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白內障如需手術血糖指標相關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30 10:09:00
導語:探究白內障如需手術血糖指標相關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白內障手術患者術前血糖值與術后急性前房反應及后發性白內障的相關性。方法:回顧性資料分析46例并發糖尿病的白內障手術患者,根據術前血糖分為兩組,組1患者22例,血糖<8.5mmol/L,平均(8.04±0.54)mmol/L;組2患者24例,血糖均>8.5mmol/L,平均(12.26±0.80)mmol/L。術后記錄兩組患者前房反應評分及消失時間,術后1wk內出現晶狀體前膜的例數,以及術后6mo出現后發性白內障的例數。結果:組1術后前房炎癥反應平均(1.27±0.46)分,消失時間為(5.18±0.96)d;組2前房炎癥反應平均為(1.33±0.48)分,消失時間(5.21±1.29)d,兩組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人工晶狀體前膜和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率也無統計學差異。結論:部分血糖難以控制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進行白內障手術時,術前血糖平穩控制在13.0mmol/L以下,仍可考慮進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
【關鍵詞】糖尿病;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血糖
隨著國內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步上升,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并發糖尿病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糖尿病不再是白內障手術的禁忌證[1]。在控制血糖的情況下,對合并糖尿病的白內障患者進行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是改善患者視力的有效治療[2]。但部分糖尿病患者雖經正規內科治療,術前血糖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我們對白內障患者手術前血糖的情況與術后炎癥反應及后發性白內障的關系進行回顧性臨床分析。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選取20050101/20081201診斷為糖尿病的白內障手術患者46例46眼,根據術前空腹血糖控制情況分為兩組。組1患者22例,男13例,女9例,年齡71~86(平均74.23±9.06)歲;組2患者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齡75~83(平均77.54±5.96)歲。組1患者術前血糖均<8.5mmol/L,為7.2~8.5(平均8.04±0.54)mmol/L;組2患者血糖均>8.5mmol/L,平均(12.26±0.80)mmol/L。兩組患者年齡相差無統計學意義(P=0.15),兩組血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論文下載。
1.2方法
手術均由同一術者完成。術前3d抗生素眼液滴眼。采用美國產MTP超聲乳化儀,行角鞏緣隧道切口,連續環形撕囊,充分水分離,根據晶狀體核的硬度調節不同的能量,乳化吸出白內障,后囊拋光,擴大切口至5.5mm,植入OII牌PMMA硬性人工晶狀體。角鞏緣切口自行閉合。術畢結膜下注射妥布霉素注射液2萬U,地塞米松注射液3mg。兩組患者術后使用醋酸潑尼松龍滴眼液6次/d,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0.3g,2次/d。術后1wk內每天裂隙燈檢查術眼,記錄前房反應評分及消失時間,同時觀察術后第1d晶狀體前膜有無形成。術后6mo復查,記錄有無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1)前房反應及消失時間:目前前房閃輝分5級[3]。0分:無房水閃輝;1分:細微的前房閃輝;2分:中等前房閃輝,可以辨認虹膜和晶狀體細節;3分:顯著的前房閃輝,虹膜和晶狀體細節難以辨認;4分:嚴重的前房閃輝,房水呈凝固狀態,伴有大量纖維性滲出物。待前房反應為0時,記錄其消失時間。(2)晶狀體前膜:參照Miyake分級法[4]將膜分為兩級,I級膜:人工晶狀體表面少許滲出絲狀纖維膜樣物形成;II級膜:人工晶狀體表面有片狀嚴重纖維樣物形成,覆蓋2/3以上瞳孔區。本文中所有I級II級晶狀體前膜均記為晶狀體前膜形成。(3)后發性白內障:0級:后囊無混濁;1級:后囊輕度混濁,眼底可見;2級:后囊中度混濁,眼底部分可見;3級:重度混濁,眼底不入。2級及以上定義為發生后發性白內障[5]。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所有患者手術順利,術中未發生前房出血,晶狀體后囊膜破裂,玻璃體脫出等并發癥。
2.1術后前房炎癥反應
組1評分16例為1分,6例為2分,平均(1.27±0.46)分。組2患者16例為1分,8例為2分,平均(1.33±0.48)分。雖然組2患者前房反應評分略高于組1患者,但兩組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66)。
2.2前房反應消失時間
組1前房反應消失時間為(5.18±0.96)d,而組2患者為(5.21±1.29)d,兩者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94)。
2.3人工晶狀體前膜
組1和組2患者分別有6例形成人工晶狀體前膜,使用χ2檢驗,人工晶狀體前膜形成的比例無統計學差異(P=0.86)。
2.4后發性白內障
6mo后觀察兩組患者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情況,組1和組2分別有6例患者出現后發性白內障,但發生后發性白內障的比例無統計學差異(P=0.86)。
3討論
老年性白內障是目前我國致盲的首要原因[6],隨著治療技術的進展,患者壽命的延長,糖尿病白內障患者明顯增多。糖尿病是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最新統計顯示,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為5.89%~10.54%[7]。白內障患者并發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同時糖尿病也加重白內障的發展[8],而且糖尿病患者術后炎癥反應持續時間長,且并發癥多[9,10]。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術前平均前房閃輝計數值略高于正常人群,在已經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更高[11,12]。在糖尿病患者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前房閃輝計數值迅速上升,術后第1d最高,而后緩慢下降[13]。這說明糖尿病患者術前血房水屏障異常已存在,手術創傷使血房水屏障紊亂加重,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炎癥反應。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病率在術后12mo內無明顯差異,而術后18mo,糖尿病組患者的后發性白內障更為嚴重[14]。
