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腫瘤外科治療思索
時間:2022-06-10 02:54:00
導語:結直腸腫瘤外科治療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結直腸腫瘤致腸梗阻是結直腸腫瘤晚期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結直腸腫瘤致急性腸梗阻的發生率及病死率高,由于結腸梗阻多為閉袢性梗阻,一旦出現典型腸梗阻表現時,臨床處理非常棘手。選擇處理方法是否正確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治療方法更加多樣化,并基本趨向于一期切除吻合術或結腸次全切除吻合術[1]。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結直腸腫瘤并急性腸梗阻患者97例,均行手術治療,現回顧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97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年齡21~84歲,平均58.1歲;右半結腸癌32例,左半結腸癌28例,直腸癌37例;中、高分化腺癌56例,低分化腺癌28例,黏液腺癌13例;DukeB期44例,C期41例,D期12例。均通過腹部X線片、CT、超聲、腸鏡下活組織病理檢查以及術中冷凍病理切片明確診斷。本組病例均于入院前1~15d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腸梗阻表現,主要為腹脹、便秘、惡心、腹痛、肛門停止排便或僅少量排氣。30例入院時表現為完全性腸梗阻。
1.2治療方法
1.2.1圍手術期處理
患者入院后立即禁飲食,胃腸減壓,抗感染,糾正酸堿及電解質平衡紊亂等治療。同時積極處理各種合并癥,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貧血、低蛋白血癥等,經1~3d治療及觀察,待患者全身情況改善后再行手術探查。
1.2.2手術方式
手術治療97例。右半結腸癌30例行一期右半結腸切除、回橫結腸吻合術,小腸積氣積液經內減壓排入游離預切的右半結腸,2例癌腫不能切除行捷徑手術;一期左半結腸切除腸吻合術15例(術后發生吻合口漏1例);Hartmann手術13例,術后恢復順利,造口排便通暢,3~6個月后均進行了順利關瘺手術;27例直腸癌行Dixon術(其中9例行橫結腸預防性造瘺術),10例低位直腸癌行Miles術;腫瘤無法切除行單純結腸造口6例(低位直腸癌、體質差、年齡大以及遠處轉移的患者)。
1.3結果
發生術后并發癥共16例,占16.5%,其中心臟疾病3例,不易控制高血壓1例,傷口液化2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傷口裂開1例,應激性潰瘍1例,下肢靜脈血栓形成1例,泌尿系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因并發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
2討論
2.1本組結直腸癌致腸梗阻的特點
(1)患者均表現出由不完全到完全性腸梗阻的亞急性發展過程,本組病例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腸梗阻就診,并表現出逐漸加重的趨勢,其中49例發展為完全性腸梗阻;
(2)術前無法進行理想的腸道準備,腸內細菌大量繁殖,增加腹腔感染機會,術后并發癥多,病死率高;
(3)老年患者居多,60歲以上者占59.7%(58/97),術后并發癥較多。本組97例手術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16例,占16.5%;
(4)病理類型以腺癌為主,分化程度較高,但分期較晚,本組患者無DukeA期,提示梗阻的發病率與腫瘤的惡性程度無關,而與腫瘤生長方式及浸潤程度有關。
2.2術前準備及手術方式的選擇
對于不完全性腸梗阻的患者可在密切觀察下進行非手術治療(禁飲食,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應用抗生素,積極治療合并癥),同時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以爭取創造更好的手術條件。由于結腸癌急性腸梗阻是一種閉袢性腸梗阻,易發生腸壁缺血壞死、穿孔、中毒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2],因此不能進行常規的腸道準備,可以口服石蠟油,配以少量多次低壓灌腸為主,如梗阻緩解可行限期手術,如病情加重或經治療無效,應急診手術。急診手術目的是首先解除梗阻,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切除腫瘤。其手術方式的選擇應根據患者全身情況、腫瘤位置及局部腸道條件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對于右半結腸癌伴腸梗阻的術式選擇,大家的意見較一致,可行一期切除吻合術,本組32例右半結腸癌有30例行一期切除吻合,均未出現腸瘺;但對于左半結腸癌梗阻的術式選擇,目前仍存在爭議。爭議焦點是一期切除吻合還是分期手術。而采用何種術式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定:對于梗阻時間短、腸管血運基本正常、腸腔擴張不甚明顯、腸壁無明顯水腫增厚、無嚴重并發癥者,行一期切除吻合較為安全[3]。一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優點是住院時間短、避免多次手術和人工造口給患者帶來的精神與肉體上的痛苦。