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精病人的特征及護理分析詮釋

時間:2022-05-06 05:07:00

導語:神精病人的特征及護理分析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神精病人的特征及護理分析詮釋

摘要:目的探討解鎖精神病人住院期間的特點及護理對策。方法對2007—2008年在我院住院500例解鎖精神病人進行護理。結果解鎖精神病人比非解鎖精神病人護理困難,衰退癥狀明顯。結論解鎖精神病人大多由于長期關鎖,與外界隔離,精神衰退癥狀明顯,造成護理上困難。因此護理人員要根據解鎖精神病人的特點和病情,進行特殊的護理模式,讓這些病人最大限度地回歸社會。

關鍵詞:解鎖精神病人;住院期間;護理

精神障礙[1]為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的改變,伴有痛苦體驗和功能損害。經我院收治的解鎖精神病人中92%為精神分裂癥和情感性精神障礙的病人。這些病人常有思維、知覺、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精神病人病及家庭,因病致貧,病人因貧病情復發。因無錢醫治,病人到外亂走、行為紊亂、思維破裂、大喊大叫、睡眠障礙、出現幻覺、妄想、沖動傷人、自殺、自傷,或呆板、情感淡漠、意志減退、孤僻、懶散、少動或不動、不進食、不說話等等,這些嚴重影響周圍人及病人本人。很多家屬最終不得不把這些病人關鎖在局限的空間。本市政府在2007年進行解鎖行動,出錢出力讓整個市關鎖的精神病人免費到指定專科精神病院進行系統的住院治療3個月。經過精心的護理,500例解鎖精神病人已在2008年11月前全部出院。對這些病人的特殊護理,現報告如下。

1護理

1.1住院的第一階段時間約為住院的第1個月。入院時要盡快認識病人,按護理常規為病人測體溫、脈搏、血壓、體重,并更換衣服,更衣時護士要對病人初步的體檢如有無畸形,四肢皮膚一般情況,如有無破潰、癤腫、有無傷口,安排好床位。很多病人表現不語、不理睬人、蓬頭垢面、虱子滿身、不講衛生、到處吐痰、隨地大小便,病人往往不肯更衣、不肯說出自己的名字,護士要耐心勸說,做好衛生處理,協助其更衣、洗刷、理發、滅虱,必要時采取強制措施。對病人名字要護士做好標記牢記。對躁動不安、沖動傷人或自傷的要做好保護性約束,并嚴密觀察。入院后認真觀察病情,及時反映病情。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的病人可能受幻覺、妄想的支配產生沖動行為,引起嚴重后果,因此應加強防范措施,防止意外的發生,當病人出現攻擊行為的前驅癥狀時,如頻繁踱步、言語挑釁、雙拳緊握、急躁不安等,不要激惹病人,保持安全距離,移開周圍的危險物品,并準備足夠的人力控制病人,做好保護性約束,從而保證病人和他人的安全。并盡快向主管醫生匯報,加強治療,盡快控制病情。

1.1.1治療方面正確執行醫囑,觀察病人的服藥情況,每餐服藥后都要檢查病人是否服用,防藏藥,經耐心勸說仍不肯服藥的,可選用鼻飼藥物,或匯報主管醫師更換給藥途徑,如肌肉注射、靜脈滴注。如病情需要進行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要做好禁食禁飲的術前準備。

1.1.2生活方面護士協助或督促剪發及梳理頭發、剪指甲、定時督促或扶送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到指定的地方吐痰、唾液。每天協助或督促病人沐浴更衣,清除異味,保持干凈。衰退型病人,到處大小便、不洗澡、不理發、不更衣、隨地吐痰、社會功能嚴重受損,這些生活方面訓練尤其重要,需反復強化訓練。

1.1.3進食方面創造良好的進餐環境和可口的及適宜的飲食,保證病人營養物質和水分的攝入,每餐觀察病人的進食情況,不主動進食者予喂食,拒食者或喂食不合作者仔細觀察和分析原因。必要時予鼻飼或靜脈補充營養。認真觀察病人有無不知饑飽,暴飲暴食或隨便揀食不潔食物,部分衰退病人甚至不知進食。

1.1.4睡眠方面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如安靜環境、室內溫暖、冷天要保暖必要時入睡前溫水泡腳、床鋪松軟等。由于恐懼緊張引起的失眠要加強心理護理。消除恐懼焦慮情緒。整夜不睡的要匯報主管醫生必要時加用藥物治療,夜間要定時巡視病人,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防止病人出現意外事件。

