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4 11:19:00
導語: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RRTI的病機為脾胃虛弱,肝脾不和
1.1脾胃虛弱,百病蜂起脾屬土,位居中焦氣機樞紐,運化水谷,化生精微,滋養五臟,乃萬物之母,為后天之本。小兒生理特點之一是:"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臟腑嬌嫩指的是肺、脾、腎三臟不足。因小兒生機蓬勃,需要的營養物質相對較多,脾胃負擔重,最常出現脾胃虛弱。明代兒科名家萬密齋云:"小兒脾胃壯實,四肢安寧,脾胃虛弱,百病蜂起"。"脾旺四季不受邪",導師認為脾胃虛弱是疾病發生的關鍵?!镀⑽刚摗吩唬?脾胃虛則肺最受病。"肺主表,外邪侵襲,首當其沖。脾肺是母子關系,衛氣根源于下焦,滋養于中焦,衛氣的強弱取決于脾運的正常與否。若脾胃虛弱,土不生金,肺衛失養,腠理疏松,稍有風寒即侵入機體,易反復外感?!秲韧鈧妗芬嘌裕?脾胃一絕,肺氣先絕",強調的是脾土對肺金的資生作用。
廣州地處嶺南,天氣炎熱,一年中近大半年要使用空調;而小兒貪食冷飲,民間又有服用涼茶的習俗,如此日久必損傷脾胃。同時地濕上蒸,濕熱之邪四季皆盛,濕熱困脾,脾胃呆滯。嶺南人群體質表現為"陽襖之氣常泄,陰濕之氣常盛"。由此可見,脾胃虛弱是廣州地區RRTI患兒反復發作的主要原因。
1.2土虛木亢,肝脾不和脾屬土,肝屬木,木乘土虛。RRTI患兒由于脾胃虛弱,土虛則木乘,因此常出現脾虛肝郁,氣機不暢,肝火擾動。其次,脾胃功能呆滯,以致釀生痰濁,或食滯內停,或濕濁內生,有形之邪阻礙氣機,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再者,RRTI患兒需長期就診服藥,不能正常上學,產生心理負擔,加上父母溺愛,喜怒無常,情緒波動,肝郁不疏,郁而化熱,肝火內生。故RRTI病位雖不在肝,但也常累及肝[2]。肝主疏泄,保持全身氣機通暢,肝氣條達,脾升胃降協調,氣血充盛,則邪無所依,可見脾胃的運化有賴于肝的疏泄。若肝氣郁結,肝陽上亢,肝旺則乘脾,以致脾胃升降失和,因而木亢可加重土虛,以致病機錯雜。由此可見RRTI的病位可由脾及肝,脾失健運、肝脾不和是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RRTI的病機在本虛基礎上易夾滯、夾濕、夾痰、夾熱,以致病情復雜,病程遷延。臨床上患兒多見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自汗盜汗,急躁易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眠差,納呆,肚腹脹大等土虛木亢表現。
2RRTI的治療宜標本兼顧,從肝脾論治
本病"正虛"的本質在于"氣血未充、形體未固",并非完全意義上的虛弱,順勢扶持是診治的關鍵。正如星星之火,稍助風力則可以燃起,反之,不斷添加火炭,不但不可燎原,反而可能讓火源熄滅。治療當"標本兼治",著重從"氣"字著眼,從肝、脾兩臟著手。李宜瑞教授認為,治法可借鑒清代著名嶺南兒科醫家程康圃"六字說"里的"補脾,平肝"[3]:健脾疏肝,調暢氣機。健脾能消滯、祛濕、化痰,疏肝則可調氣、清熱,如此方能脾胃升降得當,肝木疏泄有度。
2.1補益脾胃,宜運忌滯小兒脾胃嬌嫩,補益之品多易阻礙氣機,因而治療宜健運脾胃。"運"屬和法,補中寓消,消中有補,補不礙滯,消不傷正,有行、轉、旋、動之義。運其精微,化其水谷,使機體升降出入的樞紐得以正常運轉。因此,在太子參、白術、茯苓、山藥等補脾益胃之品中,可酌加蒼術、砂仁、陳皮、川厚樸、山楂、神曲等。蒼術藥味微苦,芳香悅胃,入脾胃經,具有醒脾助運,開郁寬中,運化水濕之效。張隱庵曰:凡欲補脾,則用白術;凡欲運脾則用蒼術。
2.2平和為貴,毋傷臟腑脾胃居中正之位,治療以和為貴,以求陰陽平和,避免峻補峻瀉。兒童臟氣清靈,隨撥隨應,處方應輕巧靈活,藥量輕清,藥味精簡,藥性平和。同時本病病程纏綿,病勢較緩,用藥以中和為法,寒熱溫涼四氣及辛甘苦酸咸五味不宜過用其偏??沙S密蜍?、薏苡仁、扁豆、山藥等。
2.3疏肝理氣,扶脾助運小兒肝常有余,"氣血沖和,百病無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故調達肝氣是扶脾助運的關鍵,為此提出"肝為脾之樞機",強調疏肝調肝對于脾胃升降氣機的重要作用。根據這一理論,可選用柴胡疏肝,夏枯草清肝,鉤藤平肝,木瓜柔肝,白芍養肝。其中柴胡性涼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升陽,和解表里之效,為疏肝理氣的第一要藥。
