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導入藝術專業課程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15 05:21:19

導語:邏輯思維導入藝術專業課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邏輯思維導入藝術專業課程教學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藝術專業學生論文寫作能力偏弱原因的基礎上,提出將邏輯思維導入《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中的路徑。要打破藝術專業學生對邏輯思維的慣性認知;邏輯知識的普及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邏輯思維的導入要運用多種形式傳導;邏輯思維的養成要在訓練中從量到質轉化。

【關鍵詞】藝術專業;論文寫作課程;邏輯思維;

導入路徑《論文寫作》課程是本科課程設置中必不可少的實踐教學環節,是與撰寫畢業論文緊密相關的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提升論文寫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藝術專業學生的《論文寫作》課程主要目標和任務是培養其準確表述藝術創作設計思路、文字化清晰地闡述創作設計作品。在藝術專業的學生群體中,創造性思維強而邏輯性思維弱是其重要的特征,由此造成其畢業論文的撰寫存在內容表述不清、文章結構混亂、因果關系錯誤等等問題。在中小學乃至高等教育中,邏輯教學的普遍缺席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得不到系統性的訓練和養成。[1]因此,在藝術專業《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中突出邏輯思維的導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際價值,從教育導向上來說,也是能力培養上的補償性教育。

一、藝術專業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現狀

藝術專業學生在常年的創作設計過程中形成的創造性思維較強,但在論文撰寫方面存在力不從心的狀況,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他們在準確的語言闡述、恰當的文章結構、科學的理論依據和方法等方面能力偏弱。突出的是科學客觀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難以滿足論文寫作過程中科學縝密的思路、論證和研究方法的要求。為何會出現這一現象?究其原因,從當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學校對于藝術專業學生比較注重在實踐培養環節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強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在科學領域或藝術研究環節,容易忽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邏輯思維能力。存在用藝術的手段取代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現象,使學生對正確地掌握藝術學理論,充分認識各門藝術普遍規律的理論體系,深入理解自身所學藝術專業或方向有所偏失,折射出藝術類學生專業實踐強于理論基礎的現象。

二、藝術專業《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中邏輯思維導入的重要性

在《論文寫作》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主要是介紹如何選題、如何搜集資料、論文的格式與結構、論文各部分的如何撰寫、語言規范等等內容。課程教學重在培養學生正確地運用科學的理論依據和方法,要求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要有縝密的邏輯思維把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運用到自身的研究、創作、設計中,并科學客觀地表述出來,成為具有學術理論水平和意義的學習研究成果。[2]不同于藝術創作對情緒、觀念、意境等內容的傳遞和抒發,論文是用來記錄科學研究過程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強調的是嚴密的論證推導,撰寫論文不能憑借藝術創作設計中主觀情感、主觀判斷去描述、評判、分析所研究內容或記錄創作過程,否則,就失去論文科學性、客觀性、學術性的價值。從對論文寫作的要求來看,無論是選題、分析資料和問題、闡述論點方法、論證推導、文字表述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邏輯思維去清晰地闡明從客觀整理分析資料、發現問題到如何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如果沒有縝密的邏輯思維貫穿始終,論文撰寫一則無法做到科學合理推導,二則文章思路難免跳躍雜亂,難以辨明,再則也容易使讀者不明所以,很難理解。因此,邏輯思維是藝術專業論文寫作必需的基本能力,且是衡量論文寫作能力的重要指標。在藝術專業《論文寫作》課程的教學中,注重邏輯思維的導入,有利于提升藝術類學生的論文寫作質量,也同時幫助學生形成達到滿足科學客觀觀察、判斷、分析和闡述研究內容或創作設計活動所需要的邏輯思維水平。

