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探討
時間:2022-10-10 02:35:24
導語:中小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合理的產業結構是中小企業整體協調發展的基礎和健康發展的標志。解決好中小企業產業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問題,對城市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實際出發,分析了中國產業狀況,著重對中小企業產業結構及其現狀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產業結構調整;中小企業;前景;現狀
產業結構是指產業體系內產業的聯系與聯系方式、產業間的比例關系等?,F代經濟發展的歷程顯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不僅表現為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而且伴隨著產業結構的成長。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速度加快。第一、二、三產業比例由“二三一”轉變為“三二一”,產業結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產業結構現狀
三次產業結構的現狀:(1)現代農業發展迅速,實現了戰略性結構調整。“十一五”期間,全國大力實施農業創新工程,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通過發展創意農業,提高農業產品的附加值。農業己從單一生產功能向生態和生活功能拓展,農業生產規模逐步縮小,農業科技含量增大,效益提高。(2)第二產業結構明顯改善,趨于合理化和高度化。近年來,第二產業比例稍有提高,且制造業內部結構更為合理。“十一五”期間,圍繞經濟發展總目標,以轉變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突出發展重點,促進產業集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3)第三產業崛起,經濟增長貢獻率明顯躍升。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其經濟總量、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在三次產業中的主體地位口益顯現?,F代服務業保持了旺盛的活力。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房地產業成為現代服務業的三大支柱行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化和高度化,服務業中現代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
二、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
中小企業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更是關系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關鍵,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和增加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趨勢下,我國中小企業呈現如下發展:第一技術勞動密集型和新型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仍然會快速發展。第二,新興中小企業將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為重點。第三,非國有、非公有經濟的發展加速。第四,環境質量要求較高,但現狀仍然較差。第五,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專業化分工協作體系逐漸完善。第六,中小企業的國際產業及資本轉移出現新趨勢。同時,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又是市場競爭的弱者,因此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第一,企業結構不合理,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水平較低,企業內部的組織聯系相當松散,缺乏密切的協作關系。第二,技術和制度創新動力不足,只是低水平重復建設和重復引進。第三,生產中污染嚴重、資源浪費的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主要呈現為粗放型發展模式。第四,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不夠,重視程度不高。
三、中小企業發展對策
(1)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使其合理化。發揮特色,促進大中小企業相協作。在技術方面,要引導中小企業積極與大企業、相關企業協作配套,建立穩定的原材料、零部件供應及技術進步等方面的協作關系。(2)積極推動自主創新,以科技帶動產業結構升級,改造傳統產業,要加大自主創新的力度,形成多方面的融資渠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以科技進步為動力,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形成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3)大力倡導節約生產、清潔生產、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推廣應用節能降耗技術,推進重大工業節能項目,推進重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加強產品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資源開發。(4)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引導中小企業加入集群產業體系。(5)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6)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中小企業職工素質和管理水平。要加大對培訓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業培訓師資隊伍,建設中小企業培訓基地,形成中小企業培訓機制。中小企業的成長是一個漸進過程,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中小企業的成長機制就是不斷培植活力、增強實力、提升競爭力。因此中小企業以調整產業結構調整為基礎,不斷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本文通過論述產業結構調整及其現狀,分析了現階段產業結構的現狀,就中小企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遇到的問題,如,企業結構不合理,技術創新動力不足,污染嚴重、資源浪費,提出一系列解決對策。當然,本文對產業結構調整和中小企業發展的研究還處于理論階段,對中小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建議也只是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作者:張喬玲 張愛菊 魯苗苗 單位:北京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1]劉杪.北京市產業結構調整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9.05.18.
- 上一篇: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對策建議
- 下一篇:建筑工程經濟管理影響因素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