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揮肢體語言表達探析
時間:2022-09-11 11:22:50
導語:合唱指揮肢體語言表達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合唱團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音樂愛好者活動的一種形式,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合唱的發展對于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合唱團要想獲得良好的演出效果,高水平的指揮者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演繹才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關鍵詞:藝術;合唱指揮;肢體語言
合唱是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深受人們的歡迎。合唱演繹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指揮,可以說指揮是合唱的靈魂。本文首先探討了合唱藝術的體系化發展,然后分析了合唱指揮的肢體語言藝術,最后對合唱表演中的肢體作用進行了研究。
一、合唱藝術的體系化發展
近些年,我國的合唱歌詠活動得到了十分繁榮的發展,同時隨之出現了很多種類型的合唱比賽。但是可以發現,在眾多的合唱比賽中,并沒有對其賽事進行十分嚴謹的規劃分類,僅僅是簡單的劃分,但是這些比賽中不包括“玩票”這一類別的賽事。針對于這些合唱比賽而言,即使不用太過于嚴謹的劃分類別,但是也不能全部視為是同一類別的。要對于不同的色調進行簡單的劃分,例如女聲、童聲、男聲等等,這樣的劃分不但能夠讓參賽者充滿自信,同時也能有效地激發參賽者的比賽激情。除此之外,就我國的合唱團而言,其表演的形式相對簡單,通常情況下呈現的狀態是“整整齊齊”的,因為從藝術的角度出發,合唱具有嚴肅的特點。但是,從表演形式來看,其合唱的形式應該具備多樣性,具有極強的表現力。一種科學合理的表演形式能夠充分的表達整個音樂作品,淋漓盡致地進行情感地抒發,同時還能夠借助不同的形式增強音響的效果,這也是合唱作品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筆者看來,一些被稱為“業余”、“非專業”的合唱并不是一些十分隨意的作品,這樣的看法是不正確的,沒有認識到藝術的真正意義。這些名詞的說法,只是對參與者進行的定義,意味著這些參與者并不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音樂者,而是一些業余的愛好者。但是,這些音樂的愛好者都是合唱藝術的后備資源,能夠有效的促進合唱藝術更進一步的發展。站在某種角度看待這一形式,可以看出對于我國今后的合唱藝術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起著引導的作用。所以,作為十分專業的藝術團隊要做好相關的規劃工作,及時對指揮人才進行相關的培訓活動,進而有效提高合唱團隊的整體水平。因為深受西方音樂觀念的影響,所以在培養我國的專業音樂學者時,出現了“西方的耳朵”這一現狀,因此針對于我國人的音樂愛好而言,這些非專業性的音樂人所組成的合唱團隊更受人們的歡迎,其作品更受人們的青睞。這些被稱為“中國的音樂作品”在進行創作時所使用的都是中國的詞匯,運用的技法也是我國獨有的,其演唱的方式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形式,整個合唱表演的方方面面都飽含中國的民族文化。除此之外,這里的“民族文化”不能被單純的認為是傳統的,因為時代在不斷的發展進步,所以音樂也隨著社會的進步得到了創新發展,因此很多音樂作品中也具有現代的特點。中華民族能夠實現偉大復興,離不開我國的傳統文化。隨著21世紀的到來,社會開始出現了十分巨大的變化,“全球化”這一詞匯開始出現,并發展成為熱搜詞。“全球化”的出現促使了社會出現了很大的轉變,它具有十分頑強的生命力,深深影響著我國社會的結構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同時也促進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很大的轉變。同時,我國的經濟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促進我國綜合國力得到有效的增強。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深刻的反省,一些西方國家中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為什么會占據主體的地位,面對合唱藝術的發展要以什么樣的姿態。在筆者的觀念中,如果一味的故步自封就不會得到傳承發展,最終會滅亡。作為一名優秀的音樂人,應該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傳承發展的意識,同時也要積極汲取世界優秀文化的精華,不斷豐富我國的民族文化,進行創新發展。要想對合唱指揮人才進行培訓,建立健全相對完善的培訓體系,就要積極學習西方的精華部分,學會巧妙的融會貫通,進而促進我國合唱藝術體系得到發展進步,不斷豐富我國的藝術形式。作為中國人,我們的基因中與生俱來就存在相關的民族音樂元素,所以我們要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為合唱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傳承我國的音樂故事。
二、合唱指揮的肢體語言藝術