三、藝術專業《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中導入邏輯思維的路徑

1、打破藝術專業學生對邏輯思維的慣性認知藝術專業學生對于邏輯知識常常感覺很陌生,既是有所了解也常常認為是高深莫測的學問,可望而不可及。因此,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多采用案例式、啟發式的方法,案例教學要多采用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事例進行分析,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引導學生主動進入邏輯思維過程,使學生破除對邏輯思維的慣性認知,能夠認識到邏輯學既是一種科學,邏輯思維也是最普通、生活中自覺或不自覺都在使用的思維方式,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能力。[3]針對藝術專業學生,列舉分析的案例事例還應與專業相結合,多示舉藝術專業方面的例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在藝術專業領域,藝術的創造性思維與邏輯思維并不一定是截然對立、兩相沖突的。實際上無論是藝術專業的論文撰寫,還是藝術創作或設計都必然蘊含著邏輯思維的。

2、邏輯知識的普及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在課程教學中,要適當的把邏輯知識普及給學生,對邏輯思維有基本的認知,使學生正確知曉概念界定、符合判斷、演繹推理等邏輯知識。對邏輯知識的普及不應是灌輸式的,《論文寫作》課程畢竟不是《邏輯學》課程,教學的內容和目標還是有所區別的,如何使藝術專業學生理解并掌握邏輯知識,應采用有針對性的方法。對藝術專業學生普及邏輯知識,不能光靠講授,在教學安排上,還要將其與實踐結合,即科學合理地安排寫作任務,且要有具體要求,如從寫作規范、寫作主題、寫作結構等等方面設置。寫作任務可以靈活安排,如選題并擬論文題目、撰寫摘要、擬出論文提綱、搜集資料并總結文獻主要內容等等。[4]在教學中,通過寫作實踐把邏輯知識內含在任務中,然后通過點評講解每位學生的寫作作業,把邏輯知識傳導給學生,同時也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在寫作實踐和點評講解中得到一步步的導入和強化。

3、邏輯思維的導入要運用多種形式傳導在藝術專業《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中,邏輯思維的導入要多種形式結合,注重趣味性的授課方式。多種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幫助學生形成思維慣性。教學形式上,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設置問題也是在設置思維障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把邏輯思維方式融入到問題中;可以案例式教學,例舉優秀論文、比較案例論文,直觀地展現優秀的論文形式和內容,充分展現縝密邏輯思維;可以布置課堂或課后寫作任務,把課堂講授的邏輯知識和引導的邏輯思維引入到實踐環節,使學生學以致用,進一步加深邏輯思維;可以進行邏輯思維的課堂小測驗,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也同時引導學生意識到邏輯思維的具體表現。

4、邏輯思維的養成要在訓練中從量到質轉化思維的養成不光靠知識的傳授,更要著重于實踐,邏輯思維的養成要靠量的訓練引發質的轉變,藝術專業《論文寫作》課程的教學要有針對性地,把邏輯思維訓練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并從訓練量上入手,通過不斷的寫作任務、課堂測驗、問答環節等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以量的提升達成質的轉變。針對藝術專業的特點,要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案、設計教學內容,轉變教學內容中簡單的知識傳授灌輸模式,增加啟發式、問答式的講解,加入小測驗、案例分析等趣味性強的教學環節,結合理論開展寫作實操的實踐環節。總之,要變教學中說多于練、聽講多于思考為多練多寫、多思多想多動腦,使學生真正把邏輯思維入頭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或群體,要達到教學目標需要我們教師準確把握教育教學規律,深入分析教學對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案,所謂“因材施教”即是這個道理。在藝術專業《論文寫作》這門課程上,結合藝術專業學生創造性思維較強,思維活躍度較高的特點,針對性地采用啟發式、問答式、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通過測驗、訓練、案例教學等方式,著重把邏輯思維融入《論文寫作》的課程教學中,彌補藝術類學生的關鍵能力短板,也是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的實踐策略。把邏輯思維導入藝術專業《論文寫作》課程教學的模式和策略,是在實踐中對運用教育教學規律的具體表現,對于其他課程也有所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孟婷.寫作教學改革方向淺談——邏輯教學的缺席[J].現代語文,2017(08).

[2]王洪義.6個臺階——藝術類論文寫作攻略[M].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

[3]孫佃永.講究課堂教學藝術努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1990.

[4]顏士剛,李賽男,梁田.“小論文寫作”的教學設計與實施[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0(02)

作者:余斌 單位: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