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乙肝兩對半檢查病毒DNA論文
時間:2022-12-30 09:51:00
導語:剖析乙肝兩對半檢查病毒DNA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研究HBV血清學標志物(兩對半)和HBVDNA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為確定乙肝檢測項目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健康體檢者HBV血清學標志物,核酸擴增熒光定量檢測法檢測HBVDNA,并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476例HBsAg陽性血清中,HBVDNA陽性321例,陽性率67.44%;乙肝大三陽HBVDNA陽性率92.17%,小三陽HBVDNA陽性率為61.00%,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HBeAg陽性標本中HBVDNA陽性率為92.17%,HbeAg陽性標本中HBVDNA陽性率為67.44%,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HBV血清學標志物和HBVDNA二者之間互有聯系但又有所不同,不能只以HbeAg的檢測結果作為判斷HBV傳染性和復制的指標,而應選擇檢測HBVDNA作為補充。
【關鍵詞】乙肝兩對半;乙肝病毒DNA;陽性率
據估計,全世界現有乙肝病毒攜帶者3.6億,其中我國約有1.3億。乙型肝炎的流行不僅影響整個民族的健康素質,也給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已成為我國目前最為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目前診斷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標是檢測乙肝病毒(HBV)血清學標志物(即兩對半)。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檢測HBV血清學標志物只能反映人體對HBV的免疫反應狀態,不能直接反映HBV在患者體內的復制情況,也不能作為判斷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的直接證據[1]。而HBVDNA含量是判斷病毒復制活躍和具有傳染性的直接和可靠的依據,定量檢測HBVDNA是衡量乙肝傳染性的最精確的指標,是確定HBV感染不同復制狀態的有效檢測手段[2]。為了進一步研究HBV血清學標志物和HBVDNA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我們對2005至2008年來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做健康檢查的3415名正常健康者進行HBV血清學標志物和HBVDNA檢測,現將檢測結果分析如下下載論文。
1基本情況
1.1標本來源
2005至2008年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3415名健康體檢者血清中HBV血清學標志物陽性512份。
1.2檢測方法
采集靜脈血5mL,分離血清,備測。乙肝兩對半采用ELISA檢測,檢測試劑均由山東3V公司提供。HBVDNA采用核酸擴增(PCR)熒光定量檢測法檢測,試劑盒由廣州達安生物基因有限公司提供。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檢驗方法及結果判定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3數據統計分析
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χ2檢驗等分析。
1.4結果表達
為表述方便,設定血清學標志物(HBVM)檢測項目等1~5項的排列順序為:①HBsAg;②抗HBs;③HBeAg;④抗HBe;⑤抗HBc,并以出現陽性項目的序號為該模式的代碼。例如某人血清學標志物檢測結果為HBsAg陽性,抗HBs陰性,HBeAg陰性,抗HBe陽性,抗HBc陽性,則該模式代碼為“1,4,5”。
2結果
2.1HBVM陽性模式與HBVDNA的關系
HBV血清學標志物陽性的各模式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毒dna復制。476例HbsAg陽性血清中,HBVDNA陽性321例,陽性率67.44%。1,3,5模式(大三陽)和1,3模式中HBVDNA陽性率較高,分別達92.17%和85.71%。1,4,5模式(小三陽)中HBVDNA陽性率為61.00%。乙肝大三陽HBVDNA陽性率明顯高于小三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7.416,P<0.01)。各模式中HBVDNA的檢測結果見表1。表1不同HBVM陽性模式中HBVDNA檢測結果
2.2HBeAg與HBVDNA的關系
在122例HBeAg陽性標本中,HBVDNA陽性112例,占91.80%。在354例HBeAg陰性標本中,HBVDNA陽性209例,占59.04%。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53,P<0.01),見表2。表2HBeAg和HBVDNA檢測結果的關系
3討論
本研究中1,3,5模式(大三陽)和1,3模式中HBVDNA陽性率較高,分別達92.17%和85.71%,這與文獻報道的HBeAg陽性者中HBVDNA陽性率可高達90%~100%的結論基本一致[23]。HBeAg與HBVDNA關系密切,通常HBeAg陽性者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強。從本研究的檢測結果也可以看出,HBVDNA檢測的陽性率與HBeAg陽性有很好的一致性,從基因定量水平上證實了HBeAg陽性是反映病毒復制的良好指標。但在HBeAg陽性者中仍有部分HBVDNA為陰性,這可能與HBVDNA的消失比HBeAg的消失早或病毒發生變異有關[4]。
另外,本研究在354例HBeAg陰性標本中出現HBVDNA陽性209例,表明HBeAg消失或抗HBe或抗HBc出現,并不能代表病毒水平的降低或病情恢復。在HBeAg陰性者中檢出HBVDNA,這可能與HBV發生前C區基因突變或機體發生特異性的免疫耐受有關[5]。如果僅以HBeAg的檢測結果作為判斷HBV感染、傳染性以及HBV是否在體內復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應選擇檢測HBVDNA作為HBVM的補充。
乙肝兩對半早已是基層醫療機構判斷人群受HBV感染及傳染性大小的指標之一,但是它不能充分反映HBV復制的狀況,只提供了HBV感染的間接依據,而HBVDNA的檢測,解決了免疫學檢測的“窗口期”問題,是真實判斷乙肝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的直接證據。因此建議對HBsAg陽性者用熒光PCR方法對乙肝病毒攜帶者進一步作HBVDNA檢測,以判定傳染性高低及能否從事相關工作,從而保護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程鋼,何蘊韶,周新宇.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乙型肝炎病毒[J].中華醫學檢驗雜志,1999,22(3):135.
[2]朱子梨,古麗巴哈爾,劉建軍,等.乙肝HBVDNA熒光定量檢測與血清標志物結果相關性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06,6(7):11381139.
[3]錢宇,潘鈺卿,高晴.熒光定量PCR法檢測乙肝病毒的臨床意義[J].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2001,21(4):372373.
[4]郭彩嬌,楊紅玲,陳小娟.乙肝血清學標志物與其HBVDNA含量的對比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7):853854.
[5]王小飛,劉華瑞,王錦蓉,等.乙型肝炎和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區1896位點突變的研究[J].中華傳染病雜志,1996,14(1):1114.
- 上一篇:國企職工的激勵機制透視論文
- 下一篇:探究孕婦分娩使用鎮痛泵母乳的影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