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進策略
時間:2022-06-07 10:35:36
導語:高校英語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扎實有效的實踐教學是師范生成才的重要基礎,但部分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不恰當運行造成了學生基本教育知識不扎實、課堂訓練僵化死板、見習環節敷衍了事、實習時期挫敗感嚴重等一系列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師范生培養的質量。正因為如此,地方高校應直面這諸多問題,從教育見習、課題研習、課堂訓練和教育實習四個主要實踐教學環節采取有效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范生入職之前必修的綜合實踐課程[1]。它對于師范生提高英語語言理論知識、深化英語教育教學理論、掌握教育綜合技能、了解中小學英語教育實際和基礎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且能最大限度地幫助師范生將理論和實際合二為一。實踐教學通常包括專業見習、課題研習、課堂訓練、教育實習環節,這四個環節在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培養過程中相輔相成、意義重大,但其在實施過程中,地方高校、實習學校和師范生三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英語專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因此,針對英語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對策十分必要。
一、改革英語教育專業見習,提升師范生的見習質量
(一)英語教育專業見習存在的問題分析
專業見習是大學教學計劃里的一個有機部分,是大學學習階段最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之一,是專業實習的前奏[2],其在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培養過程中至關重要。與教育實習不同的是,見習通常為期一周(個別院校每個學期一次),耗時較短,且以教師指導輔以師范生近距離觀摩為主,主要是在師范生進行專業教育實習之前,使其實時觀摩學習專業教師課堂表現及管理方式、了解學生基本特點、明確基礎教育的教育現狀,同時促進師范生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興趣,并從半參與者的角度提出新見解新思想,促使其在心理概念上向專業教師過渡。但在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的培養過程中,由于普遍認為見習環節可以等同于實習環節,會出現見習環節師范生力求學分而敷衍了事的情況,部分高校壓縮師范生專業見習時間、簡化專業見習流程,造成師范生對專業見習環節不熟悉、不了解。見習學校因為工作安排原因,對師范生的指導不夠,師范生見習還處于“看熱鬧”的狀態,無法進入“看門道”的境界[3],因而其作用也無從談起。造成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1.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課程內容繁重,專業見習時長一再壓縮;2.學院對于見習環節的重要性并無深刻認識,不少學校中的教育見習還處于可有可無、時有時無的狀態,見習次數少、頻率低、效率低的情況還比較普遍;3.見習學校對于師范生見習環節內容缺乏研究,最終導致指導工作無從開展;4.師范生缺乏課程意識、缺乏熱情,因而也未對完整的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系統了解。這導致英語教育專業見習問題叢生,質量效果大打折扣。
(二)英語教育專業見習質量提升策略
雖然教育見習僅僅是師范生進入教育實踐和師范角色的序幕與過渡,但其卻是師范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地方高校必須正視英語教育專業教育見習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從當前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教育見習所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出發,地方高校至少應從以下幾方面對其英語教育專業見習進行改革:一是地方高校要教育師范生端正見習態度,引導師范生樹立課程意識,明確見習意義,努力在見習過程中了解基礎教育現狀和學生施教特點,觀摩學習專業教師教育教學手段和管理方法,及時尋找指導教師進行交流、積極探索專業興趣、主動揣摩自我教育教學風格,進而向專業教師角色蛻變。二是地方高校一方面需要重視見習環節并做好頂層設計,將教育見習環節納入課程師范人才培養方案,對教育見習時間和目標進行合理安排與指導;另一方面要重視與見習學校建立互惠共贏的長期合作關系,完善機制,給予師范生充足的時間和機會進行有效見習與有效指導。另外,為了引導師范生重視此環節,地方高校應設置合理恰當的評估檢測體系,以評估其見習成效的方式,從側面督促師范生關注見習環節。三是地方高校要加強與見習學校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幫助見習學校明確見習內容,通過讓師范生深入學校教育教學日常活動,感知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熟悉基礎教育具體工作安排,在保證師范生不影響正常課程進度情況下,給予師范生更多的觀摩和交流機會,尤其是應安排有經驗的專業教師與師范生進行有效交流和觀后指導,使得師范生學有所得、觀有所獲,最終達到學有所用。
