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服務發展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5 11:29:00
導語:經濟建設服務發展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學科建設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運行機制應是高校自主辦學、社會參與、市場調節和政府宏觀調控有機結合的機制。目前這種機制還不太完善,服務模式也沒完全形成,但高校在服務途徑與方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學科建設經濟發展服務途徑服務方式
高校是知識創新的主要發源地,是知識經濟的動力源,是企業改革的驅動器,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方面起著重要的孵化器和輻射源的作用,因而逐漸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中心。早在19世紀初,美國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學的人才優勢解決當地的實際問題,大學要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學科建設是高校辦學的龍頭工作,從其建設內容上來看,包含了學科的學術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內容,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學科建設的內容決定了其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屬性。
1地方經濟建設與高校學科建設的關系
1.1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所在區域高校學科建設水平
(1)財政建設資金的投入量直接影響高等學校的發展。我國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影響,高等學校的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主管部門,近幾年雖然開始實行收費制,但這只能是對高校辦學成本的一種補償。所以地方經濟的投入及對本地區高校建設的發展牽動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國地方經濟比較發達的上海市、江蘇省、山東省、北京市等地區的高等教育近年來得到較快發展,而在西部如西藏、新疆、寧夏等地區,其高等教育發展緩慢。
(2)地方經濟發展是高校學科建設的宏觀調控因素,特別是對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養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師進行科學研究的課題來源的主體是地方企事業單位,而地方經濟的發展必須依托人才和科技創新這兩個核心。因此,地方經濟的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高校培養人才的出路及對科技創新的需求。
1.2高校學科建設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著直接推動作用
受歷史的影響,我國許多高校的設立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設立的,并直接為所在行業的地方企事業單位服務,即行業辦學,行業辦學為行業服務的模式。如北京科技大學主要為首鋼培養人才,湖北汽車學院主要為二汽培養人才。這種計劃經濟時代留下的痕跡在短時間內還不會消除,高校的人才輸出與科研服務對象相對固定。對地方的企事業單位而言,其主要的人才來源和幫助其開展科技創新的高校也是單一的。人才和科技創新是企事業單位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科研水平,也就是學科建設水平直接影響到企事業單位的發展。
2學科建設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的方式與途徑
2.1科技創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途徑
(1)開展基礎與高技術研究,進行高新技術儲備。基礎研究與高技術研究是關于科學探索和高技術前沿的研究,是產生原始創新的重要來源,也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先導和源頭。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產生及其轉化的實現,都是以基礎、高技術研究的突破為前提的。
(2)與企業開展科技研究與開發。高等院校人才資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實驗手段先進,技術實力雄厚,學術思路新穎,而企業直接面對生產第一線,生產能力強、銷售網絡暢通,成果轉化基礎條件較好,所以與高校有很強的互補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同時,現在很多企業由于受自身獨立研發能力的限制,或出于想節約成本,縮短開發時間,往往直接面對社會公開招標,而高校教師由于集多種優勢于一身,成為這一行為的最大受益者。
(3)直接轉讓學科建設科技成果。從整體上看,我國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成功率還不高,科技成果推廣體系也不健全,且起步晚、發展慢,不能滿足日益快速增長的社會需求,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還不夠完善,各行各業的短期行為比較嚴重,風險抵御能力也較弱等,這些都使科研成果轉讓和推廣困難重重。
(4)直接參與重大工程。高校利用自身優勢直接參與國家級、省部級重點、重大工程建設。華中科技大學利用多學科優勢,參加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農網改造工程、中國武漢光谷、政務信息化建設、武漢輕軌等多個國家和省市重點、重大項目的建設。僅在三峽工程建設中,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00多項。
(5)創辦科技公司。在我國由于長期形成的企業專司生產、科研院所負責研究的模式,導致了科研與生產嚴重脫節,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應用主體,缺乏技術的吸納能力,使得大量的科技成果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鑒于此,高校以創辦科技企業的形式自我構建技術的吸納平臺,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已成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現階段高校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必然選擇。
(6)派駐學術和管理骨干進駐地方企事業單位。選派一批學術和管理骨干進駐地方企事業單位,為地方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搞技術更新、產品開發,提高地方企業、政府機關的經營管理水平。實踐證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7)政策、技術咨詢。一是研究社會發展過程中突發的重大問題;二是開展決策咨詢服務;三是開展科技中介服務;四是服務于地方旅游資源開發。
2.2培養人才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途徑
(1)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各類人才。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高等學校學科建設最基本的職能之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產品進入市場,需要得到市場的認可。如果“產品”滯銷,將會嚴重影響學校的生存和長遠發展。正是在這種憂患意識的支配下,長江大學按照“厚口徑、寬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原則,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和實踐創新,為社會培養8.8萬名畢業生,他們廣泛分布于科學研究、技術推廣、教育教學、臨床醫療、行政管理、商業貿易等各個領域,很多已經成為知名學者、專家、基礎教育骨干教師、管理干部和企業家。近年來,應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突破20%。
(2)開展繼續教育,培訓科技成果推廣人員。高校教師大多擔負大量教學、科研及管理任務,不能抽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科技成果推廣工作,但市場又有大量需求,要解決這個矛盾,集中人員進行科技培訓,就是最好的選擇和最快捷的方式。一是承辦政府和企業舉辦的培訓班,讓學員走進學校;二是課堂進企業,讓教師走出去。
3結語
在學科建設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促進學科建設,形成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只有這樣雙方才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可拉動科研、凝煉特色、鍛煉隊伍、提升研究平臺,并提高學科建設層次。同時,還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提升學科知名度。但作為高校,在學科建設與經濟發展關系中要占主導地位,不能被動地跟隨著市場走,必須遵循學科建設的自身發展規律。
目前,高校學科建設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方式很多,但還未形成固定的高效模式。這需要形成高校自主辦學、社會參與、市場調節和政府宏觀調控有機結合的機制。
- 上一篇:漁業局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水利研究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