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脫貧攻堅方法研究
時間:2022-09-04 03:39:35
導語:電力脫貧攻堅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于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所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難點在于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和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攻堅決勝階段。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是廣大電力企業和全體電力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使命與擔當。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廣大電力企業和電力工作者要以強烈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立足電力實際,發揮自身和行業優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作出應有的更大的貢獻??v觀電力工作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論是在理論和實踐上各地都進行了探索,本文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深入研究。
1電力助推脫貧攻堅的主要方法
近年來,電力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貧困縣摘帽、貧困村出列、貧困人口脫貧,圍繞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戶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六個精準”的要求,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增添舉措,切實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努力下功夫,扶貧攻堅工作扎實穩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的工作方法有:1.1強化組織保障。電力企業始終把開展電力扶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踐行“四個意識”、發揮國有企業“六個力量”的實際行動,納入企業發展戰略,擺在工作的突出位置,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部署,電力企業普遍成立了以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電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許多市縣(區)供電公司還組建了業主項目部,安排專班從事電力扶貧工作;將電力扶貧工作情況納入各縣(區)供電公司負責人業績考核,定期通報工程進度,嚴格兌現獎懲。1.2制訂扶貧規劃。圍繞“深化雙聯、精準幫扶、責任到人、限期脫貧”的工作思路及“六個精準扶貧”的要求,選擇適合盡快讓貧困戶延續獲得收入的脫貧致富項目,真正從根本上讓貧困戶徹底脫貧。一是扎實制訂和落實電力專項扶貧規劃,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全力做好各項工作。二是規劃落實涉農產業扶持工作。按照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將精準扶貧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助力貧困戶規劃發展牛、羊、豬、水產等養殖業,并為每個貧困戶的養殖發展提供一定幫扶資金,鼓勵發展家庭農場、精心扶持產業大戶,不斷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與決心。1.3光伏產業扶貧。近年來,電力企業在落實精準扶貧工作中把發展光伏產業作為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員增加造血功能、促進持續穩定增收的一項重要措施,逐步探索出了“產業+生態+清潔”的光伏產業發展模式,取得了積極而明顯的成效。2016年國家電網公司就在湖北、青海兩個省援建了7座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和190多個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投入資金達到3.5億元,預計每年可形成光伏產業收入達到950萬元,給2562戶7000多名困難群眾提供了有效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推進分布式光伏云網建設,實現了在線交易、大數據分析、智能管理等全流程貫通。1.4強化電力保障幫扶。近年來,電力企業廣泛精準確定貧困行政村以及貧困戶,組織企業運檢部、安監部、供電所人員,下基層逐村檢查線路狀況、電壓質量、線路走徑、配變容量、負荷特點,及時為貧困村提供動力電源。在農業產業化項目、農村種養殖業等方面,積極推行綠色通道,縮短了辦電時間,深入實施客戶用電滿意工程,豐富便民交費方式,提供了營業廳、自助繳費終端、掌上電力APP等線上線下交費渠道。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積極為“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五大扶貧工程”提供優質供電保障,在2016年內全面消除了農村現存“低電壓”問題,提供有利服務和供電保障,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和贊譽。1.5著力推進農網升級。偏遠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由于電力設備設施陳舊、線路老化等原因,導致基層企業和農民群眾經常遭遇拉閘限電、電壓不穩等問題,一些農戶的家電幾乎成了“聾子的耳朵”,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從“十二五”以來,全國范圍內實施了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主網及農村配網的建設加快推進,低電壓區基本得到全面消除,有效保障了農村生產、生活的需要。重慶市普安村是重慶市市級貧困村,2016年投資800萬元完成了農網升級改造,全村新安裝變壓器30臺,新安裝一戶一表650余戶,戶均用電容量已達5.9千伏安,解決了電壓低、“卡脖子”等問題,為該村徹底甩掉貧困帽子創造了有利條件。1.6電力定點扶貧。電力企業發揮自身優勢,以“點對點”的方式,定點幫扶貧困地區,與困難群眾結對子,從人力、財力、物力方面多管齊下,多途徑開展幫扶工作。如電網企業從1995年起就定點對湖北神龍架林區進行定點幫扶,20多年來實施了村級公路改造、農村農田基礎設施、林業經濟、生態修復、農村中小學教學樓、文化體育設備設施等130多個扶貧項目,同時選派優秀干部到林區掛職,提供智力支持。據統計,從1995年至2017年,成功幫助當地3萬余人實現了脫貧,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到8756元。
2存在主要問題
