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學課堂趣味教學分析
時間:2022-08-06 09:09:49
導語:高中政治哲學課堂趣味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傳統的政治課程內容較為空洞抽象,教師講解起來也較為枯燥,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的趣味教學進行了有益探索,分析了趣味教學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開展高中政治哲學課堂趣味教學的有效策略,讓學生愛學、樂學。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哲學;趣味教學
著名哲學家赫爾巴特說:“教育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之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個階段都能連貫的表現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動。”思想政治課在高中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時它又很枯燥乏味,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增加課堂上的趣味性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也有利于創造和諧、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維系起更加緊密的師生關系,使思想政治課教學達到生動、互動、主動的教學效果。隨著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的深入,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高中政治哲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在結合自身實踐不斷探索比較趣味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愉悅學習。
一、漫畫教學法
漫畫的一個特點是趣味性,也就是滑稽、幽默。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漫畫,能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用漫畫印證教材內容的正確性,直觀而形象,便于學生加深對教材中基本概念觀點的理解,同時對活躍課堂氣氛,啟迪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一定成效。比如,在教學《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幅漫畫:畫上兩個人在制作一張長條凳,兩人面向相反的方向,一人拿著一只腳往凳子上安裝,結果是一個裝向上,一個裝向下。大家看了都覺得很有趣,議論紛紛,而且有的同學已經開始翻教材了,還有同學組織著語言,努力準確地表達自己在預習中了解到的觀點。這樣一來,大家終于明白了它要說明的道理:處理問題時要注意統一和對立的關系。幽默的漫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主動參與課堂的學習中,進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故事教學法
在我國,有許多成語典故言簡意賅,有著深刻的哲理且千古流傳。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引用典故,使抽象的理論形象生動,使深奧的道理淺顯易懂,既能催人深思,給人啟發,又不失為一種活的興趣材料。比如,在講“矛盾”這一概念時,我先請學生講述“自相矛盾”的成語故事,然后讓學生回答:“矛與盾之間有什么關系?如果沒有矛,盾有存在的意義嗎?”這樣很輕松地引出哲學上矛盾概念的含義,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古今中外的故事都能給予我們思辨、啟發,都能給課堂帶來生動的體驗。
三、懸念教學法
余秋里說過:“人生的吸引力主要由懸念構成。”很多人喜歡看偵破小說,偵破小說最能吸引眼球的地方就是作者制造的懸疑。把懸念設置到政治課的開頭,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跟著老師一步步破解懸念背后的真相,期盼著透過現象見到本質。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歌曲教學法
在內容較為枯燥的政治課中,引進一股音樂的清泉,會讓人耳目一新。在教學“政治生活”第三單元“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時,我放出了《雪中送暖》這首歌:“漫天風雪,人心惶惶,看天蒼蒼,大地白茫茫,淹沒了多少希望,愛的力量,銳不可當,雪溶于水,血濃于水……”,之后我引出了2008年中國南方的冰凍災害,引出了中國政府領導的抗災行動,繼而引出了問題:為什么當時全國人民能夠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學生一致回答:“那是因為我們有強烈的民族凝聚力!”以此為后面實現本課的情感目標:“提高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認識,感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升華道德境界,自覺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五、熱點教學法
在高考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時事。熱點導入,就是用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近期發生的重要的國內外時事作為導語,引出新課。這種做法常能夠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另一方面還可以從某一角度去思考這一時事。比如改革開放40周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企業減負、環保稅等,都可以成為導入一節課的素材,學生渴望具體的了解,還渴望知道老師的看法,也渴望知道社會的主流思想。
六、情感教學法
情感在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能否接受教育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態度與情感。師生關系密切,其樂融融,學生就會樂不知疲。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喜歡思想政治課,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不可缺少的條件。俗話說,只有尊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只有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才能促使學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去感悟政治課的美。要營造這樣一種氣氛,第一,要提倡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課堂上民主平等,在人格上尊重學生,了解并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上課時,老師要精神飽滿,面帶微笑,親切自然,走到學生中去,最大限度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第二,要通過各種途徑,使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如準確地叫出學生的名字,或在學生生病時表示關懷等,以增強他們的歸屬感;第三,課堂上要給學生足夠的思維與想象的時間和空間,不要給學生帶來太大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七、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思想政治,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中,往往教法單一、課堂缺乏生機,忽視了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感受,再加上政治學科理論的抽象性,不少學生覺得思想政治課枯燥無味。我在自己的教學中為了改變這種不良情況,從教學方法的轉變入手,有意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突出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讓學生切身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習態度。教是主導、學是主體,教是為了學,教師只有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需要、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知、情、意和個性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學生的學習潛能才能得以充分的發揮。為此,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讓學生“動”起來,以調動和發揮學習的積極性。新課程下的教學改革,解放了老師的思維,如果我們能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能設身處地的從高中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的愛好出發,設計出更多、更精彩的趣味教學法,那么這對學習本來枯燥無味的政治課的學生來說就是一種福音,對政治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成就。
總之,只要我們切實轉變教學觀念,著力改革政治課堂教學,勇于創新,敢于探索,把課堂教學的著眼點真正放在學生的發展上,只有既注重政治教學的科學性,又注重政治教學的藝術性,創設一種輕松、和諧、有趣的教學氛圍,寓理于情,寓教于樂、潤物無聲,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在審美愉悅中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使課堂真正變為學生快樂的天堂。
參考文獻:
[1]劉敏.趣味教學法在高中《生活與哲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馬立國.趣味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7,(06).
[3]李志敬.淺談高中政治的趣味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
作者:王麗萍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上一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社團作用分析
- 下一篇:公共管理課程教學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