二、創新英語教育專業課題研習,提高師范生課題研習水平
(一)英語教育專業課題研習存在的問題分析
課題研習是指師范生依據個體所學,以見習環節的指導實踐為基礎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慮加以思考,形成課題并進行分析研究的過程。現今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加快,教育的創新發展更是離不開大量的“研究型”教師。所謂“研究型”教師指的是能夠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進取、不斷研究自身問題,從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質量的教師[4]。而課題研習恰好給了師范生在學習階段進行教育課題研究的機會,對師范生自身教育理念的深化、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的課題研習通常以確定選題、形成方案、搜集資料、開展研究和課題總結為主,其中首項的選題至關重要。但是在部分高校英語教育專業課題研究過程中,通常會出現師范生所選課題可研討性甚少、創新性欠缺、可行性不強的問題,加之教師指導流于表面、浮于形式,并未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如何有效選題并進行研究,從而導致師范生對專業課題研習的熱情驟減進而參與度不高。造成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師范生基本知識結構的系統掌握有所欠缺,英語基本知識結構不完整,系統性不強,導致無法有效選題。就英語朗讀及其研究而言,如果師范生自己都無法分清楚連讀、重讀、弱讀,就根本談不上對英語朗讀技巧進行比較研究。二是師范生實踐經驗的缺乏,同時也是專業見習敷衍了事帶來的弊端。選題的來源通常以教育教學問題及困惑為主,若無一定的實踐經驗則無法將所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聯系,進而發現問題并形成課題。三是教師的綜合分析指導不到位。教師忙于課堂進度或是自我提升而對師范生整個課題研習過程指導不夠,造成師范生研習熱情欠佳、研習技巧不足。正因為如此,英語教育專業課題研習過程問題不斷、效果不佳。
(二)英語教育專業課題研習水平的提升策略
課題研習是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及上,課題研習承接專業見習,使見習實踐有效結合教育理論;及下,課題研習為課堂訓練提供可行方案和整改措施。因此,地方高校及師范生應重視英語教育專業課題研習過程中的問題并采取有效解決措施。從現今地方高校英語教育課題研習出現的問題及其成因出發,其改革措施應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師范生自身要穩打穩扎,完整掌握英語學科專業知識,包括英語語言知識(語音、詞匯、語法、時態、語態、話題等)和英語語言技能(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翻譯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等),力求在基本功方面過關,這些基本英語學科專業知識是進行課題研究的基礎。二是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教師應重視課題研習并教授師范生課題研習的方法技巧。就師范生的課題研習而言,選題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選題是否具有研討性、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及內容是否具有創新性都需要縝密的思維和嚴格的商討。就英語小課題研習而言,當下最流行的英語小課題研究可選題目中的“中學課堂全英授課的研究”和“提高中學生聽說能力策略的研究”,二者相比,后者則更具有可行性。因為在中學課堂,絕大多數偏遠地區英語教師更傾向于采用英漢結合而不是全英授課的方法,此法便于學生準確理解和有效學習。由此可見,全英授課雖具有研討性但其可行性不高,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課題理論與教育現實相結合的思維方式,不囿于教材、不困于課堂。三是教師和師范生也應關注教育實事,聚焦教育熱點,基于實踐基礎發掘創新點,為課題研習增添亮點。
三、優化英語教育專業課堂訓練,增強師范生課堂訓練實效
(一)英語教育專業課堂訓練實踐存在的問題分析
