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的科技倫理思想詮釋
時間:2022-05-16 08:53:00
導語:錢學森的科技倫理思想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錢學森社會倫理職業倫理
[論文內容提要〕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是愛國知識分子的典范,在他的科研事業和學術研究中蘊含著豐富的科技倫理思想,研究錢學森的科技倫理思想對建立高尚的科技倫理,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錢學森的社會倫理思想
(一)“我是中國人,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p>
舊中國的貧窮落后與“東亞病夫”的形象使錢學森在青年時代就立志要用知識改革社會,拯救民族。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明白:人當勤奮努力,才能改善國家的現狀,每個人都有責任為使國家強盛而努力。他在赴美留學時就立下了學成必報效祖國的錚錚誓言。
在1950年一1955年爭取回國的5年時間里,錢學森受到美國政府的拘捕、監視等種種迫害,但他毫無畏懼,沖破重重困難和阻力,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祖國。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的艱苦歲月,錢學森同其他科學家一起,白手起家、勇挑重擔、歷盡艱辛、頑強拼搏、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在戈壁灘上終于發出了讓世人震驚的響聲。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為祖國和人民服務,是科學家的基本職責。錢學森說:“我是中國人,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一句樸實的話語,卻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熱情,同時也充分體現了錢學森報效祖國、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他回顧在美國的經歷時說:“我在美國的20多年中,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日后回到祖國能為人民做點事。”這種報效祖國的偉大精神力量,驅使他更加勤奮學習和工作,以致在祖國的科學事業中做出了杰出貢獻。1991年,在授予錢學森同志“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儀式上的講話中,稱錢學森“是一位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不移地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戰士”,“是我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范,他的經歷體現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追求進步的正確道路”。
(二)科學應與政治相結合
科學工作者要有堅定地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為祖國為人民服務。在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時,錢學森指出:搞政治的要懂一點科學,搞科學的也要懂政治??茖W應與政治相結合,科技工作者只有堅定的政治方向,才能與時俱進,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錢學森自回國后,就始終保持與黨中央一致。國家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建國初期,為了加強我國的國防建設,回國不久錢學森便和其他科技工作者一道致力于火箭、導彈和航天技術的研究,以及他后來提出的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法,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總體設計部以及建立社會主義建設體系結構等,都是緊跟政治方向的。他把個人的理想同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始終堅持祖國利益高于一切。
錢老的這種科學應與政治有機結合的觀點告訴我們:科技工作者不僅要進行科學研究,還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同時,搞政治的領導者也要高度關注科學,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三)“人民給了我們科學知識,作為一個科學家,有責任再把科學知識還給人民”
科學技術要用來服務社會、造福人類。這是科技倫理思想的核心問題和價值取向??萍脊ぷ髡呤强茖W技術的載體,擁有更多的專業知識,被認為是科學的化身,這就要求他們要通過自身創造性的科研活動來有效的服務社會、造福人類。錢學森認為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是全人類的財富,它應該成為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他多次強調:“人民給了我們科學知識,作為一個科學家,有責任再把科學知識還給人民,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社會義務?!闭沁@種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倫理道德使得他為人類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他的系統工程和工程控制論,對整個人類社會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貢獻;他提出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不僅具有普遍的理論意義,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應用意義,能有效的組織管理科學技術工作,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福利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如何利用科學技術更好的為人類造福,錢學森認為:“科學技術人員要關心科學對社會的影響”,“對于我們的科學技術,我們做的成果怎么樣造福于國家,造福于人類,我們是有發言權的。我們應該來考慮這個問題,而且當我們有了一種認識的話,我們應該宣傳這些成果對于人類的幸福是直接相關的”,“我們的工作很可能在某些方面對于我們全國、甚至對于全世界是有影響的,作為一個科學技術人員心胸不應該那么狹小,而是要看到全國、全世界。”
(四)“每一個科學技術工作者都有科普的責任”
錢學森不僅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熱心和善于宜傳普及科學新知識的科普大師。他認為讓普通民眾獲得科學知識并了解現代化科學技術,喚醒民眾參與科學,對于促進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培養和造就優秀的科學人才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他認為科學普及實際上是一個改造社會的任務,“沒有科學技術知識,很難設想我們怎樣來建設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最后實現四化。所以,讓人民大眾有科學知識,理解現代化科學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p>
