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交通事故鑒定論文
時間:2022-01-06 10:28:00
導語:汽車交通事故鑒定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交通事故簡析
汽車的出現使人類的交通運輸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汽車為現代社會提供了非常便利快捷的交通運輸工具,縮短了人們交往的距離和交通運輸的時間。但是,汽車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對現代社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效應,交通事故就是其中之一,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竟高達25萬人。
我國的交通事故基本上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而逐步上升,并受社會經濟狀況影響,每年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五、六十年代為幾百至幾千人,70年展至1~2萬人,1984年后事故死亡人數急劇上升,1991年后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化,經濟騰飛,國家總體經濟勢力不斷增強,汽車工業和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汽車等機動車輛保有量急劇增加,擁有駕駛證的人數激增,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又急劇增長,成為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汽車道路交通安全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
經濟發達國家從70年代以來,雖然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但是因采取了各種安全措施,包括對人的安全教育,使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受傷人數持續增加。隨著駕駛員和行人行為的改善,公路和車輛設計優化以及交通法規的完善,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保持下去。
二、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交通事故的增加不但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汽車等財產損失以及對事故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造成的不良影響,并且影響社會安定、政府形象以及公共秩序。
由于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過去機動車相對人口數量而言比重很小,交通事故量不多,有關交通等方面的法規還很不完善,機動車輛的車主主要是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所公有,無論責任的大小一般均有車輛所屬單位承擔費用;即使因賠償發生糾紛,也依靠事故處理人員進行調解即可解決。
上述所有損失的糾紛金額求償是現行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無法達到的,特別是關于心理和精神損失更是相當巨大,為此求助于民事訴訟或附加民事訴訟解決交通事故糾紛也將應運而生。
三、汽車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機構
1.機構分類。交通事故技術鑒定將是中國21世紀社會需要的新興職業,交通事故鑒定專業人員的工作有很強的技術性,并且因為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的發展歷史短,目前可供使用的專業理論體系和方法還局限于專家的經驗和知識,因此,交通事故技術鑒定專業人員應是具有多學科性知識的綜合型、知識型專門人才。
由于汽車保有量和交通事故數量的增加以及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才形成對專業交通事故技術鑒定人才的需求。當交通事故技術鑒定專業人才的人數達到一定的數量后,一些專業人才就會把交通事故技術鑒定作為其職業,從而形成交通事故技術鑒定行業。一旦交通事故技術鑒定形成一個行業,就將產生不同類型的從事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的機構。
第一類機構將是“交通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一類的附屬于公檢法系統的專業機構,這種機構在交通事故技術鑒定作為職業形成的初期,將作為主導地位而存在。在這類機構,有關法律方面的鑒定直接由司法部門自己的專業人員完成,但由于交通事故技術鑒定需要知識型和經驗型的專家,有時需要聘請公檢法系統以外的學者或工程師對某些特殊交通事故進行技術鑒定。例如,在北京、云南以及東北就有這樣的一些專家和學者。
第二類機構將是由一些大學和汽車交通研究院所的專業人員成立的交通事故研究室(鑒定工作室)。由于大學和研究院所專業人員齊備和設備先進,所以,可接受公檢法系統委托的有關技術難題進行鑒定,或為事故當事人進行技術咨詢。而在交通事故技術鑒定作為職業的發展初期,主要是接受前者的委托,從事交通事故有關工程方面的技術鑒定業務。在這種機構工作的專業人員由必須法學、醫學、心理學和工程技術專家組成,并且工程技術專家應占絕對多數。
2.交通事故技術鑒定作為職業的前景。交通事故技術鑒定能否形成行業或形成一個職業群體,極大地取決于社會的發展,依賴于汽車的普及率、交通事故發展的嚴重程度、法律的完善程度以及社會公眾的文化素質與法律意識。交通事故技術鑒定在我國已有逐漸發展的趨勢,可能有如下因素。首先,隨著汽車和交通業的發展,交通事故數量大幅度增加;第二,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文化素質的迅速提高;第三,警力及其技術力量的不足,無法應付如此眾多的交通事故問題;第四,道路交通條件日趨復雜和汽車技術與交通技術的日新月異,交通警察因業務繁忙而無法適應技術的發展;最后,因交通事故糾紛調解失敗而訴諸民事訴訟的數量逐年增加。基于這些因素,才有了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的社會需求。四、汽車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的業務范圍
1.業務范圍。汽車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的業務范圍主要是從事與汽車和交通相關的檢驗、鑒定、咨詢和指導等技術工作。顯然,它包括三個業務領域,第一是汽車的質量監督與檢驗,在我國屬于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所)的業務范圍;第二是汽車技術性能檢驗,屬于汽車診斷檢測站的業務范圍,第三是交通事故技術鑒定。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的車損鑒定和傷殘鑒定的業務范圍清楚,并在我國已比較成熟。而與交通事故有關部門的事故技術鑒定卻是各個學科的交叉邊緣,目前在我國有所造詣并能夠適應實際業務素質要求的專業人才極為匱乏。
2.知識結構。在歐洲要求汽車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的從業者至少受過三年以上的高等教育,并依據相關規定獲得有關部門的認可。
按著職業的工作性質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機動車輛車損與評估,第二類是道路交通事故鑒定。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所需要的知識也有所區別。
3.專業知識結構
法規方面,包括訴訟程序、司法鑒定的義務、司法鑒定的程序與內容、司法鑒定的依據等;技術鑒定的形式和程序,包括證據、辯護、辯論等;鑒定概論,包括定義、意義、目的、要求、基礎、組成和形式、鑒定種類等;委托,包括接受委托、詢問、鑒定擬定、價值鑒定、鑒定證明等;汽車評估,包括接受委托、詢問、鑒定擬定、鑒定送達、鑒定檢驗、汽車檢驗鑒定;車損鑒定,包括接受委托、詢問、鑒定擬定等;汽車性能鑒定。汽車技術性能鑒定、證明確認鑒定;特殊鑒定,如毛發鑒定、燈具鑒定、車鎖鑒定、車胎鑒定、安全帶鑒定、頭盔鑒定等;道路交通事故鑒定,包括接受委托、詢問、鑒定擬定、交通控制技術問題鑒定、視距鑒定、安全咨詢、節能咨詢、環保咨詢、鑒定工作室等。
因此,從事汽車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的專業人員,除了必須掌握理論力學、汽車理論、事故工程學、結構力學、汽車構造、道路工程學和交通工程學等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具有心理學、醫學(解剖學和外科學)、法學(交通法規學和痕跡學)的一般知識。
【摘要】本文從道路交通事故入手,提出汽車交通事故技術鑒定在中國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分析介紹了汽車交通事故技術鑒定的內容。
【關鍵詞】汽車交通事故技術鑒定
- 上一篇:黨支部書記公職化調研報告
- 下一篇:煤炭安全綜合治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