(一)合唱多樣性的形式。合唱團就有多樣的形式,例如流行音樂、童聲合唱、爵士樂隊、混聲合唱等等,這也造成了其擁有多樣的表演素材。建國以來,合唱團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各地、各種形式的合唱團逐一涌現,其中最典型的要數20世紀80年代的樂隊,他們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極大地激發了觀眾的熱情,活力四射。這個時候合唱團體無論是在內容、形式,還是在藝術情感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合唱水平上升了一個層次。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音樂家在創作音樂時需要切實的考慮到不同民族在文化、習俗、語言等多種方面的不同,并利用這些差異創作出獨具中國特色、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音樂作品,進而對我國合唱藝術的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二)合唱指揮的主要原則。作為合唱指揮,其主要職責是在合唱表演過程中運用準確的肢體語言對演唱者實現指揮。第一,指揮要忠于原作,在這一基礎上指揮者合理運用自身扎實的基本功,結合自身知識、經驗以及對于作品的理解,借助準確的肢體動作對作品中蘊含的情感進行表達,詮釋作品內涵。第二,在一個合唱團中,指揮者占據著中心靈魂的重要位置,同時也是表演者,以及合唱藝術表現的再創者,需要將自身的審美、文學造詣以及藝術修養通過指揮表現出來。指揮者是一個合唱團藝術水平的代表,在合唱團中發揮著即為重要的作用。他需要借助自身高水平的肢體表現帶領其他演唱者深入的感受并理解音樂作品。作為指揮者,其指揮動作的基本原則就是簡、準、美。其中“簡”是指指揮者要以音樂作品的內涵、節奏和力度為依據做好指揮動作。“準”是指揮者在指揮演唱者控制起拍、收拍動作時借助眼神情感的交流來實現。“美”是指指揮的動作要有美感,要對內心情感和肢體動作進行適當協調,進而給觀眾以沒得體驗。
三、合唱表演中的肢體作用
(一)有利于作品內涵的表達。合唱表演指的是演唱者將作品以延長的形式呈現給銅蟲,使聽眾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并昌盛共鳴。指揮者指揮過程中需要通過肢體語言細致的組織演唱者,使演唱者能夠更深層次的理解作品內涵,這樣才能將作品中的精髓呈現給觀眾,對作品內涵進行完美的詮釋。(二)有利于合唱節奏的統一。指揮者是合唱團的靈魂所在,一個好的音樂演唱作品的呈現離不開一位優秀的指揮者。演奏環節中,要想將最好的效果呈現給聽眾,就需要指揮者借助自身準確的肢體動作與合唱發聲做到有效統一。指揮者的肢體藝術形式是音樂表演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所謂的肢體語言藝術形式實際上就是在音樂表達時,將其中的情感變化通過手、頭、眼睛等身體各部位的細條表現,再借助于聽眾的互動,使其對音樂有更深入的理解,進而獲得良好的表演效果,呈現高水平的音樂作品。演奏者將自己的水平充分發揮出來,演唱者的聲音就能實現統一。(三)有利于演唱者的特點統一。演奏時,演唱者要想將情感更好地表達出來,就需要合理的肢體動作融入其中。在演唱者呈現作品的同時,聽眾便能感受音樂作品中蘊含的精髓,進而在感情上達到共鳴。其中肢體語言要注意下面幾個原則:其一,指揮者的肢體動作要與音樂風格相統一。表演前和表演過程中,對于音樂創作的背景以及其風格,演唱者都需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并尋求最恰當的肢體動作對其進行表現,進而使作品獲得更好地呈現效果。其二,肢體語言要與演唱者特點相統一。在表演過程中,演唱者占據著即為重要的地位,因此作為指揮者,一定要盡量協調是演唱者的肢體動作能與自身的了特點相適宜。只有做到了肢體動作與語言的完美結合,才能獲得更高水平的表演效果,增強整個舞臺的感染力。音樂的進行會直接影響演唱者的肢體動作,但這并不能決定指揮者在進行音樂指揮時就必須要站立完成,正常情況下,坐姿也是常用的一種指揮方式,坐姿指揮要求指揮者坐在凳子三分之一的位置,上身的姿勢則與站立時保持一致。(四)面目表情的訓練。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面部表情的表達是一種非常重要且常用的方式,嫩更有效的使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在合唱中,這同樣是一種重要的方式,而如何更好地利用面部表情以及無關肌肉收縮的方式向聽眾傳達信息,就需要指揮者發揮作用了。為了將一部作品幾近完美的呈現給聽眾,作為合唱指揮,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得去了解作品內涵,感悟其精髓所在。在進行合唱表演時,對于作品情感的變化,指揮者需要借助自己面部的變化傳達給演唱者,使其能及時的獲得演唱變化的指示。例如,青木的節奏是歡快的,指揮者相應的就可以保持夸張、高興的面部表情,將歡樂的情感傳遞給演唱者,帶動演唱者情緒。而如果曲目的情感時傷感的,指揮者就需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要傳達出傷感、低落的情緒,進而帶動演唱者更好地控制情緒。眼睛是心靈溝通的窗戶,通過眼睛傳遞情感,能實現更好地情感溝通,表演中通過延伸的互動有利于演唱者與聽眾產生共鳴,把控整場感情基調。
四、結語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追求的生活品質也在逐漸提升。作為一種現代化藝術表現形式,合唱藝術逐漸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伴隨著發展,人們對于合唱的要求也是在不斷提升的。如今的合唱藝術,絕非簡單的聲音的表演,要想完成一部優秀的合唱作品,優美的聲音、準確的肢體動作以及真切的情感表達三者缺一不可。情感是獲得心靈碰撞的催化劑,融入真情才能獲得更好地效果。現代社會,藝術的發展緊靠動動嘴皮子是完全不夠的,必須要踏踏實實的行動,并且要認識到自身的缺陷,要不斷學習、刻苦練習,這樣肢體語言才能更好地呈現。只有聲音美、形體美、情感豐富的合唱才能感染聽眾,與聽眾獲得心靈的碰撞,獲得情感的共鳴,得到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喜愛,進而有效推動合唱藝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蓓蓓.合唱指揮中的肢體語言藝術價值分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8,03.
[2]姚晶.論合唱指揮中的肢體語言藝術表現[J].戲劇之家,2016,22.
[3]方玲.肢體語言藝術在合唱指揮中的表現[J].戲劇之家,2016,16.
[4]李雪錦.肢體語言在合唱指揮中體現的藝術價值[J].黃河之聲,2014,15.
[5]趙秀全.合唱指揮應具備的技能技巧[J].新課程(教師),2009,03.
[6]孫瑜.對中國合唱指揮人才培養渠道問題的思考[J].人民音樂,2008,11.
作者:姜興東 單位:遼東學院師范學院
- 上一篇:新農村經濟建設公共管理研究
- 下一篇:社群電子商務營銷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