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規劃與意義詮釋

時間:2022-05-15 11:14:00

導語:廉租房規劃與意義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租房規劃與意義詮釋

一、廉租房是中國出現貧困群體的產物

什么是廉租房,廉租房什么樣?現在很多人都沒見到,也沒有概念。這既是好現象,也是壞現象。說它好,是因為中國現在還沒那么多窮人等著住廉租房。說它壞,是因為中國城市現在有很多人由于沒有廉租房,而居住在狹小擁擠的空間里。

今天問題終于清楚了,由于改革的分化,我國已經出現相當數量的貧困群體,城市已出現了不少買不起房的窮人,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尋求一種新形式的住房,那就是政府提供的廉價出租房,甚至是完全無償提供的免費福利房。

所以,首先我們要認清廉租房出現的背景,那就是為社會貧窮者提供的住房。廉租房屬于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范疇。政府如果不能及時提供廉租房的供給,便會直接影響到一個群體的生存質量。

市場經濟是區分優劣和產生貧富的競爭經濟,但市場經濟也是一個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福利經濟。對于在競爭中失敗的被淘汰者和那些低收入者,政府和社會仍然有義務和責任擔負起他們能保持基本人格尊嚴的生存保障,共享經濟發展的好處。

二、廉租房是市場掠奪性競爭的結果

這些年里,中國的改革和經濟發展只有一條腿走路,那就是完全靠市場,盡量市場化。但市場經濟是個能者淘汰和掠奪弱者的經濟,在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甚至不勞也得的市場規則下,房地產資源會最大限度地聚集到富裕群體的手中,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土地和房產資源大瓜分就是典型一例。

首先讓我們來看上海1500畝經濟適用房用地神秘消失之謎。上海市政府為了解決底層貧苦民眾家庭(人均住宅面積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問題,曾無償劃撥了1500畝土地,交由上海市住宅發展局下上海市平價房發展中心這么一個行政機構來承擔經濟適用房建設。可是由于“體制改革”,上海市平價房發展中心改制成企業,1500畝土地無償劃撥的土地進入了商品房用地市場,價格陡增,讓改制后握有公司股權的“紅頂商人”猛賺一筆。最后結果大家當然知道,經濟住宅房變成了昂貴的商品房,政府零價格的批地,成了開發公司的高額利潤。

這屬于公共福利性質的1500畝土地哪里去了?化成了少數人暴富的資源!這種“改革”和“改制”難道不需要詛咒和矯正嗎?

再以深圳為例,2005年政府供應市場的土地有50萬畝,比往年稍微少了一點,房地產商拿去后,蓋出了一批平均面積400多平方米的高檔住宅房,這些房子等于是全部為富人服務,普通百姓根本消費不起。其結果,深圳出現普通消費者買不起房的現象,中國最緊缺的土地資源高度集中于富人之手,富裕群體更多地占有了我國寶貴和稀缺的土地資源,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平民大眾的生存和生活質量。

如果讓這種競爭性的市場模式繼續下去,我國很快會出現一大批貧無立錐之地的城市居民。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必須堅決地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份額,照顧那些毫無競爭力的貧困和低收入群體。

因此,在市場競爭的同時,必須市場與政府兩條腿走路。市場是在不斷擴大人際間的貧富差距,政府要干的活就是盡量減少這種差距。但前些年里,政府除了搞了一些經濟住宅房項目之外,在商品房之外的范圍并沒有什么動作。甚至經濟住宅房也存在著很多問題,譬如戶型和面積較大等。

廉租房與經濟住宅房和市民出租的房屋性質不同,廉租房不是可以買賣的商品,廉租房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它是具有宏觀經濟調控作用的物品。廉租房的性質不只是表現在政策性、社會保障性和福利性方面,還要考慮運用它調控房地產市場價格的作用。

三、廉租房具有計劃經濟的特色

中國必須建立最低住房標準!

為窮人提供廉價房屋,但要提供多少?什么標準?必須有一個科學的定量。首先,要對這個量的制定做科學的調查研究和設計規劃,這個量的標準必須要建立在科學的、人性的、具有公平平等意義的標準上。

譬如,科學地計算出目前我國各個城市需要建設多大面積的廉租房小區,一個城市要撥出多少土地建設廉租房,廉租房所占的土地面積應該是這個城市面積的多大比例?每套廉租房的面積應該是多大?造價、質量應當是什么標準?它們的地理位置應該在什么地方?城市的交通規劃與廉租房居住區有什么聯系?等等,這些都應該有合理和科學的規劃。目前我國有最低工資標準,但沒有最低住房標準,許多貧困的低收入群體住在狹小骯臟的環境里。政府沒有將最低住房標準納入社會發展規劃中,是這些年里中國改革最大的失誤!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政府已經有能力實施最低住房保障計劃,并且,政府應當將這一計劃當作今后的主要目標。本著節約環保的精神,廉租房的每套建筑面積應當在70平米以下,人均居住面積應當在20平方米左右。

