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俱樂部經營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31 04:35:00
導語:體育俱樂部經營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運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目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經營中存在產權關系模糊不清;制度建設滯后;融資渠道不暢;經營機制不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失衡等市場運行機制方面的缺陷,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旨在為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市場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幫助,以實現我國職業體育健康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職業體育俱樂部市場運行機制
我國職業體育經過十幾年的改革和發展,到目前為止已經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符合我國職業體育發展規律的市場體系。然而由于我國職業體育本身脫胎于并不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無論整個職業體育的外部體制還是職業俱樂部的內部機制還存在著許多缺陷和不足。
一、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經營中存在的困境
1.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產權問題。當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產權關系模糊所引發的問題日益凸現。由于各投資方在俱樂部中均有自己的利益,他們總在不同程度上站在自身利益角度來行使自己權力。在體委與企業聯辦的俱樂部中,這種現象尤為突出。體委擁有俱樂部教練員與運動員的人事權、訓練場地設施的所有權,而企業向俱樂部投資或者購買冠名權,則對俱樂部的經濟來源具有一定的制約權,俱樂部產權關系不明晰導致因利益關系出現推諉、牽制與對抗的現象,極大地影響了俱樂部的正常運轉。
2.職業體育俱樂部的制度建設滯后。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法制建設遠遠落后于俱樂部自身發展的要求,規范化程度低,行政管理差,隨意性強。表現在俱樂部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俱樂部內部人員職責不清,沒有正常行使權利機構的職能;體育局行政會議代替俱樂部或企業包攬一切的現象時常存在;俱樂部董事長、總經理的權利過于集中,仍沿用專業隊的一套制度,經營、管理、人事、財務、會計等管理制度;俱樂部外部經營不規范,俱樂部經營沒有完全納入法制的軌道,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處理俱樂部各種利益沖突與矛盾時,以政府行政手段代替法律手段的現象明顯;政府在有關職業體育俱樂部管理、發展政策等方面尚存在空白,部門規章制度也未出臺等法律缺陷,這些將危及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生存與發展。
3.職業體育俱樂部融資渠道不暢。職業體育俱樂部是具有高成長性的特殊企業,對職業體育俱樂部高層管理者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怎樣獲得資金。俱樂部需要不斷的資金注入來進行擴大再生產,所以,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對職業體育俱樂部的進一步發展乃至整個體育產業的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融資手段單一,主要以企業的資金投入作為俱樂部資金的主要來源,缺乏有效的經濟創新來源,一旦贊助企業撤資,俱樂部就面臨資金困難,這樣就造成俱樂部的市場競爭力不強,無法阻擋強大俱樂部的市場沖擊。
4.經營機制不完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專業運動隊是政府行政機構的附屬物,行為取向是非市場性的,基本上不存在經營活動。一些職業俱樂部從專業隊轉制后,只是為了籌資而做一些形式上的變化,改制只是手段,目的是向社會籌集資金,并沒有按照職業體育俱樂部的要求建立經營機制,沒有真正走向市場,導致俱樂部經濟效益低下。
5.激勵與約束機制失衡。由于我國職業體育利益的異體化和職業體育文化氛圍的缺失,激勵機制重在突出個體利益追求,忽視了聯盟的整體利益,其結果是加劇了俱樂部之間的惡性競爭,加重了俱樂部的財政負擔,難以保證職業體育俱樂部的共生,不利于職業體育產業的整體發展。
二、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發展出路
1.明晰產權。進行俱樂部產權制度的改革,首先要產權關系明晰化,嚴格界定投資各方的產權歸屬,并以契約或法律形式確定所有者和經營者,以及各自的責、權、利在管理中實現政、事分開、政、企分開。以市場為導向,引入一些市場經濟因素,使職業俱樂部產權由凝固化走向產權轉讓的市場化,通過兼并、租賃、拍賣、轉讓、破產等形式進行俱樂部產權經營,俱樂部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主體。
2.管理科學,法制完善。用健全的管理制度,科學的管理方法,先進的管理手段,使俱樂部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體育社會化、市場化發展的今天,職業運動聯盟無疑是目前世界職業聯賽體制較為先進的一種管理模式。我國應在體育總局的宏觀領導下,根據國情,逐步對我國各職業體育俱樂部實行職業運動聯盟的管理模式。
建立相關的政策、法規,主要包括稅收、版權保護、運動員資格確定、權利義務、博彩法及電視轉播等各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依法辦事,維護職業體育市場的正常運行。
3.我國俱樂部的融資策略。我國俱樂部的融資策略應當是:以股權式融資為主,債權式融資為輔。股權融資主要解決俱樂部長期發展所需資金,把股權式融資同俱樂部股份制改造結合起來,建立起產權明晰、責權明確的現代企業制度。債權式融資主要解決俱樂部短期運營所需資金,要充分利用債權式融資對管理層經營的激勵作用。
4.經營全面面向市場。俱樂部應建立市場意識,面向觀眾,以優質的服務滿足人民的要求,與觀眾建立起密切的互動關系。根據市場需要安排組織經營活動,依照市場供求規律不斷拓寬經營空間,形成以門票、商業比賽、廣告贊助、電視轉播、標志開發等相關產品并駕齊驅的經營體系,使俱樂部經營收益持續提高,經濟上形成良性循環。
5.健全激勵約束制度。規范的組織制度、管理制度,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內部競爭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
參考文獻:
[1]王健:我國職業體育運行機制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8
[2]黃曉靈,黃菁.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經營收益[J].體育學刊,2005,1
[3]徐連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市場運行機制缺陷及其應對策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6
[4]張宏杰倪剛馮維勝:我國職業足球俱樂部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5.12
- 上一篇:豬肉食品供應鏈分析論文
- 下一篇:鋼鐵企業市場論文