患者術前血糖水平的高低影響著手術的效果及并發癥的發生率,高血糖狀態下的白內障手術術后炎性反應的發生率較高,且并發癥較為嚴重,因此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手術前后血糖對減少術后反應無疑是必要的。通常眼科手術可使患者的血糖升高0.11mmol/L[15],一般認為糖尿病患者白內障術前理想的血糖應控制在3.90~6.11mmol/L,較好控制在6.12~7.22mmol/L,一般控制在7.23~8.33mmo1/L,而8.34mmol/L以上為控制不佳[16]。但臨床上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病程長,經正規治療血糖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血糖穩定在一個高值,而患者又迫切需要做白內障摘除手術恢復其視功能。術前急于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以致部分患者出現頭暈出汗,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應。那么在高血糖情況下的白內障手術效果如何,目前仍存在爭議,但是術前血糖>10mmol/L已經不是白內障手術的一個絕對禁忌證。趙巖等[17]報道兩組白內障手術后,血糖未控制組的術后視力較術前顯著提高,且與血糖控制組比較,術后視力的提高無顯著性差異。姚大慶等[18]研究發現血糖升高的手術患者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與正常血糖組患者相比較無明顯差別,而且血糖的高低與手術并發癥無直接相關性,也未發現有嚴重的并發癥及后遺癥。也有研究發現強化控制血糖能有效降低前房滲出和前方出血等并發癥[19]。同時有長達7a的跟蹤調查發現,糖尿病患者白內障術后的后發性白內障發病率并無明顯增加[20]。在術前患者血糖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我們進行了高血糖下的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與血糖控制良好的手術患者相比較發現,血糖控制在13mmol/L下的白內障手術后急性前房反應評分并無明顯增加,且病程沒有延長,兩者前房反應吸收時間無統計學差異。同樣,兩組術后人工晶狀體前膜的出現和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率也無明顯差異。
總之,高血糖白內障患者在保持血糖穩定的情況下施行白內障手術,其術后并發癥與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差異無顯著性。因此我們認為,隨著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技術的成熟,術者能更好地穩定患者前房狀態,術后加強治療,只要患者在術前血糖相對穩定,可以考慮進行白內障手術。放寬術前血糖標準能大大提高糖尿病患者白內障手術的適應證。同時患者術后能進行眼底檢查,為早期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提供機會。本研究中并未對兩組患者的視力進行比較,是考慮到術后視力的差異與患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尤其是有無黃斑囊樣水腫相關[21],與本文研究方向并無直接關系,故未加以比較分析。但臨床工作中同樣需要重視高血糖誘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于術后效果的直接影響。
【參考文獻】
1TabinG,ChenM,EspandarL.Cataractsurgeryforthedevelopingworld.CurOpinOphthalmol2008;19(1):5559
2PollreiszA,SchmidtErfurthU.Diabeticcataractpathogenesis,epidemiologyandtreatment.JOphthalmol2010:1725
3楊培增,李紹珍.葡萄膜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73
4MiyajeK.Pupillaryfibrinmembrance.AfrequentearlycomplicationafterposteriorchamberlensimplantationinJapan.Ophthalmology1989;96(8):1228
5BrasID,ColitzCM,SavilleWJ,etal.Posteriorcapsularopacificationindiabeticandnondiabeticcaninepatientsfollowingcataractsurgery.VetOphthalmol2006;9(5):317327
6趙家良.我國白內障盲的防治任重道遠.中華眼科雜志2003;39(5):257259
7國家“九五”攻關計劃DM研究協作組.中國12個地區中老年人DM患病率調查.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2;18(4):280284
8SaxenaS,MitchellP,RochtchinaE.Fiveyearincidenceofcataractinolderpersonswithdiabetesandprediabetes.OphthalmicEpidemiol2004;11(4):271277
9孫堂勝.糖尿病患者白內障術后的急性前房反應.國際眼科雜志2009;9(1):172174
10MincklerD,AstorinoA,HamiltonAM.Cataractsurgeryinpatientswithdiabetes(editorial).Ophthalmol1998;105(6):949950
11孫倩,繆浴宇,鄒海東,等.糖尿病患者小切口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對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響.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5;23(9):965968
12KreplerK,RiesE,DerbolavA,etal.Inflammationafterphacoemulsificationindiabeticretinopathy.Foldableacrylicversusheparinsurfacemodifiedpoly(methylmethacrylate)intraocularlenses.JCataract
- 上一篇:中英創意產業對外貿易實證比較透析論文
- 下一篇:材料流動的成本清查核算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