課堂訓練是師范生進行系統教學實踐的基礎。于師范生而言,儲備充實且結構完整的教育知識是進行教學實踐的基本要求,但實時有效的課堂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經過長時間的知識積累和實際觀摩,需要一定的平臺去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以便將自己的所學知識轉化成技能,進而養成自我所獨有的教育風格。在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培養過程中,英語作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語言,其課堂訓練通常以學生自主授課、教師講評為主。但是在這個階段,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所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課堂訓練手段僵化、課堂訓練思維固化、課堂訓練內容單一化。當前課堂訓練選題大多以初中生課本為主,且通常圍繞閱讀訓練,以人教版初二上冊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5]為例,師范生總傾向于選擇單一的新課語法點wanttodosth(wouldliketodosth)進行語法講授,無法重點突出其他課型訓練,例如語音訓練、聽力訓練、口語訓練等。再者,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在課堂實際操作過程中,其講授對象為同級師范生且其知識層次高于初中生,因而師范生無法發現在其動態講課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板書的整齊度、字母筆畫的順序、標題首字母大寫等,結果導致課堂訓練失去了動態監控、實時調控的作用。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1.教師對師范生選題不做過多約束和要求,且并未形成完整的評價系統,因而師范生選題傾向于容易化、簡單化,一般會選擇以最易操作的新課訓練為主;2.由于課堂訓練內容過于單調,師范生在內心不重視課堂訓練,導致在課堂中教學訓練手段死板僵化,不具新意。正是因為如此,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課堂訓練并無太大實效。
(二)英語教育專業課堂訓練實效提升策略
能力的培養必須經過實際的訓練。課堂訓練質量的高低嚴重影響著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系統教學實踐的效果,地方高校及師范生應關注英語教育專業課堂訓練現存問題,并著力尋找提升課堂訓練實效的策略。就現今英語教育專業課堂訓練存在的問題而言,地方高校教師及師范生應從以下幾方面對課堂訓練環節進行優化:1.在師范生方面,一是重視并嚴肅對待課堂訓練,杜絕選題單一化、敷衍化,并在此基礎上將所學教育教學技巧融入課堂訓練中,注重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現代教育手段與課堂內容有效結合;二是在課堂訓練中,采用錄視頻的方法有意識地動態監控自己的課堂訓練過程,以此進行有效反饋,從而發現不足,例如板書潦草、語句不清、教態不自然等細節問題。2.在地方高校教師方面,首先,給定的課堂訓練內容要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約束性。就英語教育專業來說,通常情況下,教師會以某一版本的教材為內容,要求師范生自主選定所講內容,但對于課型和組織形式并無確定要求,這會造成選題單一化,從而影響訓練實效。由此可見,教師給題時如果約束性不強,學生選題易偏向容易化、普遍化。因此,教師在給定選題內容時,對于每種類型的課程和模式都應有所涉及,加強約束性,并且在師范生課題實時訓練過后及時給予有效指導和反饋,使師范生及時發現問題并改正。其次,教師應教導師范生聯系實際教學經驗,發散課堂訓練思維,在課堂訓練手段和方式上提出新思路、新見解。最后,教師應建立完整系統的課堂訓練評價標準,間接督促師范生有效選題,從而提升課堂訓練實效。
四、革新英語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確保師范生教育實習效率
(一)英語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環節存在的問題分析
教育實習作為培育師范生的核心實踐教學環節,具有師范性、實踐性、綜合性、基礎性的特點,同時對培養師范生從師任教,促進其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具有積極作用[6]。師范生通過教育實習能提升自身能力,鍛煉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加深對實際教學的認知,這有利于豐富師范生的個人素養并激發其潛能[7]。英語教育專業教育實習于師范生的重要意義毋庸贅述,但是由于各種因素,英語教育專業教育實習效率欠佳,地方高校應就目前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的教育實習實際采取革新措施以保障實習效率。目前英語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師范生自身(思想上和行動上)準備不充分,自主訓練動機不強,基本功不過硬,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匱乏,造成教育實習師范性不強、示范性不足,不能充分體現師范教育的特殊性。2.地方高校對于師范生教育實習的安排不到位,實習時間過短且實習時間段安排不合理。部分高校允許師范生自主實習,此舉帶來的后果是高校無法對師范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和考核監督,加之對師范生的指導體系和評價標準不完善,使得師范生的教育教學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實習效果無法得到全面保障。3.實習學校對于教育實習組織工作不夠重視,浮于形式,師范生得不到充分鍛煉和有效指導,對于從教案設計到課后反思的整個教學流程都無法有一個全面性的考量和把握。造成以上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師范生自主訓練動機不強,未能明確教育實踐的任務目標及其重要意義;二是地方高校對于教育實習的重視以及支持力度不夠,時間安排不夠合理(英語教育專業實習一般會安排在第七學期,這時部分師范生為考研、公考等做準備而對實習持無所謂態度);三是實習學校害怕由于師范生經驗不足而耽誤學生的課程進度,故而無法給予師范生充分的實踐機會,致使教育實習流于表面而無實效。
