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賬戶功能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19 08:19:00
導語:國民經濟賬戶功能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民經濟賬戶以生產核算為起點,經過對收入分配及使用、資本形成、金融交易等經濟流量的核算,最后歸結為資產負債的存量核算。從國內核算角度看它主要由經常賬戶、積累賬戶、資產負債賬戶三大類賬戶組成。本文以聯合國編著的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3SNA)為藍本并輔之于一套國民經濟模擬數據,對國民賬戶中這三大類帳戶的功能進行解讀。正確解讀國民經濟賬戶,可以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生產、收入分配及消費、積累、資產負債等的脈絡把握得更加清晰和準確。
[關鍵詞]國民經濟賬戶經常賬戶積累賬戶資產負債賬戶
國民經濟賬戶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采用的主要核算方法,它是以國民經濟為整體,運用賬戶來描述國民經濟生產分配使用和資產負債形成全過程的經濟聯系和數量關系,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最高層次,用以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的過程和全貌。
國民經濟賬戶由一系列的賬戶表式組成。它首先通過流量賬戶對某一個時期內國民經濟活動形成的變化進行核算,這里包括對生產、收入分配及使用、資本形成、金融交易等總經濟流量的核算,然后通過存量賬戶核算某一時點上的資產負債存量狀況。其中主要有經常賬戶、積累賬戶、資產負債賬戶三大類,前兩類為流量賬戶,第三類是存量賬戶。本文以聯合國等編著的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3SNA)為藍本,并以經濟總體為例輔之于一套國民經濟模擬數據(單位均為億元),對國民賬戶中這三大類賬戶的功能進行解讀。正確解讀國民賬戶,可以對國民經濟的運行過程有深刻的理解,對生產、收入分配及使用、積累和資產負債的脈絡把握得更加清晰和準確。
一、經常賬戶涉及生產、收入和收入的使用
經常賬戶通過設置生產賬戶、收入初次分配賬戶、收入再分配賬戶和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分別對生產過程、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及其結果可支配收入的使用加以核算。經常賬戶分左右兩方,右方記來源,左方記去向。左右兩方合計相等。
1.生產賬戶
生產賬戶是國民經濟賬戶序列中的第一個賬戶,是對生產成果和價值形成的核算。生產所形成的收入要結轉到后邊的賬戶中。生產賬戶的初始流量是總產出,即生產成果,本例中為3737,扣除中間消耗1883后得到平衡項國內生產總值1854。
2.收入初次分配賬戶
收入初次分配是生產成果——國內生產總值在生產要素所有者和政府之間的分配,從兩個層次設置兩個賬戶核算。
(1)收入形成賬戶
收入形成賬戶從生產者角度記述直接與生產過程相聯系的各種分配交易。其收入來源是生產賬戶的國內生產總值1854,使用方則是生產創造的收入,這包括勞動報酬762、生產稅凈額191、固定資本消耗222和營業盈余679。營業盈余是平衡項,它是收入形成的來源。
(2)原始收入分配賬戶
原始收入分配賬戶是收入形成賬戶的繼續,其初始流量是收入形成賬戶轉來的營業盈余679,加上住戶部門應收的雇員報酬766,政府部門應收的生產稅凈額191,以及獲得的財產收入416,再扣除財產收入的支付391,得平衡項國民原始凈收入1661。(該指標及以下各類凈收入、凈額均未包含固定資本消耗)
3.收入再分配賬戶
收入的再分配賬戶核算在初次分配基礎上進一步產生的各種經常轉移收支,最終目的是計算國民可支配收入。它與原始收入分配賬戶緊密聯系。原始凈收入1661作為收入再分配賬戶的來源.來源方列示了各種經常轉移收入1106,同樣在賬戶的使用方列示了各種經常轉移支出1135,于是國民可支配凈收入1632就作為平衡項出現在賬戶的使用方。
4.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
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顯示可支配收入是如何在最終消費和儲蓄之間進行分配的。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來源方是收入再分配賬戶的平衡項國民可支配凈收入1632,使用方是最終消費支出1399和儲蓄凈額233。儲蓄凈額是國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的平衡項。它是積累資金的重要來源。
二、積累賬戶涉及資產、負債的變化和凈值的變化
積累賬戶反映非金融資產、金融資產、負債、凈值方面的所有變化。它同樣分左右兩方,左方記資產變化。資產的變化不論是正的還是負的,都記錄在左方,負債的所有變化及凈值的變化則在右方。左右方合計相等。經濟交易引起的資產負債變化由資本賬戶、金融賬戶核算,資產其他數量變化和資產價格變化結果由資產其他變化賬戶核算。下面就是積累賬戶的幾個表式。