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4]。國內多用術中腸道灌洗一期切除吻合術,由于術中對腸道進行嚴格灌洗,與沒有梗阻的腸道術前準備具有相同的效果,并不增加切口感染率和吻合口漏,因而效果較好。此外,直腸癌在一期切除吻合的基礎上可同時行橫結腸預防性造口術,可明顯降低吻合口漏的發生率,且二次還納時較Hartmann手術更為便捷。本組15例左半結腸癌及27例直腸癌使用以上兩種方法行一期切除吻合,臨床效果滿意。對基礎疾病多、麻醉耐受差的患者,Hartmann手術具有并發癥少的優點,該術式較其他常用術式更適合高齡急性左半結腸癌性梗阻患者[5]。Hart-mann手術主要適應于腫瘤尚能根治性切除,但由于全身情況欠佳或局部腸道情況較差而不適宜一期吻合的患者。本組Hartmann手術13例,術后恢復順利,造口排便通暢,3~6個月后均進行了順利造瘺還納術。對于高齡、一般情況差或伴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不能耐受較長時間手術的患者,放棄一期切除,僅行簡單的梗阻近端雙腔造口術或捷徑手術解除梗阻,待全身情況好轉,再行癌腫的根治性手術。其優點是一期手術簡單安全,二期手術前可進行充分的腸道準備及新輔助化療,根治性切除和淋巴清掃也可、以進行得更加徹底;本組腫瘤無法切除行單純結腸造口6例,其中1例為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考慮其基礎疾病及晚期腫瘤梗阻,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未作腫瘤切除,僅行單純結腸造口術。對于術前結直腸癌引起的急性梗阻行金屬支架置入,相對急診造瘺而言,具有療效好、住院時間短的優點,因此是手術前一個較好的過渡性治療措施,通過植入金屬支架(EMS)假體解決梗阻。結腸支架植入術還可作為結直腸癌并腸梗阻的術前治療,通常內支架置入后,能夠在48h內使腸腔的梗阻得到緩解,從而減少結腸內容物,減緩腸管的缺血情況,為進一步手術創造更佳的條件,可在充分腸道準備下安全地行擇期腫瘤切除[6、7]。Camunez等報道80例,放置成功70例,解除梗阻67例,僅2例發生腸穿孔,33例7d左右行擇期手術,35例僅行支架放置。該法能有效解除梗阻,清潔腸道,改善患者的全身情況,爭取手術時機[8]。本組1例行結腸金屬支架植入(腫瘤距肛門25cm),待梗阻解除及營養改善,植入術后2周行一期切除吻合術。也有研究顯示,金屬支架置入可顯著降低嚴重并發癥發生率、減少結腸造口比例、縮短住院時間,而長期預后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9]。國內也有研究顯示,手術患者與非手術患者出院后的病死率并無差別[10]。但術前置入支架從而轉為限期手術與傳統的急診手術相比,前者的術后并發癥明顯少于后者。所以這是一種切實可行的外科手段,值得進一步探討應用。
2.3并發癥的預防
本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6.5%(16例),且結直腸癌性腸梗阻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為切口感染與肺部感染。發生原因與患者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貧血及伴有其他臟器疾病的存在有密切關系[11]。本組4例切口感染患者術前均存在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水電解質失衡和酸堿代謝紊亂;2例肺部感染患者中1例術前存在慢性支氣管炎、氣胸等呼吸道并發癥。術前改善機體狀況,針對性地加強圍手術期處理,對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作用。
(1)針對性應用抗生素:早期可針對腸道桿菌和厭氧菌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減少毒素釋放,為術后早期恢復創造有利條件。有研究表明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2)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的,保持內環境的穩定;術前腸道準備及術中必須作腸腔減壓、腸腔灌洗等措施,以消除腸管擴張及腸壁水腫,改善血循環,保證一期切除吻合口的愈合,減少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3)積極治療合并癥:結直腸腫瘤合并梗阻的患者大多年齡較大,多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合并癥,這是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對于這類患者術前應請相關科室會診評估手術風險,制訂合理有效的圍手術期處理方案。
(4)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和貧血,圍手術期應進行必要的胃腸外營養支持,以改善患者營養狀況,保證吻合口的愈合。
總之,對于結直腸癌并急性發腸梗阻患者,手術仍是治療首選。結直腸癌并急性腸梗阻時可考慮腫瘤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必要時行預防性結腸造口術。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及手術方式,合理的圍手術期處理,是降低病死率、減少并發癥、提高術后生存質量、延長術后生存時間的關鍵。
- 上一篇:財政局計生扶助意見
- 下一篇:教育局困難學生資助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