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

時間:2022-04-19 11:29:02

導語: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隨著近年來衛生醫療事業水平的高速發展,對于醫生的要求也在日益更新與提高,如何為醫生提供良好的平臺去應對發展的需要,可謂是為繼續醫學教育提供了新的要求。開展醫學繼續教育的必要性便凸顯而出,而其對于每一位醫師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也體現出其重要的影響力。

關鍵詞:繼續教育;醫學;必要性;影響意義

近年來從國家到各地方衛生醫療管理機構都在適時的調整自己的繼續醫學教育政策,旨在于提高各級醫生的醫療診治水平,從而適應整體的發展形勢,也是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的發展的決定》采取的重要舉措。繼續醫學教育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在于利于其固有的形式提供良好的平臺滿足其在政策上和實際工作中的必要需求。

一、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

1.繼續醫學教育整體設計調整

教育的本身在于整體掌控,著力于“質量為先”的原則,是提升醫學班教學效果的基礎掌控所在。應通過各個部分體現,例如配置良好的師資力量、做好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和組織保障等,進行認真準備和精心規劃。應與課程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尋找有一定難度,新穎的、先進的學習內容及知識前沿,使課程有著豐富多彩的內涵和鮮明的主題。同時對于任課教師的講課準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圍繞醫學前沿技術,對授課內容精心籌劃。同時,及時、耐心、細致的和學員做好內容的溝通工作,將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以有效的形式向同行介紹和推廣。在師資配備方面,采用最合理的組合模式,即“老中青”相互融會貫通的形式。通過以往的教學實踐經驗,師資組合方式的有效調整是利于向各個層次的醫師傳授自己所需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有效組成部分。此外,僅僅圍繞“堅持標準、穩固質量”的指導思想,能夠積極主動的尋找課程班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問題及時制定改進的措施。結合學員反饋意見,進一步提高學員對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對全新的教學內容選擇和確定之后,對教學手段、形式和教學方法的優化,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環節。

2.繼續繼續醫學教育的目的所在

開展醫學繼續教育的原則,應時刻秉承“理論結合實踐、教學為臨床服務”,教學工作的開展應始終圍繞臨床實踐中所急需解決的熱點問題,這樣才能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課程教師應開展深層次、高起點的目標教學,并制定完成教學目標的專門的對策,對教學觀念不斷更新。在傳授知識方面,重視對思路和視野的進一步擴展,將課程教學內容側重于提高實踐操作技能水平和運用于實踐領域。這樣通過比較務實的課程設置,進一步豐富了教學內容,使教學效果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3.環境影響

繼續醫學教育是一個國際化的教育模式。美國把保持、發展和增進醫生的知識、技能和職業態度作為CME的摩的;法國,CME通常指完成高等醫學院的正規教育,獲得“醫學博士”或“??漆t學博士”的國家文憑。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在“繼續醫學教育繼續職業發展全球標準”中明確指出:CME的目標是保持、更新、發展和提高醫生自身知識、技能和態度,滿足病人醫療衛生服務需求。CME作為全球矚目的醫學教育組成部分,我國也正在根據自身的特點將其融入到現行的醫療衛生改制中去。接受變化不但是整體環境的大勢所驅也是我國積極改變的集中體現。

二、繼續醫學教育的深遠影響

1.面臨的機遇

在我國各項事業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與時俱進也是大勢所驅,新醫改方案提供了新的契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強調“充分發揮市醫院在危重急癥和疑難病癥的診療、醫學教育和科研、指導和培訓計策衛生人員等方面的骨干作用”;要“建設城市醫院對口之眼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制度”;要“加強醫藥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加強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培訓”,“健全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人員在崗培訓制度,鼓勵參加學歷教育”,“加強高層次科研、醫療、衛生管理等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強化繼續醫學教育”。調查顯示,自1991年衛生部頒發《繼續醫學教育暫行規定》以來,全國各?。ㄊ校?、自治區陸續下發了關于開展CME的通知、實施辦法或細則、管理辦法、考核與學分登記、授予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與政策。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全國各地都在積極的調整自身的實施策略,使我國的繼續醫學教育發展以軟著陸的形式積極迎接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與挑戰,如何在深化體制改革的同時利用政策加快發展,是當前繼續醫學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

2.現狀分析促使繼續醫學教育在整體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在我國傳統的醫學模式體質下,醫生畢業后便完成了其所有的學業任務,對于新的知識新的技術的掌控及認知完全憑借自身的意識去支配,從而造成了整體的學術氛圍不強,不但有悖于國策,也不利于實現“治病救人”的根本目的。體制的變化,使大多的醫師意識到學習是醫學發展的必要性。其中我們也經歷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階段,大家只是盲目于完成,而忽律了其正真的意義。隨著時間的變化,如何使真正的政策落實到位,使真正需要教育的人不只是單純的形式主義而是可以從中學到該有的、實現教學相長、有效溝通。就目前來講政策上給予了繼續醫學教育巨大的支持,以醫生晉升為主要的著力點,將醫生的切身利益與繼續醫學教育實現直接掛鉤,從而使其被動實現被教育。

3.我國繼續醫學教育發展趨勢

隨著終身教育這一概念的被肯定,使得全球各國都將繼續醫學教育作為自身的職業教育切入點,在50年代以歐美為首的繼教模式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中國作為世界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也將繼續醫學教育列入整體提升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意向中。在初期階段,作為主管部門重視程度不夠,使得其教育只流于形式,甚至在下級單位的執行過程中出現嚴重違背政策的現象,從整體上重視程度差是造成其延誤的根本原因。隨著其發展的必要性,主管部門轉變管理方式在各方面給予支持,并且轉變過往的單一政策為多方共同協同合作,促進我國繼教事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就目前本地區而言,各級醫療衛生單位都在積極配合政策的執行,將以往的單一教學模式,漸漸轉變成為多模式的教育體制(例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及手術示教等),這一重要的轉變使得我們的教育不在受時間、地域及內容的各種限制,將強制執行變為自覺主動積極響應。綜上所述,第一,目前我國的趨勢是力爭建立健全繼續醫學教育體系,并從政府、財政、人事、教育及科技部門積極入手形成多部門間的的支撐體系聯盟,為CME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制度與支撐體系的高效結合使得保障得到了依據。第二,我國各級醫生都希望加強自身的診療水平積極與海外的醫療界互通有無,因此大環境的影響也是無法避諱的。第三,意識轉變使得我們的授課質量在不斷提高,接受的知識也在不斷的擴大。在各方積極努力的環境下,希望我們可以共建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作者:韓爽 單位:天津醫院

參考文獻:

[1]方鐵紅,陳家應.關于發揮高等醫學教育資源優勢加強基層衛生人才培養[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

[2]莫若琦.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實踐和體會[J].醫學動物防制,2009(9)

[3]毛良,楊建平,劉奉.基層衛生人員繼續教育現狀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8(9)

[4]謝萍,張輝.加強繼續醫學教育監督管理,提高繼續醫學教育整體水平[J].繼續醫學教育,2007(32)

[5]莊冬云,王慧萍,謝波.加強繼續醫學教育管理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J].衛生職業教育,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