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堅守與背叛
時間:2022-05-01 03:42:00
導語:剖析堅守與背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海上花列傳》是韓邦慶所著的一部各方面成就比較高的狹邪小說。《海上花列傳》中描寫了眾多的妓女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采取吳語的方言形式刻畫出人物的個性。本文主要研究對象就是針對趙二寶這個人物進行分析。首先就是她在當時的那個社會里面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的堅貞,采用對比的方法說明其存在的原因,當時圍繞在她身邊的人的背叛。堅守與背叛的完成讓她這個人物形象顯得真實而飽滿。
關鍵詞:趙二寶;堅守;背叛
《海上花列傳》作者韓邦慶,以花伶儂的夢為開頭結尾,假托是夢中所作。全書共六十四回,1894年出版。以趙樸齋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所為為線索。十七歲的趙樸齋到上海拜訪娘舅洪善卿,游逛青樓,少不更事,沉溺于此。被娘舅下逐客令趕走,但是他并沒有回家,而是繼續留在上海,沉淪至“拉洋車”。他母親和妹妹到上海找他,經歷種種,他妹妹也淪為妓女。在這個過程中間,以洪善卿為穿插人物,描寫了形形色色的妓女和名士形象。
這部小說以“始寫妓家,暴其奸譎;十里洋場,風塵花屆”而引起轟動。受到后來諸如胡適,魯迅,趙景深等人的好評。
魯迅“記載如實,絕少夸張,則顧能自踐,其寫照傳神,屬辭比事,點綴渲染,躍躍如生之約者矣?!雹?/p>
胡適認為“《海上花列傳》是一部文學作品,富有文學的風格與文學的藝術。它的長處在于語言的傳神,描寫的細致,同每一個故事的自然發展,讀時耐人仔細玩味,讀過之后感覺深刻的印象與悠然不盡的余韻。”“傳神”就是寫社會實際生活的情理,主要是指通過一個人物的外在形狀畫出他的內在世界和他的個性特征。
本部小說采用吳語寫成,胡適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他認為“方言的文學所以可貴,正因為方言最能表現人的神理?!盼睦锏娜宋锸撬廊?;通俗官話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語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活人?!雹?/p>
趙景深認為《海上花列傳》中所寫人物有影射現實的功能,并且認為“書中所寫人物,各有個性,用吳語寫作尤能逼肖說者的神態?!雹?/p>
葉晝認為:好的小說“可與天地象終始”,小說的生命力源泉就在于它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在于它的真實性。④魯迅也稱其“平淡而盡自然”,“較近于寫實”。
所以,后來的評價者認為《海上花列傳》無論是從思想性還是藝術性來說,都是近代狹邪小說中最好的。
一
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打開了封建主義中國長期關閉的大門,隨后世界各帝國主義國家相繼入侵,使中國逐步淪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畸形社會。中國處在一個大轉折,大變革的時期。在這個大轉折的時期,歷史賦予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許多新的內容和特色。當時的文學界出現新舊并陳,多變復雜的特點。
就小說界方面看,在鴉片戰爭以后的幾十年間,出現了一大批資產階級革命派和資產階級改良小說,同時也出現了《品花寶鑒》《花月痕》《樓中月》《海上花列傳》等被稱為“狹邪小說”的作品。這類小說在胡適看來,只是供一般讀者消遣的書,讀時無所用心,讀過毫無余味。
晚清時期封建道德崩潰,官僚,文士視狎妓為平常之舉,他們甚至把妓院看作是重要的交際場所,另外,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畸形發展,十里洋場,妓院林立,燈紅酒綠,狎妓成為這種社會都市生活內容之一。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也指出《紅樓夢》之后,繼作極多,直到道光年中,《紅樓夢》才談厭了,但要敘常人之家,則佳人又少,事故不多,于是便用了《紅樓夢》的筆調,去寫優伶(戲曲演員)和妓女的故事,場面也為之一變。
