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機場航站樓成本控制研究

時間:2022-12-06 03:37:31

導語:新建機場航站樓成本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建機場航站樓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航站樓作為機場建設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其具有投資大、獨特性、復雜性等特點。文章主要對機場航站樓的建設過程所需的建安成本進行了分析,為新機場航站樓的建設目標成本控制提供模板及參考依據。

關鍵詞:機場航站樓;成本控制;目標成本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2018年全年完成機場貨物運輸周轉總量1206.53億t,旅客運輸總量54806.50萬人次。截止2018年我國運輸機場235個,運輸跑道255條,航站樓面積1454.58萬m2。2018年,全行業(yè)新開工、續(xù)建項目174個,新機場跑道6條,航站樓面積133.1萬m2[1]。由此可見,機場在運輸系統占據重要地位。而航站樓的建造是機場建設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文章探討新建機場航站樓目標成本的相關內容。

1新機場建設的必要性

民航運輸除了自身產生效益外,還能促進機場周邊的發(fā)展,帶動相關的服務行業(yè)[2],最終可以在機場周邊形成生產、技術、資本及貿易等多功能區(qū)域。民用航空影響范圍較廣泛,其影響主要包括系統性、關聯性及專業(yè)性三方面,其中在該行業(yè)中機場是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其周邊設施都是圍繞機場而建立的。機場自身建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3],其具有專業(yè)性、系統性、大型性及復雜性特點的基礎建設項目[4]與其他的建設工程相比,其具有規(guī)模大、投資額大、工期緊、專業(yè)度、技術含量高、質量要求高等特點,同時外界因素也會影響機場的建設。

2機場成本控制的目的及重要性

2.1成本控制目的。機場作為大型公共建筑,要在滿足功能需求原則的前提下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文章通過對已建和在建機場項目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進行數據提取及分析,為新機場航站樓目標成本設定提供參考。2.2成本控制重要性。通過列舉2個案例,來進行數據分析。案例1:2008年昆明某機場項目航站樓在主體結構的概算為14.77億元,其中合同金額為13.64億元,但是由于建筑面積調整和結構形式的變化,造成結構含量增加,結算金額達到20.81億元,超出概算達到40%;案例2:2014年廣州某機場項目航站樓主體結構,其概算批復為12600.50元/m2,同樣因為建筑面積調整、鋼結構形式調整及其他功能性格局變動,使其結算超過15000元/m2,超過概算達到19%。通過上述2個案例說明:在機場建設過程中,航站樓目標成本未得到有效控制,其成本大幅度超出概算,反映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為了嚴格控制航站樓建設內容和投資規(guī)模,成本控制需細化到建設的每個階段,要保證航站樓的建設成本不超出概算。

3機場成本控制的線路及方法

3.1成本控制線路。1申報階段。通過外部、內部等歷史數據的比對,依據同類項目的特點和規(guī)模數據,在建設內容和投資規(guī)模上提供指導和提出意見,形成初步目標成本。2研發(fā)至初步設計階段。通過項目定性定檔、專項工程(幕墻、金屬屋面、鋼結構等分析及數據調整優(yōu)化,設計方案指引優(yōu)化,形成目標成本值。3實施階段。通過形成目標成本值,對限額設計、控制價核算及過程控制等方案進行嚴格把控;通過動態(tài)跟蹤、實時對比及偏差分析等措施,達到成本真實可控的效果。3.2成本分析與控制方法。在民用機場建設過程中,航站樓目標成本分析主要有以下方法:1概算指標控制法。在批準概算額度內,按照民用機場航站樓的建設內容,將其分解成為單項建設內容做為作為控制單元。其設計方案、建設要求和建設成本存在一致性,故在項目申報階段,初步分析可以采用概算指標控制法進行類比測算。2實物工程量成本指標控制法。民用機場航站樓作為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建設地點具備代表性,建筑風格具有強烈的獨特性,沒有相同的項目可以類比參考,按照類似項目規(guī)模指標批準的概算進行成本控制存在一定差異,可在項目研發(fā)至初步設計階段采用實物工程量成本指標控制法進行補充分析。