(二)英語教育專業教育實習效率提升策略
教育實習是中等師范學校和高等師范院校高年級學生到初等或中等學校進行教育與教學專業訓練的一種實踐形式[8]。教育實習的目的是使師范生在相關教育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了解教育現實、親歷教育實踐、培養教育實踐技能、生成教育理念[9],其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有著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必須正視自身在英語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從以下方面入手革新教育實習,以提升實習效率:1.在師范生自身方面,首先要明確教育實習目標及意義,做好充分準備——不僅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而且要有充分的實踐準備。師范生在思想上應該有良好的師范意識、教師職業意識,對教育實習要有明確的認識;在實踐上要掌握好基本功,開展好專業見習課題研究以及有效課堂訓練。在實習期間,師范生與指導教師應進行及時溝通交流,對于自身的教姿教態、教學設計、課堂管理中的困惑要虛心求教并自我反思。2.在地方高校方面,首先應當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時間并合理安排師范生的實習時間段,以確保實習不會被其他考核所影響。其次,加強新的教育實習基地建設,為師范生提供充足的教育實習機會,并保持與實習基地的日常聯系,增強兩校之間的交往,使雙方能夠長久地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真誠合作的互惠關系,盡可能使師范生在教育實習環節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再者,地方高校應該加強對教育實習的指導監控和實時考核,從側面督促師范生重視教育實習環節。3.在實習學校方面:培養合格穩定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10]。一支合格的、穩定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對于師范生有效實習至關重要。實習學校應選用具備較高專業素質、良好道德品質、較強責任心以及具備豐富教學經驗和一定溝通協調能力的教師作為實習指導教師,使實習生明確教育實習對英語師范生的意義、掌握相關指導與管理技能,做到以老帶新,培養年輕實習指導教師,壯大實習指導教師隊伍。綜上所述,就目前情況而言,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師范生培養過程中的四個實踐教學環節均存在或大或小的問題。地方高校、實習學校及師范生應齊心協力共同探索并創新以“見習、研習、練習、實習”為主的“四習結合”實踐教學模式,共同促進高質量高水平教師隊伍的長遠發展,共同營造適合師范生專業成長的實踐氛圍。
[參考文獻]
[1][6][10]張哲華.地方高校英語師范生教育實習問題與對策[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12):53-56.
[2]佚名.專業見習定義[Z].
[3]葛慧.高職師范專業教育見習的改革問題研究[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108-111.
[4]陳思靜.小課題研究在高師院校教育實習中的探索[J].高教論壇,2019(2):56-59.
[5]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圣智學習集團.英語(八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7]李慧.地方高師院校教育實踐管理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9):12-13.
[8]佚名.教育實習定義[Z].
[9]李娟,王燕,崔鴻.對師范生教育實習指導的思考與建議[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0):71-86.
作者:李軍靠 王明慧 單位:延安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上一篇:風險投資與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
- 下一篇:金融統計發展策略分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