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調整行業協會構建論文

時間:2022-06-19 09:14:00

導語:基地調整行業協會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地調整行業協會構建論文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以行業協會為代表的社會中介組織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行業協會作為政府與企業之外的“第三種力量”,它能有效地協調政府和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過程中,行業協會在行業技術開發、轉移政府職能和招商引資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東北老工業基地行業協會發展的現狀入手,提出了行業協會發展的問題,接著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最后提出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中建設行業協會的對策。

【關鍵詞】東北老工業基地;行業協會;管理

黨的十六大提出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改造的重大決策,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完成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歷史性任務,必須解決組織創新與經濟發展相脫離的問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需要政府職能轉變,需要創新的環境,這對行業協會的建設和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

1東北老工業基地行業協會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1.1行業協會發展的現狀。

東北地區作為全國的老工業基地,有其獨特的發展經歷和經濟地位。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進行,為推進行業協會組織的建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歷史性的機遇。目前,東北行業協會的發展狀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1.1創新型。協會積極開展活動,活躍于社會,能不斷適應環境新的變化,捕捉機會,調整自我,開拓新的領域,研究新的課題,使自身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創新是組織的生命,創新意味著不斷打破舊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模式,使自己擁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1.1.2維持型。維持型協會活動開展正常,但較少考慮新的發展方向,總是采取因循守舊的工作方式,這類協會往往依附于某個政府部門,行政化傾向較為明顯,在轉型期潛藏著被社會淘汰的危機。

1.1.3冬眠型。冬眠型協會較少開展活動,或是因長官意志應景而設,或是負責人年齡、知識結構老化,或是組織渙散,無人過問,使工作長期陷于停頓,實際上已經起不到社團應有的作用。

1.1.4問題型。問題型協會是指那些偏離了協會正確發展方向的少數協會。這類協會雖然數量不多,但影響很壞。

從總體上來看,行業協會的市場化水平較低,運行質量不高,行業協會的職能和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不僅與地區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不相適應,而且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要求不相適應,已經成為企業迫切需要,社會廣泛關注,政府亟待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1.2行業協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2.1協會職能定位不清,出現企業化傾向。

行業協會大都強調它們的宗旨是為會員企業“維權”、“服務”。但不少行業協會對到底如何維權、如何服務,卻沒有具體的辦法,不清楚自己該怎么去做,來贏得會員和社會的肯定,為自己開拓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出現企業化傾向是指行業協會與企業組織形成利益集團,雙方各取所需,而社團組織則從企業那里獲取不正當的資金來源,尋租設租,導致社團組織的自身腐敗,最終形成了“雙重俘獲”的惡性局面。

1.2.2與政府關系不明確,出現政府化傾向。

行業協會應是民間組織,但目前仍帶有較濃的官方色彩,有的被稱為“二政府”,政府希望通過行業協會部分轉移政府職能,使自己對行業管理的權力得到“合法”延伸,則行業協會的管理職能實際仍由政府所把持,行業協會缺乏相應的權力。

1.2.3營利與非營利的界限不明。

目前,從事營利性活動是行業協會發展中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強行收取中介費,謀取小團體利益。二是自立項目標準亂收費,私設小金庫。三是費用很少納入正規的財務管理,有的私設小金庫,有的濫發私分。四是有些行業協會利用目前有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工作機制尚不規范的空子,通過所謂的“服務”,來為機構本身謀取經濟利益。

2行業協會建設中存在問題的根源

2.1觀念上的原因。

行業協會功能缺失,有其觀念和認識上的原因,行業協會作為企業與政府之間溝通的中介,其具有服務于企業和政府的雙重功能。但是行業協會服務于二者的功能不是平均分配的,其主要宗旨和職能是為企業,也就是其會員服務,其與政府之間的聯系也僅僅是服務于行業并最終使構成行業的企業受益。

2.2立法上的原因。

目前,我國有關行業協會的法律、法規還很不健全,直接影響了行業協會的發展和有序運作,關于行業協會的性質、地位、作用等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行業協會的組建、登記、運營等方面的法規、制度也不完善,而且缺乏監督,導致市場競爭無序、違規違法現象不斷。目前除上海等少數地區以地方規章的形式出臺的行業協會管理規范外,還沒有形成全國性的具有較高效力層次的專門規范性文件。

2.3體制上的原因。

我國行業協會體制上的障礙主要涉及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的不正常關系。一是管理體制的弊端。首先,我國社團受登記管理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的雙重管理。成立社團要經業務主管部門和登記管理機關的三次實質性審查,會員、財產、發起人及負責人、接受捐助都需要得到業務主管部門的認可,客觀上賦予管理部門過分大的權力,使行業協會自主性受到很大約束。其次,行業協會的劃分標準通常為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保留著強烈的計劃經濟色彩。

3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中行業協會建設的對策

3.1明確自身職能。

行業協會明確自身的職能,首先必須明確為會員服務的宗旨。行業協會成立的根本目的是為會員企業謀利益,滿足成員的需要,為了維護企業的整體利益,行業協會需要進行行業內部的價格協調,建立行業自律機制,監督會員企業履行行規、行約,會員企業約束自己的行為是出于維護企業整體利益的需要。其次,行業協會必須明確自身的職能,即是一定的服務職能,其追求的最終目的是促使作為行業協會成員的企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3.2加快行業協會立法。

目前,我國尚未出臺有關行業協會的專門法。政府和民間雖然都意識到在中國加入WTO后行業協會的特殊地位和重大現實意義。首先,立法部門和有關行政機關應加緊制定和頒布一些有利于培育和發展行業協會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內部管理制度,變由政府依靠權力管理為通過法律制度來規范。

3.3建立科學的自律運行機制。

根據東北地區特點,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社會資源的創新整合中作用,突破體制性障礙,打破地域、部門和所有制界限,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官、產、學、研、金相結合的科技活動體系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新機制,用制度資本激活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參與東北改造,以此加快對社會資源的創新整合。

參考文獻

[1]婁成武,鄭文范.公共事業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0

[2]余暉等.行業協會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理論與案例[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20

[3]南玉范.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J].2004(3):16

[4]魏杰.應該充分重視行業協會在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的作用,中國工商管理研究[J].2002,(1):15

[5]常敏.健全行業協會加強行業管理促進行業發展,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J].20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