4某新建機場航站樓目標成本分析

4.1以概算指標控制法進行分析。首先,通過昆明某新機場結算計算各層級項目建設內容的比例;其次,以昆明某機場概算、青島某新機場概算數據、廣州某機場概算及某新建機場概算為基數推算各建設項目成本數據;再次,以當地建設主要材料、設備數量清單表及成本費用表及當期市場行情進行調整,計算出相應價格調整指數;最終,根據價格調整指數修正明顯差異,計算某新機場航站樓目標成本值綜合平米指標為11399.20元/m2。案例3:航站樓鋼結構工程為例:1參照昆明某新機場結算中鋼結構費用占航站樓總費用的比例14.42%。2參照上述比例計算青島某新機場概算數據、廣州某機場概算及某新建機場概算各參照系鋼結構工程費用分別為52448萬元、72944萬元、68635萬元和93726萬元,選其中最小值52448萬元作為某新機場航站機場參考值。3根據某新機場初步估算鋼結構工程量18000t,計算單位指標為29138元/t,明顯高于市場價格。綜合分析原因,新建機場設計方案鋼結構占整體結構份額遠小于其他機場方案,再考慮當地建設主要材料、設備數量清單表及成本費用表及當期市場行情,修正后數據為22878萬元,單位指標12710元/t,做為初步分析目標成本值。4.2實物工程量成本指標控制法分析。實物工程量成本指標控制法分析是對于具有獨特性的項目進行控制的方法,在進行實物工程量成本指標控制的工作中以幕墻分析案例4及制冷站分析案例5為參考。案例4:玻璃幕墻為航站樓主要的帷幕結構之一,玻璃選型上具有重要意義,某新建機場分析如下:1玻璃的標準板塊尺寸小于2.44m,通常切裁率在85%以上比較合理。2地面以上第一塊玻璃高度設置:①從室內地面量起0.9~1.1m處設置橫梁,此高度是一般人雙手習慣性尋求支撐的位置;②從室內地面量起1.5~1.8m設置橫梁會阻擋人的視線。3玻璃分格高度在滿足結構計算、規(guī)范要求,并不引起造價顯著提高的前提下宜盡量增大。4通過其他機場的數據對比及上述分析,在不增加成本前提下達到功能最優(yōu)的選型,出發(fā)、到達層平米造價控制在2200元/m2,指廊空側區(qū)域平米造價控制在1500元/m2。案例5分析了新機場航站樓常規(guī)電制冷、冰蓄冷、水蓄冷初投資、年運行能耗費用及全壽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在本項目的經濟性。通過對冷熱源方案進行技術可行性與經濟性測算的研究與討論,確定采用水蓄冷系統,來實現節(jié)約造價和控制目標成本。4.3確定目標成本值。通過上述兩種方法測定值的互補,結合工程可能存在的漲價因素及敏感性因素分析最終形成航站樓目標成本值13058.88元/m2。該值確定指導航站樓的限額設計,為后續(xù)施工圖預算、項目實施等階段目標成本編制提供基礎數據。

5結論

機場在帶動經濟發(fā)展的方面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文章通過理論結合實際案例的研究方法,對新建機場航站樓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通過充分了解了機場項目地域差異性、單一性、復雜性等特點后,進行目標成本分析,并對缺乏歷史數據及類似項目對比數據等困難的情況做出分析,旨在達到目標成本控制。2結合新機場定位,因地制宜引入目標成本控制,從工程規(guī)劃階段各個角度開展目標成本分析,節(jié)約了工程投資,創(chuàng)造了經濟效益。3利用新機場目標成本控制過程中的經驗,為建立新建機場的成本控制提供模板及經驗。

參考文獻:

[1]中國民用航空局.2018年民航行業(yè)發(fā)展統計公報[Z].2019.

[2]曹允春.中樞機場在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J].經濟地理,2001,21(2):240-243.

[3]羅茜.淺議海南通用航空建設對國際旅游島品牌建設的推動性[J].赤子,2013(2):92-92.

[4]謝春慶,劉漢超.西南地區(qū)機場建設中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J].地質災害與環(huán)境保護,2001,12(2):32-35.

作者:洪棋松 單位:福建兆翔機場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