1.資本賬戶
資本賬戶用于處理非金融性資本交易,初始流量是儲蓄凈額233,加上資本轉移收支凈額-3后,形成用于投資的資金總來源230,扣除資本形成凈額192(414-222)之后,得到平衡項資金余缺38,資金余缺要通過金融市場來調劑,資金余缺為正值時,表明資金剩余,要流向金融市場;當資金余缺為負值時,要從金融市場拆借資金。
2.金融賬戶
金融賬戶記錄各種金融交易引起的金融資產和負債的變動,金融資產和負債主要指通貨、存款、證券、貸款、股票等。其左方記錄由交易獲得和處置的金融資產凈額641,右方記錄由交易發生和清償的負債凈額603,金融資產凈獲得減去負債凈發生之差額作為資金余缺記在帳戶右方,使帳戶兩方保持平衡。初始流量和平衡項都是資金余缺38,它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場上得以實現。當資金余缺為正值時,資金凈借出;當資金余缺為負值時,資金凈借入。
3.資產其他變化賬戶
資產其他變化賬戶記錄以非經濟交易引起的資產數量變化,以及由于價格變化而形成的持有資產(或負債)的收益和損失兩部分。
以上賬戶反映的是自生產開始,經過收入分配及使用、資本形成及金融交易的全過程,是流量核算。流量核算的特點是只對某一個時期內經濟活動形成的變化進行核算,不反映其他時期流量變化,以及某一時點上的存量狀況。
三、資產負債賬戶顯示資產、負債存量及一國的國民財產
資產負債賬戶主要是對國民經濟存量的核算.它將歷期累積下來的資產負債存量進行核算,反映一國的“家底”。它一般有期初資產負債賬戶、資產負債變化賬戶和期末資產負債賬戶三部分:期初和期末資產負債賬戶把資產列在左方,負債和凈值列在右方。凈值即資產與負債之差,是資產負債表的平衡項,從整個國民經濟看,即為一國某一時點上的國民財產。就每類資產和負債而言,期初和期未資產負債之間的變化產生于積累。凈值變化等于資產變化減去負債變化。由資產負債變化賬戶體現。表式如下
1.期初資產負債賬戶
期初資產負債賬戶對一國期初擁有資產負債存量狀況加以核算,該賬戶的平衡項:期初凈值=期初非金融資產+期初金融資產-期初負債=9922+6792-6298=10416
2.資產負債變化賬戶
資產負債變化核算是指對一段時期內即期初與期末之間全部資產負債所發生的價值變化的核算,可以區分為經濟交易引起的、某些意外事件和價格變化而導致的資產負債數量變化兩類。前者通過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核算,后者通過資產其他變化賬戶核算。
即:資產負債變化量=經濟交易引起的資產負債變化量+某些意外事件和價格變化而導致的資產負債變化量=資本賬戶中非金融資產變化量+金融賬戶中金融資產負債變化量+資產其他變化賬戶中的資產負債變化量
如:非金融資產變化量=資本形成總額-固定資本消耗+資產其他變化賬戶中的非金融資產變化量=414-222+290=482
金融資產變化量=金融資產獲得凈額+資產其他變化賬戶中的金融資產變化量=641+89=730
負債變化量=負債發生凈額+資產其他變化帳戶中的負債變化量=603+74=677
凈值變化量=儲蓄等引起的凈值變化+資產其他變化引起的凈值變化=230+305=535。
同時,凈值變化是該賬戶的平衡項,即凈值變化=資產變化-負債變化=非金融資產變化+金融資產變化-負債變化=482+730-677=535。
3.期末資產負債賬戶
期末資產負債賬戶反映一國期末擁有資產負債存量狀況。其期末資產負債存量通過期初資產負債賬戶和資產負債變化賬戶兩大賬戶的相關數據求得。
即:期末資產負債=期初資產負債+資產負債變化量
如:期末非金融資產=期初非金融資產+非金融資產變化=9922+482=10404
期末金融資產=期初金融資產+金融資產變化=6792+730=7522
期末負債=期初負債+負債變化=6298+677=6975
期末凈值=10416+535=10951。
同時,期末凈值是該賬戶的平衡項,即期末凈值=期末資產-期末負債=期末非金融資產+期末金融資產-期末負債=10404+7522-6975=10951
以上我們解讀了如何運用國民經濟賬戶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從數量上加以描述,實質上國民經濟賬戶的功能就是:通過賬戶中的一系列統計指標對國民經濟各環節、各方面加以總量描述,從而全面、系統、完整地記錄國民經濟生產、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消費和積累的不斷循環過程,以及國民財產和財富的不斷增加的過程。
參考文獻:
[1]聯合國等:國民經濟經濟核算體系1993.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譯,1993
[2]袁壽莊等編:國民經濟核算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3]趙彥云主編:國民經濟核算.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
[4]錢伯海編:錢伯海文集第五卷《從教五十周年》《國民經濟核算原理》.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
[5]夏榮坡:解讀國民經濟賬戶內在邏輯聯系.中國統計信息網,2003.8
- 上一篇:國民經濟管理制度理念創新論文
- 下一篇: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