錢學森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出,科學普及是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他倡導科學普及,重視科學普及工作,他自己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總是抓住一切機會把自己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傳授給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科技人員。他號召:“一定要把科普當成一項偉大的戰略任務來抓,每一個科協的會員,每一個科學技術工作者都有科普的責任。”因為科學普及的作用,不僅僅在于把深奧的科學知識通俗地介紹給人民大眾,以此來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而且還在于它往往會開創一些嶄新的科學領域,從而推進科學的發展。
二、錢學森的職業倫理思想
(一)嚴謹治學、求實創新,執著追求、獻身科學
嚴謹治學、實事求是、追求真理,是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質,是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和發展的內在要求。錢學森治學嚴謹的學風可以從著名的《錢學森手稿》一書中得到充分體現,他的每一篇手稿都是字體工整、書寫標準、制圖規范。他每做一個課題,都要認真做文獻調研,并將其消化吸收加以創新。他的博士論文本來導師已給他提出了清晰的思路,只要加以論證,就能夠輕而易舉地拿到學位。但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嚴格要求自己,搜集文獻資料,進行分析計算,再找出前人的優缺點,開拓創新、自己建立數學模型,進行求解。
千百年來,人類為追求真理付出了巨大代價,它又促進了人類的生存發展。人們也總是把追求、尊重、信仰、堅持、捍衛、獻身同真理聯系在一起。錢學森在悼念杰出的科學家郭永懷院士時說過:“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論,一方面是火熱的斗爭,是冷與熱的結合,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里沒有膽小鬼的藏身處,也沒有自私者的活動地,這里需要的是真才實學和獻身精神。”f8]從這段話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真理的理解與態度。在獻身科學的道路上,他從來沒有投機取巧,走捷徑或馬虎從事。他認為科學道德的核心問題是追求和維護真理,對于弄虛作假者應嚴厲處罰。在《科學技術工作的基本訓練》一文中他指出:“科學是嚴肅的、嚴格的、嚴密的、是不允許馬虎的,所以科技工作者必須首先有良好的科學工作習慣,要有條有理?!盵9]正是這種精神使他奠定了廣泛而堅實的科學基礎,掌握了打開科學之門的鑰匙,找到了攀登科學高峰的云梯。
錢學森在他的科研事業中始終站在世界科學技術的前沿,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不懈追求,勇于探索。他敢于想前人沒有想過的事,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于攀登前人沒有攀登過科學高峰。他在世紀之交的一次談話中指出:“我們不能死抱住過去的教條,要根據新的形勢、新的實踐加以發展。強調創新,這就抓住了科學研究工作的本質?!?/p>
(二)把培養人才作為自己的崇高使命
錢學森一貫重視人才的培養、發現和使用,他始終把培養人才作為自己的崇高使命。建設社會主義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他認為把最合適的人放在最合適的職位或崗位上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他認為中國的教育應該注重培養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專門人才,以適應和滿足我國經濟建設的需要,同時還要培養一批高級的綜合人才或通才,也就是帥才或將才,這些人能夠從事和組織綜合的創造性的研究,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科學繁榮和社會進步能作出開拓性的貢獻。為此,他倡議設立“中國青年科技獎”,目前此獎在我國科技界已經產生了巨大影響,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錢學森認為事業造就人才,人才開創事業。他很重視識別人才、使用人才、培養人才和鍛煉人才。歷史證明,錢學森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的舉薦,對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的舉薦,不僅是慧眼獨到的發現,而且是非凡的科學預見,同時也是對我國航天事業的一大貢獻。
(三)團結協作,民主集中
任何科學研究都是一項社會活動,必須有集體間的交流和研討。錢學森始終認為學術討論要“百家爭鳴”、“百家齊放”,大家都是平等的,在學術探討中充分發揚民主,可以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在民主的基礎上實行集中。科技工作者要團結合作,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自覺維護學術民主,在科學領域中搞封建割據、情報封鎖是不道德的行為。錢學森強調指出:“學術討論是非常重要的”,“學術工作就是靠互相促進,就要交流,而且要提倡有什么說什么。”發揚學術民主,團結協作,實行民主集中,是錢學森組織科學攻關慣用的基本方法,如在我國導彈事業的草創時期,為了突破技術難關,每個星期天下午都要開討論會,大家暢所欲言,攻克了一個個難關。
(四)“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錢學森始終把事業和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名利看得很輕,他的行為正如他所說的:“我姓錢,但我不愛錢?!薄包h和國家給我的榮譽已經很高了,不要把榮譽都堆到一個人的頭上,務必將這一榮譽授給他人?!卞X學森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一個有杰出貢獻的科學家,不僅淡然榮譽而且淡然物質利益。1994年,他把100萬港元的獎金全部捐給了西部治沙事業,而他始終過著節儉的生活。為了潛心研究科學,他要求除掉頭銜,抓緊一切時間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和現代化建設專心工作。為此,他甘于不高的職位甚至清貧的生活,這是一種難得的倫理境界,原本有著優裕的生活條件,沒有什么壓力使他必須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發明,他只是出于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出于一種為國計民生效力的倫理境界,錢老的這種高尚品德正所謂是:“未出土時先有節,待到凌云更虛心?!?/p>
三、結論
“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2007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錢學森的頒獎詞,這是對錢老最好的寫照。錢老的貢獻不僅僅在于他在科學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提出了前瞻性的預見和設想,把人類的科學事業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他高潔的品德已成為社會的楷模。他高尚的科研道德倫理觀將永遠激勵著人們,為新的歷史時期建立高尚的科技倫理,推動人類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上一篇:地稅局季度工作小結匯報材料
- 下一篇:農民繼續教育與農村社會控制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