近年來,電力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距離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1電力規劃制約。由于中西部地區欠發達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的變化,電力負荷使用及增長均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局部地區電力負荷增長存在隨機性,且由于自然環境普遍較為惡劣、交通不便,電網點多、面廣、線長,電網工程建設實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涉及地理、地貌、站點、設備、電量、負荷、電價等方面基礎數據多而復雜等因素,電網數據的計算和統計結果不符合實際情況,導致電網規劃的不合理,電力規劃缺乏城鄉統籌,專項規劃中對變電站選址和線路走廊不作描述,貧困地區沒有預留電網規劃的空間等問題。2.2電力基礎薄弱?!笆濉逼陂g,電網建設投資需求很大,經濟欠發達地區用電負荷需求同步較快增長,但是欠發達地區普遍存在著自然環境差、交通不便,投資成本大等困難,比如地處中西部地區的重慶市地勢由南向北傾斜,起伏較大,且70%以上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河流、溝壑、峰林遍布,電力工程施工難度大,投資成本是全國平均成本的3倍,致使中西部地區欠發達地區的電站、電網等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難以滿足全社會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2.3電網建設投資壓力大。電網建設關系用電安全和用電質量。近年來,國家不斷增加對中西部地區電網建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力度,先后制定了一大批推動電網建設的政策措施,并強力推進落實,同時相關電力企業作為電網建設的主要力量,認真履行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出資金、出人力、出技術,全力推進電網建設尤其是農網改造,對于有效提高電網建設質量和效益,促進當地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電網建設每年需要的資金巨大,欠發達地區電網建設投入產出在一段時期難以實現平衡,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持續穩定的投資保障機制,需要盡早健全完善政府、電力企業和電力用戶(含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等)三方的電網建設投資保障機制。2.4電力保障有較大空間。中西部地區欠發達地區,尤其是部分貧困地區洪水、泥石流、強降雨、沙塵暴、嚴寒超低溫等災害頻發,加之自然環境惡劣,電力保障供給難度大,缺電少電、低電壓等問題在一些地方還沒有完全解決。光伏產業作為電力企業一項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措施,在一些地方由于資金、自然條件、相關人員認識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未大面積推開。從較大范圍看,電力企業履行電力普遍服務義務,電力互供互通和配網自動化建設經過艱辛努力,現已經取得較大成效,但是與東部發達地區的發展水平和保障能力相比,與當地脫貧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和困難群眾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3對策建議
新時代背景下,電力企業助推脫貧攻堅,必須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加大優化電力設施規劃布局、加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加大電力投入,強化高質量電力供給措施,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3.1電力規劃城鄉統籌。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電力規劃工作要充分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科學謀劃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電力項目儲備、網架結構和變電站建設等中長期規劃,合理規劃,科學布局,有序實施。規劃工作中,既要體現電力企業全面履行幫扶社會責任和實現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更需要注重社會效益優先的方向,不斷縮小欠發達地區電力保障差距,確保電力幫扶工作行穩致遠,健康可持續發展。3.2加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電力精準幫扶,必須實現電力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發展。要加快推進“互聯網+電力”項目建設,充分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化、現代化管理,提高貧困地區電力質量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要針對中西部地區特殊的自然環境大力研發應用直流電網、級聯混合多端直流、超長GIL、超高跨越桿塔等建設,強占電工技術制高點。在建設施工中要嚴格遵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三條控制線,壓縮線路走廊寬度,減少變電站址占地,積極吸納國內其他行業、國際電力同行的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不斷提升建設管理工作水平。3.3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電力幫扶工作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其中關鍵性因素是要做好資金保障。從國家層面要進一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電力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支持東部地區經濟效益好的電力企業幫助中西部地區電力項目建設,將電網企業“東西幫扶”投資納入輸配電價,實現電力企業投資在全國范圍內統籌平衡。中西部電力企業要充分挖掘自身潛力,積極拓寬電力扶貧項目資金渠道,加大投入,堅定不移地全面完成好中西部地區尤其是困難地區農網建設各項任務,自覺將電力企業發展和貧困地區發展與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新一輪電力幫扶工作提供有力有效的資金保障。3.4強化電力保障措施。電力企業要進一步強化電力幫扶工作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強化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堅持全國電力企業一盤棋的戰略,立足電力行業發展規律和實際,統籌東部和中西部電力資源配置,大力開展新一輪中低壓線路提升工程,實現電力互供互通能力,在此前提下深入推進配網自動化建設,提高對欠發達地區的電力保障能力。要加大光伏產業扶貧宣傳力度,主動對接貧困地區,協調開展勘查設計建設等工作,對具備條件的地區,要盡快完成光伏電站建設,盡快實現電力生產和盡快接入上網銷售。要優先保障貧困村農網改造升級,確保到2018年全面消除存量配電網供電卡口和低電壓現象。
[參考文獻]
[1]占博倫.論述電網建設的策略和前期工作[J].民營經濟2010(04).
[2]宋英俊.科學謀劃有序推進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以重慶市云陽縣龍洞鎮扶貧為例[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6(03).
作者:胡瀟予 單位:三峽大學
- 上一篇:脫貧攻堅模式探索與實踐
- 下一篇:公益善舉助力脫貧攻堅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