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凌草細微甄別論文
時間:2022-08-29 08:09:00
導語:冬凌草細微甄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為鑒別和進一步研究開發冬凌草提供方法依據。方法采用石蠟切片法觀察莖、葉的解剖結構,用水合氯醛透化法觀察冬凌草莖葉粉末的顯微特征,并觀察其原植物和藥材性狀。結果描述了冬凌草的原植物和藥材性狀的特征,確定了其莖葉及粉末的顯微鑒別特征。結論此研究結果可為冬凌草的鑒別和進一步開發利用冬凌草提供依據。
關鍵詞:冬凌草;性狀;顯微鑒別
冬凌草為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碎米椏Rabdosiarubescens(Hemsl.)Hara的地上草質部分,產于我國河南、山西、四川、貴州等地。冬凌草味苦,性微寒,具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及抗腫瘤之功效。河南民間用于治療咽喉腫痛、食管癌等已有五十余年歷史,臨床報道其水及醇提取物對食管癌、賁門癌、肝癌、乳腺癌有一定療效。近年來的藥理研究充分證明,冬凌草有良好的消炎、抗菌、鎮痛作用,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從而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研究證明二帖類中的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是抗腫瘤的有效成分。多數學者對冬凌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學成分上,而對其生藥學鑒別的研究不足。為此,筆者對冬凌草的性狀及顯微鑒別做如下研究。
一、材料與儀器
1.1材料實驗用冬凌草于200904采集自河南濟源地區,經藥學院生藥學科董誠明教授鑒定為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屬碎米椏Rabdosiarubenscens(Hemsl)Hara的全草。
1.2儀器及試劑光學顯微鏡XS-A4型顯微鏡;旋轉式切片機(上海醫療器械四廠)。石蠟為專供生物組織切片用,二甲苯、無水乙醇、95%乙醇、水合氯醛為分析純(杭州長征化工廠),番紅、固綠為生物純試劑(北京索來寶科技有限公司)。
二、方法
取新鮮材料莖、葉用FAA試劑固定,用石蠟包埋法做冬凌草的莖、葉的橫切面石蠟切片,用番紅、固綠雙重染色法制片,于顯微鏡下觀察。取干燥的冬凌草全草磨粉,過60目篩,制水合氯醛透化片于顯微鏡下觀察,用顯微測微尺測量顯微結構的大小。
三、結果
3.1植物形態多年生亞灌木,高0.5~1m,根莖木質,有細長須根。莖直立,多數,基部近圓柱形,無毛,皮層縱向剝落,上部及分枝均四棱形,紫紅色或褐色,被疏柔毛,幼枝密被絨毛。葉對生,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6cm,寬1.5~3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下延成假翅,邊緣具粗鋸齒,齒尖有胼胝體,上面綠色,被疏柔毛及腺點,有時近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灰白色短絨毛至近無毛,側脈兩面明顯,葉柄長1~3.5cm,莖頂端葉柄變短,其葉口嘗味極苦。聚傘花序3~5花,下部有時多至7花,在莖頂排列成狹圓錐花序,花序軸、總花梗及小花梗密被微柔毛;苞葉菱形或菱狀卵形至披針形,花萼鐘形,5齒,10脈,外被灰色柔毛及腺點,果時增大,略彎曲;花冠二唇形,上唇四圓齒,外面疏被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下唇寬卵形,內凹,雄蕊4枚,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絲狀,伸出,先端二裂。花盤杯狀。小堅果倒卵狀三棱形,淡褐色,無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3.2性狀特征本品莖部方柱形,長30~70cm。表面灰綠色或紅紫色,有柔毛。質硬脆,斷面淡黃白色。葉對生,有柄,葉片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6cm,寬1.5~3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下延成假翅狀,邊緣具粗鋸齒,齒尖有胼胝體,上表面灰綠色,有腺點,下表面淡綠色,沿葉脈被疏毛。有時可見到花序,頂生聚傘狀園錐花序,總花梗、小花梗及花序軸密被微柔毛,花小,二唇形,雄蕊4,花絲扁平,花柱絲狀,伸出,先端二裂。氣微香,味苦、甘。
3.3莖橫切面呈四方形;表皮為一層長方形細胞,外壁較厚,角質化,四棱角處有厚角組織;外被有腺鱗、非腺毛和腺毛,非腺毛較多,直立或彎曲,1~4個細胞;腺毛頭部呈類球形,柄為單細胞。皮層3~4列細胞,略切向延長;韌皮部狹窄,木質部主要位于髓的周邊四角處,導管大,壁較薄,非木化。中央髓部大,薄壁細胞多角形,無內含物。
3.4葉橫切面上、下表皮均為一列細胞,上表皮細胞呈長方形,下表皮細胞較小,排列緊密;上、下表皮具有腺鱗、腺毛和非腺毛;葉內柵欄組織細胞呈圓柱形,排列整齊緊密,海綿組織有數層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薄壁細胞,排列疏松。維管束外側有厚角或厚壁組織,有些側脈維管束也較明顯。公務員之家:
3.5冬凌草粉末特征粉末灰綠色。具眾多非腺毛,多為2~3個細胞,偶見單細胞或5~6個細胞,長65~143μm,表面具微細疣點。常見多細胞腺毛,3~8個細胞組成,直徑10.1~22.1μm,偶見單細胞的。薄壁細胞呈多面體狀。氣孔直軸式,直徑11.7~19.5μm。纖維多見,直徑10.1~26微米。導管多為環紋,直徑7.8~45.5μm,偶見梯形及具緣紋孔導管。草酸鈣簇晶常見,直徑19.5~57.2μm,棱角圓鈍。
四、討論
冬凌草同屬相似植物眾多,生產中常有誤采誤用情況發生,本文研究報道了冬凌草植物形態、藥材性狀、莖葉顯微構造、粉末特征,對保證臨床正確用藥和開發利用該藥物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冬凌草呈現典型的唇形科植物特征:莖方形,葉對生,該種葉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6cm,寬1.5~3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下延成假翅,且口嘗味極苦,可以做為其原植物鑒別的特征。冬凌草的莖葉、粉末的顯微觀察中可見特征性的腺毛、非腺毛和腺鱗,結合其它顯微特征,可以作為冬凌草的顯微鑒別依據。
【參考文獻】
[1]陰健.中藥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223.
[2]劉晨江,趙志鴻.冬凌草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1998,33(10):577.
[3]董誠明,王龍,蘇繡紅,等氮磷鉀對冬凌草中迷迭香酸積累影響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10):2390.
- 上一篇:血管性癡呆中醫新療法論文
- 下一篇:光白英果實性狀鑒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