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穿刺采血失敗原因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3 03:32:00

導語:靜脈穿刺采血失敗原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靜脈穿刺采血失敗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血液磁極化療法這一新技術是通過采血、處理血、回輸血三個步驟完成,靜脈血經過充氧、充磁、補磁,然后回輸到患者體內,對高血壓、高黏血癥等60多種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采血是本療法的重要環節,穿刺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時間和這一療法的推廣應用。因此,總結靜脈穿刺失敗的原因及對策,對提高服務質量是非常有意義的。

關鍵詞:血液磁極化療法

1臨床資料

近幾年來,治療患者數千人次,臨床資料比較完整的有217人次,其中男102例,女115例,年齡最小的15歲,最大78歲;高血壓患者84例,高血脂患者16例,糖尿病患者9例,銀屑病患者26例,其他皮膚病患者82例;在治療采血過程中穿刺失敗的有17人次,采血成功率達92.2%。

2失敗原因及對策

2.1患者肥胖由于患者皮下脂肪豐滿,血管通常不隆出皮膚,但血管較固定,故穿刺時操作者要以食指和中指探明靜脈走向和深淺度,然后從血管上方進針,沿前方探索血管,其進針角度合理度稍大些,但進針一般不宜超過40°。

2.2老年人動脈硬化血管壁增厚、狹窄、彈性差、脆性增大,皮膚組織松弛。對此類患者進行穿刺時,應特別注意繃緊皮膚,選擇較直的靜脈,穿刺時力度要稍小一些。

2.3高黏血癥的患者血液黏度高,針頭一進血管,就發生阻塞,不回血。兩次穿刺正中靜脈和貴要靜脈,進針時有落空感,無回血,拔除針頭發現有黏性血塊堵塞,更換腕部靜脈另行穿刺采血均成功。原因尚未探討。

2.4長期靜脈穿刺的患者管壁硬性大,無彈性。應注意拔針方法,保護血管,拔針時應先將指腹順靜脈走向平行壓在覆蓋穿刺部位的小敷料上,壓迫范圍以皮膚和血管兩個穿刺點為中心,而且要大于兩個穿刺點,針尖拔除后立即按壓穿刺部位5~10min,一般不致皮下淤血。

2.5不合作的患者應用夾板固定,并囑其家屬看護好。

2.6精神高度緊張的患者由于恐懼,引起血管痙攣。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以輕松、愉快的話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其恐懼感,避免血管痙攣。

2.7血管粗短的患者見回血后,又往里進針,易刺破血管。穿刺失敗后盡量不要拔出針頭,做另行穿刺。對于穿刺后見回血又進針不回血的,可以稍退針頭或者摸清針頭前面是否有血管,如有再進針。總之,要盡量采完血后,再換用8號或9號頭皮針回輸血,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2.8血管細小的患者血管不清楚,可做試驗性穿刺。應選擇彈性好,暴露明顯的正中靜脈、貴要靜脈、頭靜脈,不做實驗性穿刺。

2.9護士的心理素質和穿刺熟練技術靜脈穿刺的成功率除與操作者嫻熟的技術有關外,護士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的關鍵。情緒的變化可直接影響護士的注意力、意識狀態、定勢狀態及思維狀態,導致中樞協調偏差,出現判斷、感覺失誤。社會因素的影響、家庭、周圍人際關系、運動量、疲勞程度等與護理人員之間存在情緒自我調節及自身生物節律調節,但有不同的負效應。因此護理人員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工作中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狀態,規范自己的護理行為,以保證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3小結

工作中不斷分析穿刺失敗的原因,總結相應的對策,使穿刺成功率達到較高的水平,努力做到一針見血,不做重復穿刺。本組資料的穿刺失敗率雖為3.9%,達較低水平,但與接診患者特征和疾病不復雜有關,在今后工作中仍應不斷總結穿刺經驗和教訓,努力加強心理和技術素質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