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臨床應用價值分析

時間:2022-03-06 04:53:58

導語:醫學影像臨床應用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影像臨床應用價值分析

【摘要】目的:通過分析MRI與CT診斷在腰椎間盤突出診斷上的應用,分析臨床治療中醫學影像技術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為對象,患者均經MRI與CT檢查,對比分析檢查數據與結果。結果:神經根受壓檢出率方面兩種檢查率對比差異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腰椎間盤突出陽性檢出率、相關象征方面MRI高于CT,CT在鈣化、椎間盤積氣檢出率方面CT高于MRI,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腰椎間盤突出臨床診斷時,MRI與CT檢查各具優勢,可以幫助醫生準確判斷病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縮短康復所需時間。表明臨床治療中合理利用醫學影像技術,可以輔助醫生開展治療,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醫學影像;MRI檢查;CT檢查;應用價值

1引言

醫院臨床治療中腰椎間盤突出較為常見,病情多發且嚴重,直接影響到患者正常生活。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劇烈疼痛,動作、幅度受限,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會造成骨層惡化,使得患者病情加重。臨床治療時盡快確診,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臨床中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便是醫學影像技術確診,包括MRI檢查、CT檢查,現將研究結果整理匯報如下。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臨床治療時100例患者均經MRI與CT檢查,臨床癥狀包括:不同程度的腰疼、一側下肢放射痛及坐骨神經痛等,患者身體活動受限,最終經手術病理性確診。100例患者中7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齡24~71歲、平均年齡(54.32±4.72)歲,病程0.5~4a、平均病程(2.28±0.47)a。本次100例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得到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排除存在嚴重神經系統疾病、對比劑過敏等。2.2檢查方法。MRI檢查方法:選擇GE光纖1.5T磁共振掃描儀,直接選取表面線圈。患者檢查時選取仰臥位,并先掃面頭部。患者腰椎間盤信號與椎體形態掃描通過常規矢狀位完成。全面觀察患者硬膜囊、脊髓受壓的情況,仔細檢查椎管各經線狹窄與否等。CT檢查方法:CT機選擇64排螺旋式,同MRI檢查一樣患者采取仰臥位,開始攝取定位圖像。觀察患者腰椎間盤形態與位置的情況,并對腰椎間盤的密度情況進行觀察。掃描時全面觀察椎體、椎小關節與椎弓情況。此外,評價患者椎管徑線與側隱窩情況,準確判斷病情。2.3評價指標。腰椎間盤突出陽性檢出率與相關征像。陽性檢出率=陽性檢出例數÷總例數×100%2.4統計學分析。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21.0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結果檢驗采用t。率(%)表示計數資料并利用χ2進行檢驗。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結果

3.1MRI與CT檢查陽性檢出率對比。MRI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CT檢查結果,檢查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所示。3.2不同檢查方式相關征像檢出情況。腰椎間盤突出相關象征方面MRI高于CT,CT在鈣化、椎間盤積氣檢出率方面CT高于MRI,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4討論

在臨床骨科治療中,最常見也較為多見的疾病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即(Lumba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LDH)。該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者單側或者雙側下肢麻木或疼痛,有時還伴有嚴重的腰部疼痛感。如果患者不及時進行治療,則有可能發生進一步惡化,在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影響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對于該病癥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一旦感到腰部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醫,及早確診,而且一旦確診,就要配合醫生進行下一步治療,如此不僅為腰準間盤突出癥的治療爭取到大量時間,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有一定的治療依據,增大患者治愈的幾率。而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檢查中,最常用的診斷方式為X線腰椎平片、CT檢查及MRI檢查等幾種方法。因為腰椎X線片檢查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檢查的靈敏性和特異性較低,在臨床檢查中用到的幾率相對較少;而CT檢查時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形態、大小和部位等情況都能詳細觀察到,能及時了解患者病情,便于下一步治療的進行;但是MRI檢查的安全性較高,它不存在任何放射性損害,不會產生危及患者身體健康的有害物質或射線。目前為止,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檢測上,對于應該采用CT診斷還是MRI檢查存在很大的爭論性。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經根受壓檢出率方面兩種檢查率對比差異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腰椎間盤突出陽性檢出率、相關象征方面MRI高于CT,CT在鈣化、椎間盤積氣檢出率方面CT高于MRI,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腰椎間盤突出臨床診斷時,MRI與CT檢查各具優勢,可以幫助醫生準確判斷病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縮短康復所需時間。表明臨床治療中合理利用醫學影像技術,可以輔助醫生開展治療,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劉繼勤.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影像技術,2018,30(02):38-39.

[2]張明.醫學影像學技術在現代醫學中的地位[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05):79-81.

[3]閆紅華,牟云森.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02):118-119.

作者:劉紅 單位:蒲城縣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