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審計的弊端及改善

時間:2022-12-01 02:13:00

導語:招標審計的弊端及改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招標審計的弊端及改善

1審計招投標的由來

招標投標是配置和獲取工程、貨物和服務等資源的一個重要方法,在人類歷史上有悠久的歷史,古今中外有各式各樣的應用。在我國,隨著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越來越多的經濟行為,例如政府采購、工程承包、國債出售等,大都通過招標投標來處理,其交易量越來越大。

我國曾于1902年就采用招標投標方式承包工程,但是苦于當時的社會形態,招標投標在我國近代并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政府部門的指令控制了市場,招標投標一度無用武之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招投標在我國得到了蓬勃發展。

審計可以看成是注冊會計師提供鑒證業務與其他業務的一種服務活動,與其他承包活動相同,審計招標在市場經濟之下也逐漸發展起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相關利益相關者對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于是審計招標就成為相關單位、管理部門尋求審計服務的重要手段。

2招投標審計的優勢

審計招標作為一種招標活動,具有招標活動的一系列優越性。具體來說,審計招標作為一種有效的選擇以及購買審計服務的市場活動,它具有以下優勢:

一是程序規范化。審計招標嚴格按照相應的招標程序來選擇與購買審計服務,審計服務需求方及招標方依照一定程序將其所需審計服務的內容以及相關條件等信息公開,滿足條件的會計師事務所發起投標,審計需求方按照參與投標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會計師事務所并與之簽訂協議,購買其審計服務。審計招投標使事務所接受客戶這一活動更加規范化、程序化,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起了一定的規范作用。

二是競爭性。審計服務需求方通過將其所需審計服務的內容以及相關要求公開來吸引會計師事務所,招標公示將很多招標信息提供給會計師事務所,使得會計師事務所能夠公平地參與審計投標中來。這樣的方式豐富了招標方可以選擇的范圍,在市場中引入了較大程度的競爭。在充滿競爭的市場,審計質量自然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是招標過程公正公平公開。按照法律的規定,審計招標由獨立、客觀的組織機構主持,相應的招標程序也由招標機構或中介方公開頒布,對招投標雙方均具有約束力,任意一方不得更改與違反,當事人需要嚴格遵守招標程序。而且,招標在信息的、開標的程序、中標的結果等多方面均需公開,置于社會的公開監督之下,因而招標審計具有更高的公開性與透明度。

四是高效性。審計招標招標信息采用現代化傳播手段,通過媒體的宣傳,信息傳播不僅迅速、快捷,而且覆蓋面廣泛,這不僅節約了審計服務需求方與審計服務提供方的尋找成本,而且招標程序規范流程化還節約了談判成本。因此,審計招標可以使相關的審計服務可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效地運行。

3招標審計的缺陷

雖然審計招標具有以上優勢,但是審計招標作為一種服務活動的招標具有一些先天的不足。審計活動作為一種服務是無形的,整個審計活動的開展沒有任何所以權的轉移,審計過程如何定價顯然成為一個難題。更重要的是審計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活動,執行審計的注冊會計師被稱為是市場經濟的看門人,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有著很高的期望,根據“深口袋”效應,一旦發生舞弊,注冊會計師將承擔主要責任。在中國當前的社會經濟形勢下,審計招標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

一方面對招標方即審計服務需求方來說,中國目前通過招標方式來尋求審計服務的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門和國有企業的主管部門。對政府管理部門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政績,并非企業的業績。因此,政府管理部門進行審計招標更多的是一種形式,因此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與可靠性自然值得推敲。對國有企業而言,因其股東分散,委托注冊會計師審計就由管理部門進行,管理部門通過招標來尋找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其編制的財務報表,基于這樣的關系,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性自然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自然無法得到保證。

另一方面對投標方即事務所來說,由于有些會計師事務所特別是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不規范,加上審計質量本身難以測定,使得審計招標形成了一場惡性競爭。有些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自己能夠中標往往瘋狂壓價,從而導致最后中標的往往不是審計質量好、信譽好的會計師事務所而是審計收費低的事務所,自然審計質量一定程度上無法得到保障。同時,如果招標方經常讓收費低的事務所中標,不僅會向社會公眾傳達這樣信息:需求者可以通過招標來購買注冊會計師的不良信息,這不僅嚴重有損于注冊會計師的社會形象和聲譽,同時也會給業績不佳的公司可乘之機,通過招標來購買虛假的審計服務,這會嚴重損害社會的經濟秩序。

4招標審計的完善

4.1招標方的完善

對招標方來講,需要刺激審計服務的需求。審計委托關系由審計委托方(所有者或投標人)、審計主體(注冊會計師)和審計客體(被審計單位)三方組成,所有者委托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即委托方應擁有對會計師事務所的選擇權。但在我國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國有股所占股份較多,在選擇過程中更有影響力,于是國有企業對審計招標過程處于絕對控制狀態。這樣的情況下,行政權力容易取代市場選擇,便形成由行政領導或公司管理層擁有對審計選擇權的局面。因此,想要在投標方的角度來完善招標制度必須要深化國有企業的改革,在國有企業中更多引入非國有股份,這樣在選擇事務所的時候,一定程度上淡化行政色彩,保證審計招標的公正公平。

4.2投標方的完善

從會計師事務所的角度上說,為了提高審計服務的質量,必須保證在執行審計過程中的獨立性,即在審計過程中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提出以下建議:

(1)會計師事務所要培養自己的風險意識。自注冊會計師簽訂審計協議的時候,風險就伴隨著注冊會計師。因此,對于注冊會計師來講,要時刻保持著謹慎以及職業懷疑的態度,遵守相應的職業準則和質量控制程序。切不可為了中標而壓低自己的收費,通過降低成本來減少審計程序。同時要加強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操守,在社會公眾中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2)加強對違反相關規定的事務所的懲罰力度,以此來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意識和職業謹慎。加強執法力度來規范事務所的行為。同時要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的職業評級體系和誠信檔案。禁止那些誠信較差的會計師事務所參與投標,對誠信較高的事務所進行鼓勵。

(3)提高服務水平,對事務所內部進行整合,完善審計技術、管理經驗、市場開發技能和人才培訓機制。深度了解客戶所在行業類型和經營活動,對執行高質量的審計業務非常重要。加大對職業會計師的管理和培訓,包括專業技能以及職業道德操守,提高審計服務的質量。

(4)增強自身獨立性,與政府以及單位脫鉤。會計師事務所之所以無法獨立地進行審計,很大程度上由于政府與單位的干涉,因此,注冊會計師要想實現名義上的獨立與實質上的獨立,必須做到與政府以及單位“劃清界限”。

4.3中介方的完善

(1)保證信息的公開與對稱。在招投標審計中,信息的對稱以及公開很重要,關系到整個過程的公正與公開,更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大眾對招標的信任程度。同時,中介方也需要保持獨立,與招標方和投標方都保持“脫鉤”的狀態。

(2)中介方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勝任能力,同時中介方需要改進評標方法。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審計招投標的評標應采用綜合評分法,這種方法的主要問題是不能排除評標過程中的人為因素,評分項目及其標準的不確定性、招標方和評委的主觀傾向性等,都會影響評標結果。因此,要想保證整個過程的質量,完善評標方法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