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問題及策略研究

時間:2022-05-21 09:54:49

導語: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問題及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問題及策略研究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養老服務業并不陌生,已走入大眾視野之中。從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到民生事業大力發展,要求新時期下的養老服務業應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格局,形成公私有機結合的發展模式,夯實民營養老服務業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國民營養老業發展快速,但總體質量不高,面臨嚴峻的生存與發展問題。為此,本文從實際出發,立足養老服務發展需求,具體探究民營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問題。

1當前養老服務需求現狀

人口老齡化的日益突出,要求我國逐步建立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從實際來看,我國養老服務供給結構失衡,巨大的市場缺口,難以保障養老服務事業的健康發展。并且,我國養老服務市場發展不充分、服務保障相對單一,難以滿足當前的養老服務需求。因此,當前養老服務需求,主要表現出以下幾種情形。

1.1養老服務需求大,但供給結構失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龐大的老年群體,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而我國養老服務的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導致供給結構失衡問題比較嚴重。一是我國養老服務需求大,但現有養老服務資源難以滿足,出現了較大供給缺口。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滯后性,也是造成當前養老服務結構失衡的主要原因;二是養老服務業發展呈現公私不均衡問題,公辦養老機構處于絕對優勢地位,民營養老服務業的市場投資,缺乏良好的社會及政策環境,導致現有公辦養老服務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出現養老服務失衡等問題。

1.2養老服務保障單一,市場發展不充分在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之下,我國養老服務模式以家庭養老服務為主,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保障不完善,對養老服務市場的發展形成較大影響。首先,我國養老服務保障單一,特別是在養老醫療服務保障等方面,滯后于養老服務發展,難以滿足養老服務需求;其次,養老服務市場發展不充分、不完備,存在較大的滯后性。從調查研究來看,有近九成的老人選擇家庭養老,城市養老院、福利院的入住率不高,且高額的養老服務收費,讓很多家庭難以承擔。養老服務需求大,但養老服務市場的發展環境欠缺,市場發展尚未成熟;最后,養老服務業結構不完備,諸多配套行業難以支撐當前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需求,市場多元化發展有待進一步推進。

2當前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問題

在新的歷史時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是深化養老服務體制改革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民營養老服務發展快速,但仍存在諸多發展問題,如籌資渠道單一、政策導向缺乏等問題,制約了民營養老服務業的有序發展。因此,具體而言,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2.1籌資渠道單一,發展環境欠缺社會資本在養老服務業中的投入,有助于構建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但是,我國民營養老市場環境欠缺,特別是在籌資發展領域,面臨資金缺乏、籌資渠道單一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民營養老業的持續發展。首先,我國民營養老服務業起步晚、發展水平低,對資金需求大。但籌資渠道單一,現有籌資渠道,難以滿足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需求;其次,養老服務業投入大、效益低而緩慢,且存在較大的社會風險,這就對民營養老機構的生存發展形成較大影響;最后,社會、企業等的捐助,以公辦養老機構為主,對于民營養老結構,缺乏多元社會資本的融入,運營發展的現實困境比較突出。

2.2政策導向缺乏,公私發展失衡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紛紛出臺了關于支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的政策,但以宏觀政策為主,政策的導向力不強,且在落地實施中缺乏實施細則。首先,我國養老服務業結構中,公辦養老機構處于絕對優勢狀態,公私養老機構發展失衡等問題,在一些政策執行中,民營養老機構與公辦養老機構無法同等享受,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營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其次,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不細化,且配套政策體系不完善,政策的激勵性、導向力不足,導致民營養老機構面臨巨大的生存及發展壓力;最后,行業發展不規范,缺乏良好的市場環境。特別是行業惡意競爭、缺乏標準約束,都不利于民營養老服務市場的規范化、有序性發展。

2.3設施條件不完善,服務質量差設施條件是養老服務的基本要求,但從實際來看,民營養老機構的用軟件設施條件相對較差,服務質量差等問題,成為社會詬病。一是民營養老服務成本高、效益回收慢,在硬軟件設施投入建設中,存在較大的落后性,影響養老服務保障;二是民營養老機構多是利用房屋改造而成,建筑質量、養老服務環境相對較差;三是養老服務以基礎服務為主,在高端養老服務領域相對較少,養老服務質量缺乏標準化管理,以至于民營養老服務發展差異化嚴重;四是養老服務設施不完善,且安全隱患問題突出,極易造成安全事故。在精神文化等方面,很大部分民營養老機構難以提供,養老服務的單一性、局限性,成為民營養老機構的顯著特點;五是由于工作量大,具有特殊性,民營養老機構護工人員缺口大,且護工人員缺乏專業培訓,養老服務專業化有待提高。

3新時期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策略

大力推進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是新時期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保障。在筆者看來,民營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著力于內外發展環境的優化,實現民營養老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因此,具體而言,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可從以下幾點展開。

3.1落實政策導向,強化財政投入政策導向是推進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要切實做到:(1)強化民營養老服務機構的政策導向,通過優惠政策有效實施,更好地扶持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2)拓展民營養老機構的籌資渠道,通過設立專項融資渠道,更好地扶持民營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3)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在土地、稅收、財政補貼等方面,要形成良好的政策服務效應,為民營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如,地方政府將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納入政府財政預算之中,對民營養老業發展提供更加充分的財政支持,保障其健康發展。

3.2優化發展環境,規范民營養老市場當前,我國民營養老機構發展快速,但市場環境欠缺,市場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有待提高,為此,一是要著力民營養老服務市場創設,優化發展環境,實現市場規范化發展;二是強化對民營養老機構的監督與評估工作,嚴格把控準入關,切實保障民營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嚴格防范安全事故等的發生;三是組織成立民營養老服務業協會,通過協會領導,更好地提高養老服務業的規范化發展,有效提高民營養老服務業質量;四是強化宣傳力度,增強社會民眾對民營養老機構的認識,轉變傳統觀念,為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創設廣泛的群眾基礎,形成良好的發展環境。

3.3完善硬軟件設施,提高服務質量民營養老服務機構硬軟件設施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服務質量。為此,一是要加大硬軟件設施投入建設,從精神文化、飲食起居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務設施,滿足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二是要加大護工隊伍建設,提高護工人員的專業水平。面對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要進一步發展護工勞動力市場,保障民營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需求;三是要加大社會資本的整合融入,為民營養老服務機構做大、做強提供有力支撐,形成全面發展的良好格局。

4結語

綜上所述,民營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是對我國公辦養老服務業的有益補充,應在公私結合的有序發展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在本文的探討中,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著力點在于如何優化內外發展環境,通過政策落實、市場規范發展、硬軟件設施建設,大力提高民營養老服務質量,適應新時期養老服務市場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黃佳豪.福利多元視域下民辦養老福利機構的發展思考——以安徽為例[J].天府新論,2017(1).

[2]穆光宗.我國機構養老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2).

[3]陳濤,肖云.民辦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培育的障礙與對策[J].社會保障研究,2016(3).

[4]黃健元.社會支持理論視角下城市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研究[J].東南學術,2017(6).

[5]郭紅艷.美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評價的特點及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7(7).

作者:王新月 單位:山東青年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