《海上花列傳》在人物描寫方面,以普通士妓的情海波瀾為主,客觀的描述當時的生存世相,文化氛圍上不刻意求雅,而凸現歡場生活之俗。里面的人物近乎本真的生存著,掙扎著。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生就的命運,作者以個人的生活經驗為背景。在本書中描寫了多個不同個性的女性形象,在本書中當時的士子和妓女平常的娛樂活動不過是坐馬車,買東西,逛園子,叫局子吃花酒,反反復復,顛來倒去不過就是這些平凡瑣屑的事情,三教九流的人物就從容的在這些平凡瑣屑的事情中忙碌著。在這些日常的生活中人物性格得到充分的體現。人物形象也在作者白描技巧和吳語對話中得以展示。
二
《海上花列傳》中描寫了眾多的妓女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采取吳語的方言形式刻畫出人物的個性。黃翠鳳的辛辣,張惠貞的庸俗,衛霞仙的好口才,吳雪香的憨厚,周雙玉的嬌,陸秀寶的瘋浪,李漱芳的癡情,沈小紅的潑辣,阿珠的勢力,趙二寶的癡情,忠厚……在這眾多的女性妓女形象中作者以客觀的筆調描寫出她們生存的狀態和命運。
在這些職業出身的妓女群里面有兩個妓女顯得特別,就是直接從鄉村來到上海成為這一職業中一員的張秀英和趙二寶。張秀英年齡19歲,趙二寶年齡15歲。和職業的妓女相比,趙二寶的癡情沒有李漱芳的癡,沒有沈小紅的潑辣,沒有衛霞仙的好口才,沒有吳雪香的憨態,沒有周雙玉的嬌媚。趙二寶是為了尋找哥哥和母親一起到上海,張秀英是作為趙二寶的閨中伙伴陪同她到上海尋找哥哥。二人在尋找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因由二人同時作了妓女職業中的一個。作為一個從鄉村來到都市的女孩子,趙二寶有著不同于職業妓女的純樸和良善。在文中她的出場也較其他妓女晚,在第二十九回“間壁鄰居尋兄結伴過房親眷挈妹同游”,趙二寶第一次出現。對于趙二寶的介紹就用了一句話“幸而樸齋妹子,頗能當家”,和前面他的母親形成對比,“這趙樸齋的母親洪氏,年僅五十,耳聾眼瞎,柔懦無能。”從而說明趙二寶的獨立和能干。
趙二寶年幼失父,在一個沒有父親的家庭,無父結構不僅僅是失去一種長輩的庇護,同時其獨特空間為外來因素的介入提供了條件。哥哥到上海一去不回,等于說是家中沒有了男子的支撐,在去尋找哥哥的過程中,說服同村的張秀英和自己一起去,顯示出了趙二寶獨立自主的一面。后來洪善卿到旅館和她母親生氣斷絕親情關系,她自己就正式掛牌“趙二寶寓”成了妓女中的一員。先是遇到施瑞生,由于張秀英吃醋,趙二寶和施瑞生少了聯系,后來遇到最讓趙二寶動情的史天然史三公子。此人在趙二寶眼里風流倜儻,溫文儒雅。在認識之后不久二人就同居,私定了終身。并且史天然以鄭重的方式拜見趙二寶的母親,在當時大家的眼里他們是被看好的一對。
小說中也描寫了,士妓之間除了逢場作戲的人之外,比較有情有意的幾對。沈小紅和王蓮生兩個人之間可以說是比較情深意重。張愛玲在考證《海上花列傳》的人物關系時候,甚至說他們兩個人是由愛情存在的。后來由于張惠貞的出現二人關系破裂,但最終張惠貞也沒有能和王蓮生結成正果。李漱芳和陶玉甫二人可謂是心心相印,但最終也無法逃脫陰陽兩界相隔的悲劇。周雙玉雖然和朱淑人結婚,被騙的周雙玉大鬧朱淑人要二人同時自盡。最終修成正果的就是趙桂林和方蓬壺。在他們看來人與人的交往已經不僅僅是一種交往,而是一種生存的狀態和生存的哲學?,F代的欲望引誘她們難以拒絕。
三
趙二寶從鄉村來到都市,首先面對的就是都市的繁華,熱鬧,和都市中同齡女孩的生存方式。在這個逐步接觸了解的過程中,她開始遺忘了自己的鄉村身份,向往這個熱鬧繁華的都市。拋棄了自己以往生存的鄉村文化,開始向往和融入都市的文明。但是在這個融入的過程中又有諸多的不適應。作為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子,趙二寶在繁華的都市里勇敢的承擔起了贍養母親和哥哥的義務,因為哥哥拉洋車是沒有辦法養活她和母親的。
從鄉村來到都市,她沒有任何生存的技能存在,琴棋書畫這些技能她沒有,所會的那點針線女紅在這個物欲的都市有沒有用武之地。索性還有青春的資本和一個健康清秀的體魄。作為哥哥的趙樸齋喜氣洋洋的為妹妹掛上“趙二寶寓”的招牌。
在當時的社會中,宗法制的父系文化占主導地位。作為妓女這個行業,依然或多或少受到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在常態的社會生活中,男性眼中的女性,其全部的價值就是女性的性功能、生育與滿足男子的性要求。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性,同時也就意味著父系文化傳承的超穩定性,尤其是在婚姻問題上。二十世紀初的中國,閉關鎖國的封建主義被打破,但是并沒有改變多少人們的觀念。
作為一個女孩子,無論如何是擺脫不了嫁人的宿命,擺在她們面前的問題是嫁一個什么的人,尤其是在風月場的女孩子。怎么樣才能找到一個好的歸宿,找到一個情投意合的人。
史天然(史三公子)與趙二寶是個福音,當他們二人相好的時候,趙二寶得知有可能成為史天然三房妻子中的一個時,心里面多的是對他的憧憬和向往。二人相好之后,史天然表現出來的氣勢和風度對趙二寶來說是足以讓她死心塌地以身相許。
