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運用射線頻繁拍照對于血清氧化程度論文

時間:2022-12-30 09:46:00

導語:探究運用射線頻繁拍照對于血清氧化程度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運用射線頻繁拍照對于血清氧化程度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X射線低劑量多次照射對大鼠血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紅細胞計數(WBC)及抑制·OH能力的影響。方法建立大鼠X射線低劑量照射模型,檢測各組大鼠血清中TSOD活力、MDA含量、WBC及抑制·OH能力。結果兩組實驗大鼠血清TSOD活力、MDA含量無統計學意義;空白對照組大鼠血清WBC含量明顯高于X射線照射組(P<0.05);空白對照組大鼠血清抑制·OH能力顯著高于X射線對照組(P<0.05)。結論總劑量(329±6)mGy/d的X射線照射對機體的抗氧化指標、·OH和造血系統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X射線;低劑量;氧化指標

隨著電離輻射裝置的改進及防護措施的改善,放射職業人員受照射劑量逐年下降,低劑量電離輻射(<0.1Gy)對放射職業人員的健康影響以及低劑量輻射的生物效應的研究,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1]。輻射損傷和防護近年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劑量急性照射條件下進行,而研究低劑量連續照射對細胞損傷的較少。本研究通過動物實驗,檢測照射后血WBC及血·OH、SOD、MDA的變化,初步探討低劑量多次照射對大鼠細胞損傷的影響及其機理論文

1材料和方法

1.1實驗動物

清潔級Wistar大鼠共24只,雌雄各半,體質量(200±20)g,購于吉林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合格證號:SCXK(吉)20080005,適應1周后用于實驗。

1.2主要試劑及儀器

·OH、SOD、MDA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提供。F992ⅢAT型500mAX線機,熱釋光劑量計,CHEMIX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優利特31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722可見光光度計。

1.3模型復制

動物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X射線照射組。X射線照射組每天行X射線全身照射,空白對照組每天行假X線全身照射,每天1次,共7d。

1.4輻射條件及測量工具

采用F992ⅢAT型500mAX線機。焦點距劑量計約40cm,透視時間200s。使用熱釋光劑量計,透視時劑量計固定于大鼠背部中央,且劑量計始終處在熒光屏中心及入射野中心[2],劑量率(98.7±1.8)mGy/min,總劑量(329±6)mGy/d。

1.5血液采集及WBC、·OH、SOD、MDA的測定

各組大鼠用5%水合氯醛0.3mL/100g進行腹腔麻醉,打開腹腔,分離腹主動脈,用無菌注射器從腹主動脈抽血,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大鼠周圍血WBC計數,按照試劑盒法測定各組大鼠血清·OH、SOD、MDA,X射線照射組在麻醉取血時死亡1只雌性大鼠。

1.6統計學分析

將所有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通過SPSS11.5統計軟件完成,數據均以±s表示,組間均數多重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LSD法),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大鼠外周血TSOD活力、MDA含量、WBC和抑制·OH能力比較見表1,兩組大鼠實驗前后體重變化見表2。由表1可見,空白對照組大鼠外周血WBC計數明顯高于X射線照射組(P<0.05);空白對照組抑制·OH能力顯著高于X射線照射組(P<0.05);空白對照組大鼠血清TSOD活力、MDA含量與X射線照射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由表2可見,各組大鼠實驗前后體重變化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空白對照組相比,X射線照射組體重有一定的下降趨勢。表1大鼠外周血TSOD活力、MDA含量、WBC和抑制·OH能力比較表2兩組大鼠實驗前后體重變化

3討論

電離輻射對機體生物大分子可以產生直接破壞作用,也可以通過產生的自由基而發生間接破壞作用,對人體的造血、內分泌、生殖等系統產生損害,并可誘發惡性腫瘤[3]。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體等有機體,對低劑量輻射(LDR)的反應不同于高劑量輻射[4]。美國PollycoveM在其所交流的論文中認為,人體每天由于代謝性氧產生大量的自由基,LDR引起的僅有小部分。但LDR可以產生抗氧化劑,防止和移去DNA損傷,減少突變,輻射興奮效應可以為LDR減少人類死亡率和癌死亡率提供有統計學意義的流行病學觀察的生物學基礎。但徐俠等[5]對長期處于LDR下職業人員健康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隨職業工齡的增長,白細胞總數、血紅蛋白、血小板以及T細胞亞群呈明顯下降趨勢。

本實驗結果表明,X射線照射組大鼠血清抑制·OH能力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組,證明了LDR可以誘導細胞膜發生脂質過氧化反應,使膜內外離子交換障礙,導致細胞壽命縮短或直接死亡。兩組大鼠血清中TSOD活力和MDA含量無統計學意義,提示LDR可能通過其他途徑引起機體過氧化損傷,也提示LDR對機體可能產生輻射興奮效應。空白對照組大鼠外周血WBC計數明顯高于X射線照射組,這可能是由于LDR長期多次作用于機體使組織細胞電離和激發,使其細胞增殖機能受到抑制,導致WBC計數下降。各組大鼠實驗前后的體重變化表明,盡管各組之間均無統計學差異,但與空白對照組相比,X射線照射組體重有一定的下降趨勢,這可能與LDR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有關。當然,這些推測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實驗數據來證明,因此本實驗也為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張英,李修義,劉樹錚.低劑量X射線照射對化療藥物抑瘤作用的影響[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1997,17(2):112114.

[2]苑淑渝,強志永,蔣德松.四川省醫用X射線診斷病人皮膚劑量水平的研究[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1989,9(增刊):104107.

[3]劉樹錚.醫學放射生物學[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37305.

[4]WaldrenCA.Classicalradiationbiologydogma,bystandereffectsandparadigmshifts[J].HumExpToxical,2004,23(2):95100.

[5]徐俠,吳軍,王會.低劑量電離輻射對職業人員健康影響的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5,32(12):164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