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外科急腹癥治療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3 03:35:00

導語:老年外科急腹癥治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外科急腹癥治療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常見老年外科急腹癥的診斷與治療,方法:對115例老年急腹癥手術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13例治愈,2例死亡。結論:老年外科急腹癥發病急,就診不及時,臨床表現不典型,容易導致誤診,早期診斷,盡早手術是提高治愈率,減少術后并發癥和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關鍵詞:老年外科急腹手術治療

急腹癥是一組急性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常見病,各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老年外科急腹癥是指需要手術治療的臨床急診,通常有炎癥、梗阻、穿孔、出血、損傷等原因引起。我院2004年3月以來收治常見老年外科急腹癥136例,采用手術治療115例,現分析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115例中男85例,女30例;60—75歲67例,75~85歲42例,85歲以上6例。從發病到就診最短時間2小時,最長5天。其中急性闌尾炎或伴穿孔58例,胃或十二指腸穿孔27例,腸梗阻18例,膽囊結石6例,急性化膿梗阻性膽管炎2例,急性胰腺炎2例,外傷引起腸破裂2例。

方法:115例均采用手術治療,其中行闌尾切除術58例,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23例,胃大部切除術4例,腸梗阻松解術14例,小腸切除吻合術4例,膽囊切除術6例,膽總管切開引流術2例,胰腺手術2例,結腸造瘺術2例。

結果

113例痊愈,2例因病程長,感染重,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13例中并發切口感染5例,術后早期粘連腸梗阻2例,均經保守治療痊愈。

討論

老年外科急腹癥發病與青年人相比,在生理、心理、病理方面有以下特點:①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外周神經及植物神經系統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相應退變和功能下降,加上老年人腹肌萎縮,皮下脂肪相對較厚,故發生急腹癥時病人反應遲鈍,疼痛反應不敏感,臨床癥狀多不典型,腹痛、腹肌緊張都較年輕人輕,易被忽視。②老年人特別是身處農村鄉下者缺乏應有照顧,怕看病麻煩,怕看病花錢,經常是有病不看或大病輕看,加之年老體弱,抵抗力下降,發生急腹癥后炎癥容易擴散,容易發展成為彌漫性腹膜炎,容易發生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容易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如高熱、大汗、口干、脈速等,嚴重者出現休克,甚至死亡。③老年病人年老體弱,各種臟器功能均下降,且多合并其他系統疾病,如合并有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病、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糖尿病等。并發癥的存在會掩蓋急腹癥的癥狀,而且增加了麻醉和手術風險。④老年人各個系統、器官功能都有下降,適應和代償能力差,機體免疫力下降,術后并發癥多,死亡率高。

老年外科急腹癥早期診斷問題:首先要確定是否為外科急腹癥,其次要確定急腹癥的性質,是否需要剖腹探查,老年外科急腹癥診斷的意義在于把握剖腹探查的時機,而不是一味追求術前確診而延誤手術時機。①全面收集病史資料,客觀進行分析。老年外科急腹癥患者起病隱匿,就診時間晚,多數病史敘述不清,多合并有一種或一種以上慢性疾病。所以,應當應詳細詢問腹痛發生時間、部位、性質,有無放射痛及持續時間,其加重及緩解因素,伴隨癥狀、治療情況以及并存疾病的情況等,包括詢問病人家屬或陪護。②全面仔細地進行體格檢查。老年外科急腹癥臨床表現不典型,體格檢查欠合作,因此,查體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系統性,更要有耐心,強調系統、有序、全面的體格檢查,要反復查對。③結合必要的輔助檢查,各種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資料有助于快速診斷,據文獻報道,其中診斷性腹腔穿刺或灌洗在診斷急腹癥的陽性率可達90%以上,x線檢查陽性可以確診消化道穿孔或破裂、腸梗阻、膽結石和泌尿系結石等疾病,B超對肝、膽、胰及腹腔內積液或腫塊的診斷,具有許多獨到之處。CT、核磁共振等新的方法使急腹癥的診斷和治療得到顯著改進提高。

老年外科急腹癥手術治療原則:對于暫時診斷不清或不能手術的病人則采用禁食、糾正水電解質失衡、加強營養支持及抗感染治療,并嚴密監護觀察,隨時做好中轉手術的準備。老年因抵抗力下降,急腹癥時容易導致炎癥擴散,盡早手術是降低術后并發癥和死亡率的關鍵,因此,對于老年外科急腹癥有手術指征者,只要無絕對禁忌證,均應及早手術,年齡并非手術治療的禁忌證。老年外科急腹癥剖腹探查指征:①疑有腹腔內有活動性出血,血壓不穩定者;②疑有腸壞死或消化道穿孔、腹膜炎癥狀嚴重者;③診斷不清者經非手術治療6~8小時癥狀、體征不見緩解反而加重者。手術前要加強支持治療,注意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處理對麻醉、手術有影響的內科合并癥。手術切口應做在原發灶附近,以直切口為宜,以便上下延長,并適合探查及臨時改變手術方式,術中應盡快找到病灶。可以腹腔滲液性質為主要依據,見到食物殘渣時,首先考慮潰瘍穿孔;若腹腔內為膿液且積存于下腹部時,則多為闌尾或結腸穿孔;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時可見網膜及腸壁上有灶化斑;膽囊穿孔可見膽汁;暗紅色血性滲也可見與絞窄性腸梗阻或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處理原發病灶須根據病人的全身情況和局部狀況選擇恰當手術方式,手術力求簡單、安全、有效,必要時分兩期手術。術中要徹底清理腹腔并進行腹腔沖洗,放置可靠的引流。老年外科急腹癥常常繼發局限或彌漫性腹膜炎,多為能產生內毒素的大腸埃希桿菌與其他類桿菌的混合感染,因此首要選用殺滅大腸桿菌所有菌株,不良反應小且不容易產生耐藥的抗感染藥,現在主張用第三代、第四代頭孢菌素加替硝唑的二聯療法,必要時再聯用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諾酮類。另外,手術后應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嚴密監護觀察,盡量避免發生術后并發癥也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