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動力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18 01:36:00

導語:食管動力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管動力研究論文

胡桃夾食管(NE)是一種原發(fā)性食管運動障礙性疾病,為了解NE的食管在使用不同性質(zhì)藥物治療后的動力學改變特征,進而探討其發(fā)病機理,我們將NE患者分為兩組,分別應用抗焦慮藥物和不應用抗焦慮藥物治療,觀察食管壓力變化,探討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1.1.1對照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齡29~58歲,平均年齡,38±7.2歲。入選條件:臨床無食管疾病及胃食管反流病,無累及食管的全身性疾病,無胃腸手術史。

1.1.2NE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齡在28~62歲,平均年齡39±12歲。主要癥狀為胸痛,其中8例有吞咽困難,排除心血管疾病和胃腸器質(zhì)性疾病,食管鋇餐和食管動力測壓排除賁門失弛緩癥。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5人。

1.2方法

1.2.1對照組和NE組檢查前停用胃腸動力藥1周,禁食12h,行食管測壓。

1.2.2NE組一,分別在服用15d和30d鈣通道阻斷劑硝苯吡啶、消心痛和抗焦慮藥阿普唑侖行食管測壓。

1.2.3NE組二,分別在服用15d和30d鈣通道阻斷劑硝苯吡啶、消心痛行食管測壓。

1.2.4食管測壓使用高分辨多道灌注測壓系統(tǒng)(PC-POLYGRAFHR瑞典產(chǎn)),測壓導管4個孔,每孔間距為5cm,側(cè)孔方向360°,各腔水流灌注速度均為0.5ml/min圖像。數(shù)據(jù)分析由瑞典CTDsybectics公司提供的特殊專用軟件,通過計算機處理。病人及對照者取仰臥位,經(jīng)鼻腔插入導管,至胃內(nèi)。

2結果

對照組和兩組NE病人藥物治療的食管測壓結果顯示:兩組服藥NE病人在藥物治療后30d檢測的食管下段蠕動波幅、食管收縮時間和食管體部運動異常檢出率與用藥前比均有明顯改善(P<0.01),其與正常對照組比無明顯差異;兩組服藥的NE病人在藥物治療后15d檢測的食管下段蠕動波幅、食管收縮時間和食管體部運動異常檢出率顯示,應用抗焦慮藥物治療的病人(NE組一)與未使用抗焦慮藥物的NE組二比較也有顯著差異(P<0.01),其中NE組一與用藥前比有顯著差異(P<0.01),NE組二與用藥前比無顯著差異(P>0.01)檢測結果見表1。

*

3討論

胡桃夾食管(NE)是一種原發(fā)性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它是指在食管壓力測定時具有食管遠端的平均蠕動收縮壓超過正常范圍2個標準差為特征的壓力檢測異常[1]。NE的病理生理學并不清楚,其組織病理學也無特殊改變。Brand在1977年第一個報道了在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中有41%的病人伴有高幅蠕動收縮。1979年Benjamin等再次確認了這些臨床觀察并和Castell為描述這種疾病而建議將其命名為NE。

NE的病因是否為動力缺陷,以及精神心理異常是否對食管感覺異常有顯著影響仍有爭論。Farkkila等認為食管感覺異常的患者通常可發(fā)現(xiàn)其食管動力異常,似乎對酸敏感,與精神因素無明顯關系[2]。而持不同看法的Richtr等認為,食管部位感覺異常是由生理和心理雙重應激因子交互作用而引起[3]。NE常常引起慢性非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多數(shù)存在軀體焦慮、抑郁、心理恐懼,以及特異性的內(nèi)臟高敏感性[4]。Bradley等認為社會心理因素會影響慢性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主觀體驗和疼痛發(fā)作[5]。精神藥物療法可以增加痛覺閾值,精神心理的調(diào)整和行為療法可改善癥狀。為了證明NE的臨床癥狀與精神心理因素的關系,我們研究中對病人治療采用聯(lián)用和非聯(lián)用抗焦慮藥物的分組治療以及分階段檢測形式,觀察其與精神心理因素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聯(lián)用和非聯(lián)用抗焦慮藥物治療的兩個組在治療30d的食管壓力檢測與治療前均有明顯差異(P<0.01),兩組在治療30d后的食管壓力檢測比較無差異(P>0.05),這一結果顯示,食管運動功能紊亂、下段高幅蠕動、收縮時間延長在NE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無論是否聯(lián)用抗焦慮藥物,在進行一個月以上的療程后均能有效治療NE,這種結果可能是因為病人的用藥過程本身就對病人有安慰性質(zhì)的“心理治療”作用。而NE兩組在用藥15d食管壓力檢測比較結果則表現(xiàn)有顯著差異(P<0.01),表明聯(lián)用抗焦慮藥物治療NE,對于改善食管壓恢復食管正常動力明顯優(yōu)于不聯(lián)用抗焦慮藥,說明NE的發(fā)病與精神心理因素有密切關系,一方面精神心理安慰性治療的作用和作用強度遠不及使用抗焦慮藥物。另一方面抗焦慮藥物治療可提高患者食管感覺閾值。因為個性異常、神經(jīng)質(zhì)、不良的社會心理功能、負性生活事件、焦慮等精神因素作為慢性應激因子通過改變自主神經(jīng)功能、內(nèi)分泌激素水平而影響食管的感覺和運動功能,這種類型導致的生理改變在治療中需要并用抗焦慮藥物,因此治療中抗焦慮的精神心理的藥物治療應不可缺少。

通過聯(lián)用和非聯(lián)用抗焦慮藥物對NE治療的比較研究,提示NE的發(fā)病除食管運動功能紊亂、下段高幅蠕動、收縮時間延長在NE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外,與精神和心理因素也有密切關系,抗焦慮藥物能在較短時間里改善食管壓,治療時并用抗焦慮藥物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