果能夠戰勝曹操,就與他決戰;如果萬一失利,就撤回到我這里來。這是授予了周瑜“打”的權力,而不追究他“打敗”的責任。隨后,周瑜積極運兵用謀,取得了赤壁大戰的勝利。

二是對張國華的授權。金一南在《勝者思維》中講述,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還擊戰前,召見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問他:“聽說印度軍隊還有一些戰斗力,我們能不能打贏啊?”張國華自信地說:“能打贏,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能打贏。”卻說:“也許我們打不贏,那也沒有辦法,打不贏也不怨天不怨地,只怨我們自己沒有本事。最壞的結局無非印度軍隊侵占我們西藏。西藏是中國神圣的領土,世人皆知,天經地義,永遠不能改變的,總有一天我們會奪回來。”華身為西藏軍區司令員,與印軍交戰的任務自然落到了他的肩上。雖然張國華信心滿滿,但的分析更是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結果,印度軍隊非但沒有占我西藏,反而被我軍殲滅了三個旅,我們取得了自衛還擊戰的勝利。

三是華碩公司對許嘉的授權。梁宵在《中國經營報》上撰文說,2001年,許嘉頭戴華碩筆記本“兩年稱霸臺灣市場”的光環來主管內地市場,但一年多過去了,業績卻沒有任何增長,他心里有點慌張。時任華碩總部財務長的李祖堯找到他,對他說:“你做不好不是你的錯,而是Jonney(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錯。是他委派你過來的,所以你的能力他應該很清楚,如果你做得不好,是他作為一個管理者選派的錯誤;但是如果你做好的話,是因為你的努力、你的策略、你的實踐、你的認真,是你的功勞。所以穩贏不輸的事情,你擔心什么?”這種授權不授責的管理理念,讓許嘉釋放了壓力,放開了手腳,華碩中國內地業績實現了快速增長。

二、授權不授責的積極意義

授權不授責,無論是對領導者還是下級都有著積極意義。一是有利于形成上下同欲的良好氛圍。領導者授權不授責,如果任務失敗,需要面對兩大風險:第一,由于物質損失而被問責的風險;第二,由于用人不當而遭非議的風險。在風險面前敢于作為、敢于承擔,凸顯出領導者敢于為下級擔當的恢宏氣度。實踐證明,領導者敢于為下級擔當,可以有效增強凝聚力、提高決勝力。領導者越是敢于擔當,下級越是敢拼命去干。領導者鐵肩擔道義,不怕擔風險,肯為下級兜底,不讓下級背鍋,下級就會心存感激,義無反顧地為領導者擔當,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勇挑重擔,一往無前。這樣上下一心、互相負責,就會達到《孫子兵法》說的上下同欲的境界,最后取得令人滿意的勝利。二是有利于激發下級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領導者授權不授責,把權力交給下級,把責任留給自己,對下級而言,不僅意味著有了失誤甚至失敗,領導者會為自己扛著,自己可以放心大膽去干,而且意味著領導者對自己的充分信任和悉心愛護。這種愛護讓下級從心底感到溫暖,進而視領導者為依靠,從而涌泉相報。這三個方面的激勵能夠使下級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周瑜接受孫權之命,帶兵與曹操對峙,想出了黃蓋詐降、火燒赤壁的妙計,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張國華回到西藏軍區傳達的話,西藏軍區的同志們情緒高漲,說:“我們怎么能打輸呢?”中印自衛還擊戰總部的意見是圍殲印軍一個營,最后他們圍殲了印軍三個旅。許嘉在李祖堯找他談話后,業績很快翻番。可見,這種授權方式的激勵作用有多大。

三、授權不授責的操作藝術

授權不授責這種授權形式盡管效果顯著、作用突出,但它也有特定的適用條件,不能濫用或誤用。要想使授權不授責取得成功,必須注意具體的操作藝術。

一是授當其事,即授權應當針對特定的事項。這是授權不授責成功的前提。所謂特定事項,特在“三大”,即關系重大,能否妥善處理關乎單位或領導者的前途命運;風險極大,事項的不確定性很強,輸贏不定,結局難料;壓力巨大,事項的天平向壞的方向傾斜,給領導者以泰山壓頂之感。社會生活中的突發事件、重大事故、群體性事件等公共危機,需要舉全體之力才能應對,其結局如何連領導者自己心中也沒底。而領導者派下級前往處置,還要求下級負責到底,只能增加下級的壓力,抑制其積極性。這樣下級就會消極地“一切行動聽指揮”,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反正失敗了也是領導者指揮失誤造成的,與我無關。相比之下,解決重大危機事項,授權不授責是領導者聰明的選擇。當然也要注意,授權不授責的適用范圍不能隨意擴大,否則,一切責任都由領導者來承擔,就會造成下級無責一身輕,或濫用權力,或消極敷衍,最終導致管理混亂、任務失敗。

二是授當其人,即授權應當選擇合適的對象。這是授權不授責成功的關鍵。合適的授權對象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是有熱情,即對要完成的事項決心大,信心足,積極性高,只要一聲令下,愿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所以,孫權授權給主動請戰的周瑜十分合適,如果授權給主張投降的張昭就很不合適,因為張昭缺乏拼死盡力的熱情。其次是有能力,即知識水平高,專業素質強,能夠真正勝任被授權的事項。如果授權給能力不強的下級,超過下級的能力負荷,就會導致授權事項無法完成。馬謖立下軍令狀,強烈要求去守街亭。馬謖雖然熱情可嘉,但實戰能力不足,錯誤用兵,失守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時,方才想起先主劉備“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告誡,后悔不已,上表自貶三等。這就是因為授權者不了解下級能力,錯誤授權。

三是資當其需,即授權應當關注并滿足下級的需求。這是授權不授責成功的保障。這就是說,當下級完成事項需要支持和幫助時,領導者要及時給予全力支持和幫助。首先是方法指導。領導者不能把任務一布置,權力一交,告訴下級好自為之,就不管不問、萬事大吉了,畢竟最后的責任是由領導者自己來負的。當下級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出現迷茫、遇到難題時,領導者要及時指點迷津,提供解決辦法。其次是物質支援。領導者授權給下級后,要全力給下級配置資源,不能既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孫權對周瑜說的話堪稱經典:“五萬精兵一時難以集結,已挑選了三萬人。船只、糧草及武器裝備都已備齊。你和魯肅、程普率兵先行,我當繼續調集人馬,多運輜重、糧草,作為你的后援。”我們看到,孫權主動為周瑜提供人馬、糧草、武器裝備方面的強力支援,解除了周瑜的后顧之憂。

四是言當其時,即在合適的時間說出授權不授責的話。這是授權不授責講話應把握的時機。這個時機只能在事前,不能是事后。在授予下級任務時,就要言明,這樣可以使下級受到激勵,放下包袱,輕裝前進,利于目標任務的達成。如果事前不說,任務失敗后再說,雖然下級會對領導者為自己擔責充滿感激,但缺少事前說出所產生的激勵,就會錯過激發出下級高漲情緒的時機。為下級擔責,事前言明是發動機,事后再說就成了馬后炮。

參考文獻:

[1]司馬光.資治通鑒:第4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金一南.勝者思維[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126.

[3]梁宵.授權不授責[N].中國經營報,2012-10-29.

作者:湯玫英 單位:鄭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