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筑當代城市表達論文
時間:2022-03-25 03:57:00
導語:傳統建筑當代城市表達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商業步行街兼有商業性和休閑娛樂性,它既要營造濃厚的商業氛圍,又要體現其的娛樂休閑性特色。建筑設計中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和手法,使得現代與傳統很好的結合了起來。同時注重簡潔、樸實和高品格,而不在于材料、裝修的豪華及過分做作的造型。本方案設計將定位于突出商業步行街特殊性,體現其實用性、兼容性與高效性,同時應節約土地和成本,充分利用建筑空間,營造宜人的商業氛圍。
Abstract:Therearecommercialandrecreationalinthecommercialstreet.Itmustconstructthestrongbusinessatmosphereandamusestherecreationalfeatures.ItmakesthemostoftheChinesetraditionalbuilding''''selementinthebuildingdesign,andmakemodernisgoodwithtraditiontocombinedtogetup.Atthesametime,wefigurethatit''''simportanttopaymoreattentiontothetersenessandsimplicityburtheluxuryandoverdoing.Moreover,wegiveprominencetoit''''spracticability,co-Mpatibilityandhighefficiency.What''''smore,wealsonoticethathowtoeconomizethegoundandthecost,howtotakefulladvantageofthearchitecturalspace,andhowtoconstructapleasantcampusenvironment.
Keywords:CommercialStreet;ChineseTraditionalBuilding;CityExpression
1項目概況
武岡市位于湘西南的雪峰山脈東麓、南嶺山北緣、資水上游,地處邵陽市西南五縣(市)中心,??偯娣e1549km2,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14km2。有苗、侗、仫佬、回、瑤、壯、土家、滿、蒙古、黎、白、水、高山、彝等15個民族,總人口74萬。
武岡銅保新城商業街位于銅保新城中心,緊鄰新區行政中心,東臨規劃的主要干道銅保路。規劃建設用地東以規劃的主要干道銅保路為邊界,南面以城市交通支路春園路為界,西部以原有城市干道強武路為界,邊界呈方形,總建筑面71024.3m2。
2設計構思
2.1設計定位
商業步行街,其主要功能服務于商業活動,同時也承擔娛樂休閑的功能。本方案設計既注重起功能上的實用性、兼容性與高效性,又注重節約土地,充分利用建筑空間,營造宜人的商業氛圍。
2.2設計理念
2.2.1節約土地,節省建設成本
設計伊始,以場地高差為方案切入點,充分考慮與場地高差進行有機結合并加以利用,從而減少建設中的挖填方量,以降低建設成本。
2.2.2商業步行街的多功能性和兼容性商業步行街兼有商業性和休閑娛樂性,它既要營造濃厚的商業氛圍,又要體現其娛樂休閑性特色。
2.2.3建筑性格的恰當表達
建筑外墻采用現代設計手法,充分運用中國傳統建筑元素,以藍灰色麻石噴涂、青灰色貼面磚(主墻面),深灰色亞光不銹鋼和深灰色鋁合金(欄桿和窗框)、灰色鍍膜玻璃及白色涂料(部分梁柱和構架)表達簡約的建筑風格;大量中國傳統建筑元素的運用,豐富了建筑立面。
利用設計中的虛實對比,均衡與側重,統一與變化,形成具有較強光影變化,構圖和諧,營造具有視覺愉悅感的空間效果。良好表達了商業建筑的內涵,同時也避免大空間和大構架給人帶來的空洞和冷漠。
2.3設計構思
商業步行街的位置與規模決定了設計首先如下問題:一體化構思“規劃——建筑——景觀”;整合設計功能與環境。規劃既著重與環境生態和商業步行街功能的研究,又關注商業步行街內部與外部城市環境的整體聯系,將整合設計的理念貫徹與內外功能的組織,景觀環境的保護和再利用;建筑形態以群體面貌出現,與環境巧妙結合,在追求建筑風格延續和統一的同時,保持對復雜地形的多樣適應性。
2.3.1整體有機的景觀格局