所以當史天然回南京之后。趙二寶以自己的真誠,癡情,純樸,忠厚堅守著對史三公子的從一而終,在那些日子里面,趙二寶幻想著自己做新娘的愉悅和幸福,幻想著屬于自己的美滿和和睦。趙二寶選擇了堅守。堅守一份她認為的天長地,堅守一個在她看來無限美好的將來。對于一個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的妓女,遇到一個性兒浹洽,意兒溫存,舉止行為又溫厚和平,高華矜貴的人是何等的幸運。在她自己看來,選擇用自己的癡情來等待一份婚姻。她的這份堅守是她幸福的寄托,是她將來的保障。
只是她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的地位。這份堅守還有什么意義呢?
四
父系文化社會傳統中,在一個家族里面,無論是嫡出還是庶出,一旦你和一個家族聯系在一起,你就有責任和義務發揚和光大你所屬于的家族,求取功名是一種方式,聯姻是另一種方式。作為家中的男子,除了發揚和光大自己的家族之外,還擔負著家庭傳種接代的責任,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史天然作為一個傳統社會中的男人,有著一份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當他在上海的時候,融入了當時的那個大的社會氛圍,無所事事,每天喝花酒,打茶圍,逛園子。在上海養病期間,遇見了來自鄉村的趙二寶。趙二寶的純樸,清新不同于那些訓練有素的妓女,二人相見之后,目挑心許,定情之傾,契合情投。
這所有的一切對于史三公子來說是一種自然。但是在趙二寶的眼里,史天然代表一種都市的文明。但是在是天然這里,遇見一個自己心儀的不同于其他的妓女,是他自己的選擇。因為在宗法制的父系文化中,男子在選擇自己的另一半,尤其是在妓院這種地方,男子的選擇具有極大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女性對于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發泄和傳宗接代的工具。
史三公子最終沒有擺脫家族給予他的安排,無論他是自愿也好,被逼也罷。在他,是沒有考慮他的相好趙二寶的。趙二寶對他來說不過是上海一個風花雪月的夢,離開時候的纏綿悱惻我們猜測有多少的真情實感。但是那些纏綿的動作和溫軟的話語打動了心高氣傲硬的趙二寶。
只是后來,當他在揚州明媒正娶另一個姑娘完成了他的婚姻的時候,同時也完成了對趙二寶的背叛。
五
堅守與背叛,不僅僅是兩個人的故事,更是兩種文明的較量。一個人遭遇另一個的背叛,在他的背后是一種文明和勢力的背景。當鄉村文化遭遇都市文明的時候是一種潰敗,在趙二寶遭遇史天然時是一種背叛。盡管他的堅守中表現出一種女性的自尊和獨立。但是這些自尊和獨立在現實面前顯得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史天然對于趙二寶來說,仿佛水面的泡沫的短暫光亮,殘留的記憶只有遺憾。
海上花不過是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在日常的生活場景和狀態下,每個人都在恣意的揮灑自己的青春,沒有人去在意她們笑容背后的哀愁痛苦。只是趙二寶在“思來想去,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暗暗哭泣了半天,覺得胸口隱痛”之后,趙二寶還能走多久?
注釋:
①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
②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上海:上海出版社1980年
③趙景深《中國小說從考》濟南:齊魯出版社1890年
④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參考文獻:
[1]韓邦慶《海上花列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2]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3]張愛玲《海上花開,海上花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范伯群《海上花列傳:現代通俗小說開山之作》發表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3期
[5]趙景深《中國小說從考》濟南:齊魯文學出版社1890年
[6]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0年
[7]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 上一篇:透析雷雨的悲劇特點及根源
- 下一篇:詮釋都柏林人的頓悟手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