2.4因地制宜,擅用嶺南藥材根據天人相應理論,重視地域發病特點,易夾濕、夾滯、夾痰、夾熱者,注重辛開行氣,兼以消食、導滯、化痰、清熱。遣方用藥時因地制宜,擅用嶺南的道地藥材,如用五爪龍健脾化濕,行氣補肺化痰,該藥功似黃芪而不燥熱,符合廣州地區患兒體質;芒果核健胃消食,化痰止咳,行氣散結;布渣葉消滯開胃,清肝利濕,化痰;獨腳金健脾開胃、消食化積,平肝清熱;藿香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等。
3病案舉例
患兒徐某,男,4歲8個月,2008年7月8日
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初診。其母代訴兩歲曾患肺炎,此后經常感冒咳嗽,每月至少發病1次,冬春季節尤為頻繁。平素面黃形瘦,眠差夢多,煩躁易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納差便干。就診時有少許咳嗽,咳聲重濁,痰多易動,咯痰色白,舌尖紅,苔白膩,脈滑。目前患兒咳嗽,有痰色白,苔白膩,脈滑乃痰濁壅塞,肺失宣肅之象,其為標證。平素面黃形瘦,納差便干為脾胃虛弱,運化失健之征,煩躁易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舌尖紅則是土虛木乘,肝郁化火之象,故其本為脾胃虛弱,肝脾不和。先以化痰止咳健脾治其標。以二陳湯加減:北杏10g,法夏6g,陳皮3g,蒼術6g,薏苡仁10g,人參葉6g,芒果核15g,萊菔子9g,白芍10g,海蛤殼15g,甘草3g,每天1劑,水煎2次,分次頻服。服藥5劑,咳止痰少,仍納差,汗多,煩躁,夜眠不安,舌淡有齒印,苔白,脈細弱。以自擬復感寧方加減調理善后:五爪龍12g,太子參12g,薏苡仁12g,茯苓15g,芒果核15g,人參葉5g,雞內金10g,白芍12g,柴胡6g,龍骨15g(先煎),干地黃10g,甘草3g。方中五爪龍健脾補肺,行氣祛濕化痰為君藥。太子參健脾補氣,養陰生津,茯苓、薏苡仁健脾滲濕,三者共為臣藥。雞內金、芒果核消食化積,行氣化痰;人參葉益氣健脾,清心化痰;白芍、柴胡疏肝理氣;龍骨入肝經,安神鎮驚;干地黃補腎養肝。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健脾清肝、扶土抑木、化濕消食之功效。服藥14劑,患兒感冒明顯減少,胃納大開,情緒良好,注意力改善,體質漸壯。
從肝脾論治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是以五臟相關理論為基礎,結合廣州地域特點的治療法則,符合本病"脾失健運、肝脾不和"的病理機制。李宜瑞教授治療RRTI以"脾土"為病位中心,強調疏肝理氣,調暢氣機的關鍵,并靈活辨證,輔以化濕消滯,化痰清熱之法,標本兼治,為本病的中醫辨證論治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郁曉維,孫軼秋.江育仁兒科經驗集[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
[2]陳鳳媚,辜學敏,鄧雪梅.肝脾同治法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述要[J].中醫藥學刊,2005,23(4):760.
[3]程康圃,楊鶴齡.嶺南兒科雙璧[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摘要】介紹李宜瑞教授診治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RRTI)的經驗。導師運用五臟相關理論,結合地域氣候特點,認為脾胃虛弱,肝脾不和是廣州地區RRTI患兒的主要病機之一;治療當標本兼顧,從肝脾論治,以健脾疏肝、調暢氣機為治法。補益脾胃時,宜運忌滯,藥性以平和為貴,毋傷臟腑,配合疏肝理氣以扶脾助運,同時因地制宜,擅用嶺南藥材。
【關鍵詞】反復呼吸道感染/中藥療法肝脾論治兒童
- 上一篇:春節晚會主持人臺詞
- 下一篇:李東垣婦科學術思想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