根據場地特點,在建筑軸線、景觀軸線上組織室內外空間,形成各種空間序列,相互匯合、滲透、轉換、交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且不受車輛交通及功能分區之干擾。建筑與自然環境相互整合,空間相互滲透,構成以人的景觀感知為中心的體驗空間序列,最終形成新校區的整體感合場所感。
2.3.2理性與浪漫結合
布局充分利用周邊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將理性與浪漫結合,有規則式建筑廣場空間通過轉接、過渡的手法,與周邊環境、城市景觀融為一體,創造人文、尺度適宜的商業購物空間。
2.3.3強調交通組織的層次性
人車分流,快速車流置于城市干道,內部為步行道,并考慮緊急車輛通行,以保持中央腹地的完整性;同時,交通路網設計尊重原有豎向特征,在此基礎上改造利用并形成特色。2.3.4可持續發展與良好的周邊環境
考慮規劃、建筑的可持
續發展、功能的合理轉換,延續現有周邊環境的多樣性與地方性,在濃郁商業氛圍下,創造一個生機勃勃的購物場所。
3總體布局
完全規則的用地孕育了建筑的雛形。橢圓形的廣場和橫向的步行主軸形成規劃的核心。廣場和步行街的交匯處是商業步行街的中心。規整組合的建筑體塊與道路完美地結合。某種程度上講,建筑大體就應該這樣,我們只不過是此時此刻順理成章地這樣做了。建筑自然地簇擁成一個個群落,其間演變出多重性格的公共活動空間,組織成縱橫交錯的步行系統。二號地塊延續了之前一些流暢的做法,賦予商業鋪面以嶄新的面孔。
兩個地塊自成一體又具有一定的邏輯關系,體現了一種和諧而活潑的美。
4空間的營造
建筑形態滿足了商業構架與空間的關系。順沿橫向道路的運用,使單一的沿街界面變得富有層次,形成了一定的商業空間網絡。線性空間與廣場片狀空間的結合,加大了商業休閑的逗留余地。
我們在這里積極創造公共空間,提高開放性,引入了步行街,露天廣場,灰空間,室內庭院,空中庭院的概念,幾個層面的空間組合形成有趣的空間序列。自然的形體組合給各個方向的城市道路帶來獨特的城市景觀。
首先以半圓形休閑廣場空間作為商業步行街的主出入口,行道樹及鋪地的導向將人流引入商業步行街。鮮明的主題雕塑、橢圓形的玻璃幕墻及一排排柱子架空的走廊在陽光的照射下產生奇妙的光影效果,給人以溫馨的感受。柱廊形成的灰空間成為了公共活動空間到商業空間的自然過渡。清澈的噴泉、有序的行道樹及斜向的硬質鋪地將人們帶入到個性空間的驚喜中。適宜的空間尺度,細膩的環境處理,成為我們設計的一個核心。向東西兩端行走,有更細膩親切的步行空間,空間的收放自如,打破了幾百米冗長的感覺。同時,各種樣式的休息椅凳合理設置很好的體現了人性化的設計。
亞歷山大說過,一個好的設計并不是告訴人們如何設計空間,而是讓空間有機會長成生氣活潑的花。在這中間我們試圖給顧客提供一種充滿陽光、空氣、藝術品的有人性、有精神的場所,讓室內室外環境的融合改變全室內令人窒息的購物空間。形成一個人們樂在其中、不知疲倦的購物展示平臺。連廊與邊界,其尺度、體量及被關注刻畫的程度,已遠遠超出了“交通”功能。
5結語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而引發了商業步行街的建設熱潮。商業步行街由于自身功能的綜合化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大批商業步行街再很短的時間內建成并投入使用,宜人的空間尺度,細膩的環境處理、濃厚的商業氛圍構成了具有時代特征的商業步行街;大規模建設的同時,盲目建設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在武岡新城商業步行街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強調應尊重當地實際情況,力求在滿足實際商業功能的基礎上,整合處理功能與環境,探索了富有特色的新商業步行街空間的方式和策略。希望對步行街建設提供有益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參考文獻:
[1]夏偉.商業性街道的評價體系建構——生態學的啟示和方法.[碩士論文].安徽:合肥工業大學,2004.
[2]劉剛松.商業步行街外環境照明設計研究.[碩士論文].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2003.
[3]劉瑜.商業步行街規劃設計與營銷研究.[碩士論文].上海:同濟大學,2004.
[4]揚·蓋爾(JanGehl).交往與空間。何人可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