凡是低于這一標準的城市公民和在城市工作的民工,都有權利申請廉租房的權利。

四、廉租房在每個城市的規模

要建設一個和諧社會和均衡發展的社會,中國必須實施最低住房標準計劃,大力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

最近幾年,我國每年投入建房的土地面積大約60萬畝,每年建房所用掉的國土大約有1000平方公里,竣工的房屋面積大約有7億平方米,其中經濟住宅房的比例不足3%,廉租房連影子還沒有。

在對這么多的商品房消化過程中,一些富余資金從中大肆進行投機活動,大量的商品房在這一場投機和炒做過程中流入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群體之手。目前,我國高收入、中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的人口只占總人口的40%,而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的人口占60%。由于房價不斷升高,目前,這60%的人口基本上已經被擠出了買房的行列。這一大批人只能淪入租住廉租房的行列。

因此,我們可以估算出廉租房應當占一個城市住房多大的比例。根據目前商品房發展的情況,目前以及未來,城市中至少有50%的人口買不起房子。按這一人口比例,便可計算出廉租房的建設規模和供應規模。因此,廉租房的建筑面積要占到目前各個城市開發總面積的至少30%。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是中國住房改革的又一次撥亂反正。中國必須保持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色,中國的土地資源和房地產資源不能無限地向少數有錢人手中集中。中國必須動用政府和行政的力量來配置有限的土地和房地產空間資源。否則,中國的改革必然出現尖銳的社會矛盾。

五、廉租房規劃的實施保障:發行2萬億國債

廉租房的性質是政府投資建房,政府委托房地產公司和建筑公司來建廉租房和管理房屋。中國政府必須做出明確的規劃,盡早啟動這一計劃。按照目前房地產每年開發資金投入的情況,廉租房在全國一年需投資3000億元到5000億元,這一錢從哪里來?只能從國債中來。

中國政府必須至少發行1--2萬億的國債,在最近幾年里進行廉租房的建設。以每年發行5000億國債計算,可連續發行4年。廉租房項目的實施,既可以啟動國內的內需,增加內部消費,減少出口壓力,又可以消化即將到來的生產過剩的威脅。廉租房計劃對于宏觀經濟具有非常良性的作用。特別是它將極大地改善中國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匡扶畸形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將有限的土地資源最大限度地為人民大眾所服務。

對于這一方案,目前各個地方政府和國家建設部還遠沒有成熟的認識,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和國家部門已經被富人所綁架,正在走這一條加速財富集中的道路。我們必須對這種狀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站在平民大眾的立場上,促進廉租房的誕生。

這些年里我國各地通行的舊城開發改造模式,政府把舊城改造的任務交給開發商,完全運用市場化方式,在這個過程中,開發商在私利的驅使下并不能滿足貧困戶的住房困難。舊城開發過后,許多貧民戶的生存條件照樣得不到改善,并且還出現種種糾紛。

出現以上種種狀況,都與廉租房設計缺失有關,都與我國改革開放市場化手段的單一有關。特別是中國社會忘記了在市場化的同時,必須仍然需要政府的作用,仍然需要相應的計劃經濟相配合。

今天,通過市場化慘痛的教訓,中國終于明白了行政配置資源的作用。從當年一味的市場化,開始回歸計劃,這不能說不是改革的新跡象。從今天開始,中國各級政府都要將廉租房規劃當做一件重要的任務來做,廉租房的出現必將極大的改善中國稀缺的土地資源利用,調整畸形的房地產價格,使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回歸合理和有序。

六、政府必須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責任

政府對城市住房保障負有什么樣的責任?這個曾經模糊不清的問題,在國務院了一份關于解決城市住房困難問題的文件后,慢慢變得清晰明確起來。2007年8月1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其核心內容就是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房住房制度為重點、多渠道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政策體系”。這是中國房地產政策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大轉折。但這個文件內容的認識程度還遠遠不夠,這就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

當然,這一問題還需要廣泛的討論和認識。但無論如何,廉租房必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房地產業的面貌。把保障低收入群體的安居責任從房地產業發展中剝離后,政府在房地產調控方面除了可以抑制房地產投機,還可以間接的干預房價。這就是廉租房未來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