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腦卒中治療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3 03:34:00
導語:急性出血性腦卒中治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淺析急性出血性腦卒中院前救治與轉送的重要性及應注意的問題,以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收集我中心院前急救科從2007年3月-2008年3月,初步診斷為急性出血性腦卒中,后經院內頭部CT證實的68例患者。結果:68例患者,從發病到院前急救的時間為8~10min,全部患者均給予GCS評分,心電監護、末梢血糖測定、SPO2監護,保護頭部、氣道控制,降顱壓等對癥處理,30min內將患者轉送回院,途中無呼吸心跳驟停者。結論:規范和完善的院前救治是最大限度降低出血性腦卒中死亡率,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關鍵。急救人員要樹立急性出血性腦卒中緊急救治意識,把握轉運時機,并做好病情評估,及早干預,密切監護。
關鍵詞:出血性腦卒中;院前急救;轉運
腦卒中是人類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死亡率僅次于癌癥,位居第二位。急性出血性腦卒中發病時患者往往在院外活動,且大多病情危重,現場進行早期診斷、分類和評估以及提供準確的處理都是非常必要的,院前急救值得重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現收集我院院前急救科從年2007年3月-2008年3月,初步診斷為腦卒中(出血性),后經院內頭部CT證實的68例患者,男性39例占57%,女性29例占43%,年齡在50~70歲之間。有明確的高血壓病史的人占92%,其他的人占8%。GCS評分在5~12分。GCS評分3分以下無存活希望。
1.2診斷方法
根據既往病史資料、現病史和現場快速的體格檢查。
1.3搶救措施
對每一例患者均現場給予心電監護、SPO2、監護、快速血糖測定。所有患者均采用頭高20~30(°)臥位或復蘇體位。腦部低溫療法:枕冰袋。意識清楚者給予雙腔鼻導管高流量吸氧3~5L/min,對昏迷患者及時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給予口咽管、鼻咽管臨時氣道及面罩給氧。對中樞性呼吸抑制者行氣管插管。所有患者均使用0.9%生理鹽水開放靜脈通道。有煩躁不安者靜脈推注安定10~20mg,有顱內壓增高者給予20%甘露醇快速靜滴或速尿20~40mg靜推。降壓藥應用,使血壓維持在160~180/100~110mmHg(1mmHg=0.133kPa)為宜。轉送標準以氣道暢通、煩躁不安初步控制,搬抬及轉送途中使專人保護固定頭部,并注意車輛平穩勻速行駛,爭取在發病30min內將患者轉送到院。
2結果
68例急性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除了一般急救措施外,均給予氣道控制。其中口咽通管36例占53%,鼻咽通管16例占23%,氣管插管7例占10%,其它9例。降顱壓藥物應用68例占100%,鎮靜劑治療39例占57%。68例患者均安全轉送回院。
3討論
3.1院前快速診斷
一個完善的EMS,出血性腦卒中的院前診斷、GCS評分以及評估結果極其重要,院前的早期診斷可以盡早啟動搶救程序,縮短實施早期干預的時間。
3.2急救措施
3.2.1體位頭高20~30(°)臥位或復蘇體位,主要是有利于減輕腦水腫和防止窒息,現場搬運和途中轉運時應有專人保護頭部,以防加重病情。
3.2.2呼吸道控制氣道阻塞是出血性腦卒中院前急救的重要問題,特別是昏迷患者,常喪失正常咳嗽和吞咽反射,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時排出,且喉肌松弛,舌根后墜而容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這時可用舌鉗將舌頭向外拉或置咽道通氣管,如口咽通管、鼻咽通管,并勤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當呼吸頻率低于8次/min或有暫停征象時,應盡快氣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暢[1]。有效的氣道是安全轉送患者的必要條件。
3.2.3降低顱內壓顱內高壓、腦水腫是腦出血占位所致,也是導致腦疝引起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在顱內壓增高明顯有腦疝形成、或者可能有腦疝形成時,應及時用甘露醇、速尿脫水治療。
3.2.4降血壓藥物的應用腦出血的患者當收縮壓持續在200mmHg舒張壓在130mmHg時,才需進行降壓治療[2]。最佳選擇是降壓作用迅速,且副作用小。硝普鈉降壓作用迅速,但其有增加顱內壓的潛在可能性,因而限制了其在高血壓并發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芬那多潘為選擇性多巴胺受體拮抗劑,通過刺激多巴胺受體擴張外周血管,而產生降壓作用,在治療嚴重高血壓方面與硝普鈉效果相似[3]。
3.2.5躁動不安或抽搐者給予安定鎮靜,不主張用嗎啡,以免產生呼吸抑制。
3.2.6密切觀查患者的意識及瞳孔改變,瞳孔的大小可以判斷腦出血的部位,瞳孔如針尖大小多為橋腦出血,雙側瞳孔不等大為腦疝的征象,患者意識不清、四肢陣發性抽搐是腦室出血的表現。
4體會
腦出血常見于老年期,多在動態發病,大部分有一定的發病誘因,且發病急,有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在臨床工作中,對于急性出血性腦卒中的院前急救,急救人員應熟練掌握診斷標準及GCS評分標準。對GCS評分在5分以上的患者應重視現場處理,腦出血急性期主要死亡原因為呼吸道阻塞,應及時給予呼吸道支持。及時行氣管插管,可以防止因呼吸道梗阻引起腦缺氧而導致的繼發性腦損傷,適時脫水降顱壓,也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對有腦疝形成者應加用速尿60mg。在移動患者時應動作迅速而輕柔,注意體位,以保持呼吸道和輸液、輸氧管道的通暢。要避免對現場急救及途中轉送倉促敷衍的不良習慣,在盡可能縮短院前搶救時間的前提下,積極、規范地做好院前處置,對呼吸循環不穩定者應堅持就地搶救的原則,切忌急忙轉送。
【參考文獻】
〔1〕侯亞利.院前氣管插管若干問題的討論〔J〕.青海醫藥雜志,2007,37(4):27-28
〔2〕王紅軍.急性腦卒中院前救治措施相關問題討論〔J〕.中國急救醫學,2008,28(2):176-177
〔3〕聶虎.高血壓危象的治療〔J〕.中國急救醫學,2001,21(5):308-309
- 上一篇:教育局長在中學法制報告會上的講話
- 下一篇:老年外科急腹癥治療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