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經濟管理的啟示
時間:2022-06-18 02:47:53
導語: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經濟管理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管理涉及到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其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經濟管理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管理思想就是人們通過在社會中的實踐,通過種種的社會關系及社會矛盾活動中反映出來的一種觀點,管理思想是在不斷的實踐的基礎上,通過人們慢慢的取長補短逐漸發展完善起來的,經歷了從思想萌芽時期﹑思想形成時期,最后到不斷系統與深化的發展過時期。本文對傳統經濟管理思想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其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
關鍵詞: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當代經濟管理;實踐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也愈演愈烈,一些傳統經濟管理思想與現代化的經濟管理模式趨勢背道而馳,然而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中同樣也存在很多優秀的觀點,我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內涵豐富,這些豐富的管理思想對企業創新的建設以及企業內部結構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不管時代如何的變遷,我們都應取其精華,傳承其中優秀的管理思想,對于當代社會的經濟結構產生了重要影響,如何將傳統思想應用于當代經濟管理中值得我們思考。
一、傳統經濟管理思想概述
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無處不在的出現著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主要體現在以富強為主的治國之道,使人們的生活富足、自由、快樂;“仁”與“禮”不僅是個人的修養,還是君臣們執政的指導原則。這就要求君臣們要尊重民眾的自由意志而不倡導家天下的思想。在治理國家方面,孔子提出了舉直任賢,以正行政;重視制度,寓德于政;以禮致和,以恕息爭端的思想。另外也有要促進經濟的繁榮以及百姓安居樂業的思想;民力要有量、時及法,以道致富;無為而治,在結合以上原則并實施,國家將無為而治。中國傳統管理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以仁為本。孔子說:“仁者,人也。”“仁者,愛人。”“天地之間人為貴”。他認為假如有一個人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有能夠濟周濟眾,那么這個人不僅是“仁人”還是“圣人”,因此,以人為本可以說是儒家學說管理思想最重要的標志。孟子“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告誡了數歷朝歷代的管理者要實施仁政,愛撫百姓才能統一好天下,達到收復民心的目的,就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實現對國家的治理的包袱。2.中庸之道。大多數人立身做事的原則都是儒家學派的中庸之道。克己(恕)盡己(忠),內仁外禮,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正平和,主張調和與折衷,反對過度偏激。而中庸之道要求管理者既能堅持正義,又能通權達變,追求整體和諧。3.無為而治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原則就是“無為”。“無為”就是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想分工協作,權責分明,各展其長,就要求管理者要合理的抓住重要事件,把具體工作分配給相關人員和機構,這樣才能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達到管理工作的目的,獲得優秀的效果。海爾集團在管理過程中就運用了“無為而治”,為員工創造自由空間,管理層給予了員工更大的發揮空間,真正地做到了人性化。4.以德服人。儒家管理思想的另一個優秀思想就是要注重領導階層的自身教養,強調了領導們一定要以身作則,以及他們在倫理道德方面的作用,在管理自我時要達到理想化的目的。主張要注意自身修身、要熱愛家庭、要治理國家、要統一天下。孟子在《公孫丑上》中對此作了深刻的闡述:“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誠服也。”因此,自覺地協調他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成功的重要法寶,以身作則,達到“以德服人”的目的。
二、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應用
1.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首先,中國農業社會以分散和小型為基礎,就必定要求有一個能進行有效管理的經濟思想來指導,從秦漢開始就有這種經濟管理制度的存在了并且延續至今日。其次,在經濟管理的方法上,管理者要理性對待,把經驗和理性相結合,始終堅持要對經驗、實際應用加以重視,管理者在傳統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對農業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管理,綜合的應用兵、醫、農以及藝來進行比較分析的,這在現代農業管理上也尤為重要。其次,農業生產本身就具有反復性再加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兩者結合起來就行形成了在經濟管理上,始終保持穩步前行,不偏離,始終以中和、適度、協調以及平衡的中庸思想的管理精神,不斷促進農業生產方面的進步。可見,中庸思想在現代農業也同意運用。2.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企業管理學是在20世紀初由費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來的,這是人類開始憑借行事的行為模式的代表,按照了一定科學的規范來對企業進行管理,這就是他的以經驗轉向科學的系統管理理論。人們把這一時期出現的管理思想歸結為古典理論,在此后出現的大部分的學派都是圍繞這些理論不斷的創新。因此,企業管理的發展史是從古典理論階段轉向行為科學的階段再轉向現代管理理論,這些轉變其實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去逐漸的形成了管理學為主的知識體系,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創新出來,這些體系歸根結底就是要有科學的管理方法,是在傳統的經濟管理學思想的基礎上不斷演變而來的。隨著世界的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日益激烈的經濟市場的競爭,這就要求企業要在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并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三、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
1.農業方面。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農業經濟管理始終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促進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強農業的管理力度。因此,結合傳統的農業管理思想以及傳統的農業生產管理經驗,利用傳統管理經驗去改革現代農業管理模式,把傳統農業思想的優勢運用到當下最流行的“互聯網+”模式中,能夠有效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2.現代企業方面。在企業管理中,經濟管理是其核心組成,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能夠推動企業管理的進步與發展。在企業管理相關理論中,所有的理論都是在傳統管理理論的基礎上演變過來,從最初的古典理論,進階為科學化的提升,再到企業現代化管理理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在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已經融入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當中,每個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企業的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會。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企業要結合時代特征及自身特點,更新傳統經管思想,提出適合企業發展和時代要求的企業管理方法。3.構建國家經濟管理思想。我國經濟管理思想的重大轉折點就是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同志建立的附合我國國情的經濟發展路線。鄧小平同志把傳統經管思想中的精華部分,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目標,提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路線和經濟管理方法,在他的引領下,我國經濟管理工作在農業生產、企業管理以及金融等方面都取得了重突飛猛進的發展,使我國的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充分發揮了市場的主導作用,同時結合相關的制度及保障措施,如:經濟管理辦法、法律制度等等。在合理適當的制度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發展平臺及空間,推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四、總結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經濟管理的現代化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在現代經濟發展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弊端日漸顯出,我們應該詳細了解傳統經管思想的內涵,摒棄一些弊端的思想,結合現代經濟的發展特點,選擇優秀的并且有益于現代經濟管理的傳統思想中的相關方法進行利用,完善現代經濟管理思想,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
作者:胡煜輝 單位:湖北省漢川市第一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李秋霞.中國傳統管理思想與西方管理理論的整合[J].理論探索,2004(3).
[2]李皆染.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J].財經界(學術版),2011,(07).
[3]陳勇勤.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8,(04).
[4]蔡厚清.孔子管理思想與當代西方管理思想之異同[J].經濟師,2000,(12).
[5]李杰敏.儒家管理哲學對現代化管理的啟示[J].廣州大學學報,2001,(10).
[6]朱靜.古代循環經濟管理思想對現代的啟示[J].當代經濟,2014,(13).
[7]李俊鵬,顏娟.我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與啟示[J].商業時代,2014,10(12).
[8]楊琳.淺議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影響[J].現代商業,2014,13(15).
- 上一篇:市政工程經濟管理防范措施
- 下一篇:經濟管理網絡實驗平臺建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