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生醫學教學模式實踐
時間:2022-08-04 03:28:20
導語:進修生醫學教學模式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修生教學是醫學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急診醫學越來越受到主管部門及醫院的重視,急診醫學醫師到上級醫院急診科的進修也越來越多。我院系綜合性教學醫院,每年急診科接收基層醫院的進修生20~30名。由于急診醫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再加上進修生的理論水平和臨床經驗的差異,針對進修生急診醫學教育的特點,我們采用一對一帶教、專題講座、床旁互動式教學查房、獨立值班等教學手段,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了解進修生的特點
進修生與醫學生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進修生已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并且完成了大學學習,有一定的臨床工作經驗,他們是為進一步提高專業水平到上級醫院繼續學習的。而醫學生主要是進行基本的理念學習和臨床見習實習;(2)進修生注重專科技術的學習,目的在于提高自身專科技術,醫學生注重的是系統的理論學習和臨床見習實習,目的是掌握系統的醫學理論和臨床技能;(3)由于進修生的工作年限、醫院級別和學歷的差異,導致進修生之間的業務水平的差異較大,而醫學生之間的差異相對較小。
2一對一帶教模式
我院接收進修生的時間分為春季和秋季2期,進修生來院后醫院要組織進修生進行入科前的統一培訓,主要學習醫院的規章制度,電子病歷的書寫,計算機的臨床應用,醫療糾紛的預防和處理等。進入臨床科室后指定1名教師進行一對一帶教,一同值班、查房,其目的是使進修生盡快熟悉工作環境和診療流程,熟悉急危重癥的緊急處理方法。一對一的帶教模式有以下幾個優點:(1)根據進修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帶教。如有的進修生進修前所在醫院病人較少,所見病種較少,我們的教學重點就放在擴大其知識面上,而有的進修生臨床基礎較好,來進修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急危重癥的處置能力,我們就把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其臨床搶救技能上;(2)一對一的帶教模式使進修生有更多的臨床操作機會;(3)一對一帶教能確保醫療安全。在一對一帶教的臨床診療過程中,始終有帶教教師在場,帶教教師能及時預見和糾正進修生可能出現的錯誤和不恰當的處置措施,避免可能出現的醫療糾紛。
3專題講座
急診醫學是一門交叉學科,既可能遇到棘手的呼吸心臟驟停,又可能遇到診斷困難的長期發熱,既可能遇到難以鑒別的急腹癥,又可能遇到須立即處置的高處墜落傷。因此,我們在臨床教學過程中,結合急診醫學的特點,每月組織1~2次專題講座,根據帶教教師的專長,在選題上既注重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理論教學,又注重對其進行的模擬操作訓練。如“心肺腦復蘇術、急腹癥的鑒別診斷、長期發熱、急性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急診CT閱片、視頻氣管插管”等專題講座,并將專題講座的知識點印刷成冊發放,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們將專題講授理論知識與臨床病例討論相結合,在專題講座結束后,緊接著進行臨床病例討論,由進修生歸納臨床病例的特點、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及緊急處理,最后由講課教師點評,進修生普遍反應講課有深度,臨床水平有所提高。
4床旁互動式教學查房
床旁教學查房是臨床醫學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傳統的床旁教學方法是進修生向帶教教師匯報患者病史、陽性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和治療措施,由帶教教師補充,最后由教師追問病史,補充查體結果,分析、歸納提出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意見。教師主動講,進修生被動聽,學習效率低,教學效果差。而床旁互動式教學法改變了這一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大查房時,每一位進修生都參與詢問病史,查體,分析,歸納提出診療意見,然后教師分析、歸納總結。進修生提問,教師解答,教師提問,進修生解答,通過進修生→教師→進修生→教師→進修生這種互動式教學,使教學效果大大提升,對提高進修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臨床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
進修生進修前多有數年的臨床經驗,通過入科前的統一培訓,一對一帶教,專題講座、床旁互動式教學查房以及考核,3個月后由科室主任簽署,醫院相關部門批準授予進修生處方權,進修生即可獨立值班,為確保其獨立值班期間的醫療安全,我們設置有二線值班醫師,進修生在獨立值班期間遇到棘手問題時,可請示二線值班醫師。經過一年的進修學習,進修生的臨床工作能力大大提高。對有科研潛力的進修生,我們還組織他們適當參與醫院的臨床科研工作,學習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規范和加強進修生繼續醫學教育是執業醫師不斷提高臨床診療水平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基層醫院醫師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 上一篇:急診醫學臨床教學改善建議
- 下一篇:救援醫學雙語教學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