1.1.5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對病人進行《行為矯正治療》的量表評估,制定針對性計劃和擬定預期目標,一般在病人轉入二級護理時開展,療程4~6周。一周訓練矯正,病人能主動洗臉、刷牙、洗澡、整理床鋪,病人能主動更衣、剪指甲、注意衣服整潔穿著得體,病人能遵守作息時間、按時用餐、參加活動。每周對病人進行《行為矯正治療》評分,如有進步給予表揚和物質獎勵,強化病人的正性行為,達到預定目標,并不斷鞏固。

1.2住院第二階段時間約為住院的第2個月。在做好第一階段的同時,還應做好以下。

1.2.1工娛、文娛治療鼓勵督促病人每天參加工娛療,通過看電視、音樂欣賞、體育活動、做早操、唱歌、閱讀、簡單的勞作,緩解精神癥狀、放松身心、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以此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

1.2.2心理治療常與病人交談,了解其內心感受、需求。予適當地心理疏導,滿足其合理要求。可實行團體心理治療,各個包干護士對自己包干的病人進行心理輔導,通過對病人討論、溝通、傾訴、面對現實、面對困擾,由包干護士給予輔導,提供積極措施,采取處理生活壓力和負面的情緒措施,擴展生活空間,積極投入社會。建立情感支持系統,對病人父母、親屬,利用探視進行健康教育和給予相關支持,改善家庭互動模式,對病人重建自信,回歸社會很重要。

1.3住院第三階段時間約為住院的第3個月。這期間除了做好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治療還應做第三階段的治療,因為這時候病人往往很想出院,但又很怕出院后面對社會、人群的各種問題。因此要做好以下。

1.3.1精神疾病知識宣教除了向病人適當介紹一些精神衛生常識外,還應講解有關精神病發病誘因、預防、治療等有關事項,使其對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1.3.2藥物指導給病人講解堅持服藥、鞏固療效的重要性。

1.3.3生活指導教育病人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增加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培養他們盡快適應環境的能力,消除思想顧慮,克服自卑心理,保持心情愉快,合理安排生活,正確對待和處理人際關系及生活中的不良刺激,學會自我解脫。

1.3.4社交技能訓練改善慢性精神病人與社會隔離、退縮及生活功能障礙的現狀,教會病人同他人交流、溝通的技巧,包括拒絕、贊美、請求協助的技巧等。能知道同房病友的姓名及基本情況,能主動與別人交流,學會與他人目光接觸,行為得當的技巧。在工娛文娛活動時讓病人上臺去唱歌表演,拔河比賽表演,并給予適當的口頭表揚或小件物質獎勵。

1.3.5職業技能訓練開展工療,進行編織、裝訂、組裝等一系列作業線,出病人的黑板報、書法、美術、剪紙、織羊毛衣,讓病人充分表現其能力,培養病人自信心,改善焦慮、自卑的精神狀態。

1.3.6出院前病人的衛生宣教說明出院后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出院后繼續堅持服藥可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出院后要注意飲食,對刺激性、熱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出院后要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出院后定時復查,如有不適,及時返院治療。

1.3.7出院前家屬的宣教對家屬要做好宣傳工作,親人、周圍人群和社會都要關心支持病人,不能有歧視病人的現象,尊重病人的理智與感情,不能再關鎖病人,要督促病人按時服藥及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如參加田園種植、飼養家禽、回原單位工作和學習等,使病人感到他已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關懷,使之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1.3.8出院后的隨訪社區訪視、電話聯系,進行相應的指導。

2小結

解鎖精神病人由于長期關鎖,精神衰退癥狀明顯,生活自理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都差于非解鎖精神病人。我們護理工作要耐心、不怕苦不怕臟地對這些特殊人群進行人性化的護理,使病人最大限度地回歸社會。據我院評估這些解鎖精神病人在免費住院3個月后出院時情況,約96%可以出院后在家繼續服藥治療,有4%病人不適宜出院,病情恢復差,仍興奮躁動、沖動傷人、睡眠不佳、到處亂走或仍到處大小便、問不回答、需喂食等等,需要繼續住院治療。

【參考文獻】

1郝偉.精神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